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實驗中學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一朵朵風姿初現、含苞欲放的花兒,只有在符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環境之下,才可以良好地成長起來。可是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任務重,教師的教學進度緊,教學質量又不能落下,導致了唯分數論的情況出現,于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其心理健康往往被教師和家長忽視,這樣的情況導致部分學生由于心理產生偏差,行為舉止出現問題,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所以,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他們的身心狀態,及時疏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有著各自的長處與短處,教師不能因為他們一時的錯誤而全盤否定他們潛在的可能性,而是應該因材施教、揚長避短,這樣學生才能得到相對公平的教育。
教師既要認識到學生普遍的心理特點,又要尊重個體特點,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來靈活處理各種問題,幫助他們發展長處,改正短處,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面對挫折而又不至于因此變得老成、刻板。
瑩瑩是個嬌氣的女生,剛上一年級的第一個星期,天天哭鬧著要找爸爸媽媽,下課也不愿意跟同學們玩耍。學校午休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小床上淌眼淚,傷心極了,有時候甚至還會哇哇地哭出聲來,壓抑的情緒彌漫開來,讓其他學生也開始雙眼通紅,怎么哄都不行。這可急壞了學校的教師,一問瑩瑩的爸爸媽媽,原來瑩瑩還有很能干懂事的一面,幼兒園的時候教師都夸她是小幫手,在家里,她也會很主動地分擔媽媽的家務活。
這時候筆者心里明白了,其實瑩瑩是個懂事乖巧的學生,只是她暫時還不適應小學生活,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于是筆者把瑩瑩叫到辦公室,給了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把作業本收拾好、把筆分好類等等。把工作都完成后,瑩瑩雖然還難過,可是漸漸地,她終于不再流淚了,這時筆者大大地表揚了她一番,還獎勵了她一朵小紅花。雖然暫時還不能看到瑩瑩燦爛的笑臉,但是筆者相信她心中的勇氣已經生根發芽了。到了第二個星期,當筆者看著她活躍的身影時,心里別提有多欣慰了。
舉例一:初三6 班學生張某因一件小事沒有做好,被老帥批評,感到很慚愧,并且深陷于自責之中,從此灰心喪氣,不再努力;初二學生李某作業沒做好受到老師批評,遭此難堪之后他竟把牙一咬說:“哼,走著瞧!”;初三1 班學生王某,同樣,他因為沒有做好作業而受到老師的批評。他謙虛地接受了老師的批評,答應將來一定要做好作業。他確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又得到老師的表揚。
舉例二:在活動中學生甲被同學撞倒,膝蓋蹭破了,于是便和對方發生了沖突;學生乙在踢足球時腿被別人踢破了,可想一定是很疼的,但他沒有在意,還和同學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說:“沒關系,都不是故意的,我不怕疼!”沒有找對方泄憤,自己也不生氣。
由此看來,不同性格的中學生,遇到相同的事,其心理會呈現不同的反應。換名話說,心理反應與中學生的性格是緊密相關的。例一中的三個中學生對待批評和失敗采取的不同態度,也取決于其各自的性格。張某消極的自棄,李某任性地對抗,他們在這件事上性格都表現得不好,而王某則很好。性格好就有好的結果,性格不好就有不好的結果;性格好就會顯得很可愛,性格不好就會引起人的反感。
雖然人格是人的心理和行為的相對穩定的反映,但在人的努力糾正之下是可以改變的。培根是英國哲學家,他說:“性格決定生命,人是自己性格的設計者和創造者。”因此,說人具有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人的個性具有可塑性。美國哈佛大學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學生最重要的不僅是灌輸知識,而且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他們特別重視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性格,認為堅韌不拔的性格對于學生以后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其實這就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為堅韌頑強本質上表現為一種心理品質。當然,我們進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要使中學生堅韌頑強,還要讓中學生學會寬容、大度、幽默、冷靜、勇敢、適度忍讓,要發揚自己性格的優點,矯正自己性格的缺點,讓中學生從各個方面,在性格上能夠完善自我,優化自我。所以進行培養中學生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健康教育緊緊相關。
中學生的許多心理疾病都是由道德情操、思想境界問題引起的。嫉妒一個人,肯定對這個人缺少情感;熱愛他人、心胸開闊,就不會嫉妒他人。一個中學生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就會淡忘自己的利益得失,并將心思和精力用到學習中去,那他就不容易患上嫉妒、自卑等心理疾病,而心情坦然,自信自強;相反,一個中學生思想境界低下,他就會疑神疑鬼,心理變態,必然導致焦慮、自卑等心理疾病。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中學生,對父母有孝心,對同學有愛心,對困難者有同情心,對不道德的事有羞恥心,熱愛祖國,熱愛集體,關心同學,富有責任感,他的心靈永遠受到美好情感和高尚行為的滋潤,受到其他同學和老師贊美的撫慰,心理必然會健康;相反,一個不道德的中學生,外則受到同學的鄙視,內則受到心靈的譴責,產生心理疾病也是在所難免的事。
因此,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須同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培養中學生進步的思想、美好的心靈、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境界、豐富的情感,教育中學生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自勉、自勵、自省、自律,一旦有了這些健康的心理,他們就難以滋生各種心理疾病。可以說,德育包括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德育的合作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