臧雯雯
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開設此課程以全方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增大,往往到了中學時期會忽視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發展。所以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必須得到有效開展,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加入到體育活動中來,培養對體育的興趣,了解基礎健康衛生知識,學會體育保健,為今后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好奇心強、好玩好動的特點,小學體育健康課程在教學時也具有趣味性強,充滿游戲性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教學內容上。有趣的體育課堂不僅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刺激其學習主動性,更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此外,小學體育健康教育還具有體驗性、基礎性和層次性的特點。體驗性表現在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低,無法深入理解身體、健康等理念,純粹的理論知識講授不適用于小學教育,應該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體驗相關知識。基礎性表現在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為發展學生基本體育活動能力,教學活動也多為開發學生基本運動能力,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為主。層次性則體現在小學階段橫跨的年齡很長,在六歲至十二歲的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特點是不同的,存在較大差異性,這就要求在小學開展體育健康課程時,注意針對各個年齡段的差異,設計富有層次的教學內容,制定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計劃。
在傳統的體育健康課堂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輔助以教師統一演練,學生觀察后進行模仿的模式,學生所獲得的練習時間過少,即使有教師在一旁指導,但學生人數較多,也難以讓學生真正熟練掌握項目精髓,難以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傳統的體育健康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由活動時間,與目前全面素質教育的思想相違背,更有可能會對教學活動產生影響。
多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健康課程時,僅僅依托教材內容,照本宣科進行教學一成不變、單一的體育運動項目,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也是較為枯燥嚴肅的,學生在課堂上不能感受到體育所帶來的樂趣,絲毫沒有愉悅感,所學習的內容一旦形成量化的考核,便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負擔,單調無趣的教學模式則讓很多學生對上體育健康課產生厭惡抵觸的心理,對所有體育項目提不起興趣。
小學生具有愛玩愛鬧的天性,本應作為體育運動的愛好者積極參與到體育健康課堂中。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存在,高考壓力下放至小學,小學生的課業也愈發繁重,每日完成課業任務都忙不過來,加之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可能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不高,更有甚者直接喪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課堂中的自由活動時間也得不到有效利用,錯失在成長發育期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絕佳機會。有些小學的體育課更是形同虛設,將學生限制于教室內活動。
各個學校應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適量投入資金購買相關教學設備物資,教學資源的缺乏將導致即使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也得不到實現。同時,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系統性的培訓將讓體育教師在實踐中快速汲取經驗,提升自我教學能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將體育教學與健康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體育健康教學不同于傳統學科課程的教學,它需要體育教師擁有創新的思想,運用先進的理念進行教學,采用更為靈活的教學手段。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應當被拋棄,體育課堂中的學生需要更多的自主活動、自我學習的時間,體育教師不要過多約束學生的行為活動,自由的教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為了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體育教師應當注重對教學內容的創新,讓學生感受到新奇并想要主動參與到各類運動中。教師在創新課堂教學內容時,需要結合現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斷更新改進課堂活動,杜絕一成不變的重復單一運動項目。在教學傳統項目時,要改進單調的教學方式,使用更為有趣的模式,讓學生對體育健康產生新的認識,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學校應敢于打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對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加入更多的趣味性強的運動項目,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程中享受到運動的愉悅感,將被動灌輸知識給學生的教學模式,轉換為學生積極主動尋求學習、參與體育活動。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體育教學應該與健康教學實現有機的結合,體育和健康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夠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這要求體育教師平衡好兩者內容所占用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中既能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又能學習到基礎生理健康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健康教學與成人體育健康教學差異明顯,為進一步提高小學體育健康教學的質量,體育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及目前小學教育改革方向,在教學中從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更新教學觀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選擇合適各個年齡層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