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蒙山縣第一中學
積極心理學取向屬于心理學領域中的一場革命與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圖鋪墊。積極心理學取向主要是利用科學的方式及原則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心理品格,關注人類健康生活、和諧發展等為主的一種理念。積極心理學主要是相對于消極心理學來說的,積極心理學填補了消極心理學體系上的漏洞,拓展及延伸了心理學的應用與發展,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
首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現在的高中生學習氛圍雖然濃厚,但是太過濃重,學生長期接受教師大量的知識灌輸,壓力比較大,難免在心理上會對學習及生活上產生不良的情緒。而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高中生更好更快地適應現在的社會環境。教師通過這樣的心理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留出時間來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啟發。每個學生都可以提出問題并深入探究他們的問題[1]。其次,確保對學習內容的熱情。要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就必須通過一些具有積極性的教學案例幫助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教師應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可以運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事物,轉化自身的心理問題并確保教育的有效性。最后,要提升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在進行教育活動之前,教師應對教育內容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展示出具體的教學目標,通過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在學生得到鍛煉積極心理素質的過程中,學生收獲了一份良好的體會,從中感受到了積極心理學導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樂趣,這也提高了學生的意志力[2]。
積極心理學實際上是對傳統心理學的擴展、深化和完善。與傳統心理學相比,積極心理學更加關注個體心理健康的積極導向,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優勢,并發揮潛能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讓他們擁有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實際上,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高中生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重要措施,也是幫助他們增強人格魅力和優秀品格的一種方法。此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夠從心理創傷中恢復過來,從而更容易地開發自己的力量和潛力,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另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注意學習和生活,避免出現心理問題。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學生的主體地位十分重要。要想對高中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心理課程的開設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在課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讓課堂成為主要的教育場所,在課堂上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一,要將學生心理隱藏的積極力量激發出來。目前,許多高中都開設心理課程,每個班級也都有一個班委負責心理這方面的工作,這些都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學生擔任班委能夠讓學生更愿意接受心理委員這一職務,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教師可以教學生如何進行與心理有關的團隊活動,讓學生在團隊活動中展現自我,激發出學生積極情緒,有了積極的心態就能樂觀面對學習和生活。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心理活動課進一步將積極心理學的優勢展現出來,并在進行實踐時優化心理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通過心理課激發自己的潛能。
第二,高中幸福課有必要得到普及,它需要重視積極的優勢和積極的情緒,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將課程與校園文化和學生生活相結合,準確評估課程設計和概念,充分體現了課程設計的創新性。另外,要想重復檢驗課程工具、流程以及教學效果可以使用專業心理公司的互動設備。
第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針對的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選擇合適的問題給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等措施有助于進一步優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積極心理素質,有必要結合學生實際心理素質的發展。我國正在不斷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許多國內學生系統地評價積極的心理素質,吸收不同文化的優質內容,并對學生的實際心理素質進行多維分析。另外,使用科學的測量工具來實現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發展可以有效防止高中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綜上所述,我國教育事業正在不斷發展,學校應該重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心理學對高中生來說是比較特殊的,它的學習成果難以可視化。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優化心理健康內容,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