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慧
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
每個學生的天賦、品格、智能和體能等情況都不盡相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其發展的多元化等因素決定了學生發展目標的多元化。為了認真貫徹新課標的精神,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體驗學習英語帶來的成功的喜悅,增強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力求各層次學生在適度、緊張、愉快的氣氛中以求最佳發展。為此,教師應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把整個班級的學生分層,同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
教師只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條件,并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障礙采取不同的策略,學生的英語水平才會有所提高,得到全新的情感體驗,達到知識和能力雙贏的目標。教師應創設適合不同學生發展的教學環境,而不是單方面要求所有學生都適應教師所創設的、唯一的教學環境。教師還應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智力狀況及愛好等。所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以及學生個體對英語語言的感悟,并結合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把全班的學生分成三個層次:A 層為特長發展生;B層為能力發展生;C 層為基礎生。學生分層以學生的“自我感覺”和“自我定檔”為依據,并隨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力以及成績的波動而有所變動。
教師在教學中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目標,發揮好教學定位、導向和激勵的作用。學生外語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并且每個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理解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也有較大差異。因此,課堂教學應實行彈性分層目標。例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筆者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A 層次學生在全部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B 層次學生重點以把握教材內容為主,力爭不存在缺、漏、忘、記憶混亂等現象,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 層次學生以把握基礎知識為主,適當補充一些內容,教師以提高學生學習愛好為主,提高學習信心,激發潛能,有所提高和突破。
在課堂上不同層次的提問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滿足學生取得成功的愿望,這也是激發學生情感的主要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根據教材重點、難點、惑點、特點和要害,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愛好、愛好和特點,有步驟、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趣味性、挑戰性又是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調動起學生興奮、好奇的情緒和急于解決問題的愿望。做到對A層學生少講多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B 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的處理,著重在把握基礎知識和練習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對C 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與淺講多練,把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時進度以A、B 兩層學生的水平為標準,上課以A、B 兩層的要求為公共內容。課堂提問注重層次性,及時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課堂教學形式也要靈活多樣,積極引發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與鞏固,也是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習效果的直接體現。基于分層教學模式下,作業也要針對A、B、C 三個層次的學生來設計,其中C 層學生基礎較弱,可以設計基礎性題目,比如選擇題、填空題、句型轉換題等,C 層學生主要針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促進其理解、記憶,減輕其心理壓力及學習負擔。B 層學生可以設計提高題,除了促進其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外,還要通過作業練習引導其靈活運用課堂知識,提高其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而C層學生由于對英語學習興趣比較濃厚,且基礎扎實,所以可以針對其設計一些綜合性題目,這類題目不再側重于基礎性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作業練習提高其創造性思維及應變能力,以滿足其旺盛的求知欲,激發其探索興趣。
評價標準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應當把評價作為手段,以此來促進教學和學生的發展。教師在對學生決心評價時,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關注過程。為了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問答、作業練習上分出層次,讓學生自主選擇;或者在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了同一問題時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讓他們都有體驗學習成功的機會。這樣就能及時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的教學目標的層次,激勵他們向更高層次的目標發展。分層教學的目的是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使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總之,在高中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層次,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練習,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激發各個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性,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