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期福
彭州市丹景山鎮永定學校
小學音樂課程是一門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一門重要課程。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教育是為生產勞動服務的,生產勞作中離不開社會交往,更離不開相互合作,合作方能雙贏,合作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在音樂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尤為必要。結合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教學內容編排安排,在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中進行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更加重要。
小學高年級的音樂課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接觸到更多與音樂相關的姊妹藝術,學生音樂基礎也有一定的積累,具備了進行合作的必要基礎。在教學的表現方面,要求學生樂于參與合唱、合奏的表演。合奏、合唱又是培養學生良好合作意識的最佳載體,是達成培養目標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之下進行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已占據了“天時”與“地利”,關鍵就看“人和”?!叭撕汀敝饕巧g、師生之間的相互配合的情況,這也是最關鍵的地方,合作效率的高低也就決定著合作的成敗,更決定著學生整體合作意識的培養成敗。
總體來說,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關鍵就是教師如何處理好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問題。讓這兩個群體都能自由合作、順暢合作,那么通過多次合作的磨煉,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迎刃而解。接下來將如何處理“人和”的問題提出個人策略。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領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也是具備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者。在高年級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有明確目標,就如何提高學生合作意識這一問題要做到時時注意,不斷改進。結合個人教學經歷及心得,認為要達成這一目標可以分三步走:一是創設氛圍,明白合作的價值;二是參與實踐,體驗合作成功;三是樂于合作,領會合作真諦。
要達成培養合作意識培養的目的,首先得有合作的氛圍,讓學生在合作中去感悟。合作氛圍的創設在高年級是很好實現的,我們可以通過教學內容為載體,給學生創造合作的機會。合作我們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可以進行師生間的合作,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完成合作內容,邊合作老師告訴學生合作的事項,要做好那些方面。有老師的指導,學生完成任務就要快一些,完成了任務,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同時要宣揚合作的價值,要讓學生明白我們的成功不是老師的帶領,而是我們與老師的合作,達成這一階段目標,我們至少完成了總目標的一半以上。
第二步就是要鼓勵生與生之間的合作,可以通過小組的比賽,自由組合的比賽等創設氛圍。在這當中,老師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要想方設法參與其中。老師可以以活動顧問或是技術指導員的身份參與其中。在這期間,老師可以掌握學生合作的情況,在需要幫助之時隨時伸出援助之手。學生與學生的合作難度大于生與師的合作,價值也遠遠大于學生與老師的合作。各項事宜皆需要學生之間親力親為、共同完成,他們每克服一項困難,就會有一樣收獲。多創設幾次活動,學生就能掌握合作的要義。在活動結束之時,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經驗交流會,引導學生領會到合作的重要性,明白合作的價值。
實踐出真知,讓學生參與實踐,方能品味到合作的“味道”。這一階段的實踐,主要是參與學校及以上的大型比賽活動。當學?;蛞陨系膯挝唤M織與音樂相關的重大活動之時,一定要努力爭取機會讓學生參與活動,并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準備,讓學生密切配合,付出后要見到成效,盡量爭取名次。只有見到成效,學生才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價值與意義,才能看到合作的效益。當然,要達成這一目的也許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但是老師一定要做好中間的紐帶,無論成與敗,都得讓學生有所收獲。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師生之間花時間準備,有所付出之后定會有所回報,回報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師帶領學生去總結合作的得失,讓學生領略合作的重要意義,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前兩階段的嘗試之下,學生認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及價值,他們已經能夠合作、長于合作,在此階段就要鼓勵學生大膽走出去,當校園或者社會需要他們時,要鼓勵他們走出去,并能敢當大任,敢于同陌生人合作,在各種活動與實踐中進一步體驗合作的趣味,最終達成讓學生敢于去合作、樂于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領會合作的真諦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的音樂教學中要培養好學生的合作意識,關鍵是要開展好群體性的,需要相互合作的活動,以活動為載體,以活動為契機,帶領學生走出班級,走向社會,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讓學生去與他人合作,經歷成功與失敗的洗禮之后,學生便能夠自覺提升合作意識??偠灾?,要培養好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是音樂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致力于學生這一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會唱歌,關鍵的是要能夠與他人合作,搞好合奏,奏出動聽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