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寧岡中學 343600
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否得到充分發揮,將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激勵教育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的調動有著重要意義。下面我就激勵教育淺談自己的看法。
“激勵”一詞作為心理學的術語,指的是持續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使人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狀態中。激勵教育也就是教師憑借一定的方式、手段,激發學生的動機,使學生把教育要求內化為個體自覺行動動力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激勵教育其宗旨是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應時刻把握以學生為起點,以學生為中心,一切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激勵教育,真正促使每個學生能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1.以尊重為前提。教育激勵的對象是學生,因此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確實把學生當做活生生的人看待,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潛能。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很難實施激勵教育。
2.以激發動機、興趣為重點。實施激勵教育一是“使學生把教育的要求內化為個體自覺行動的動力”,即通過激勵,激發推動學生學習的最重要、最實際的內驅力的動機與興趣,即付出行動努力;二是跳起來后能摘到果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愉快,自覺地學習,從而把社會和學校的要求,變為自己內在的學習動力。
3.以學生的主動發展為目標。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身心健康、高水平智力與能力、個性和諧、人格健全的人。激勵教育就是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發展以實現這目標而實施的一種教育思想與策略。
實施激勵教育要以學生的內部動力為要求,學生的學習是由兩系統來維持,一個是認識系統,另一個是由動機、興趣、情感等組成的動力系統。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取決于學習動力的啟發維持與調節水平。而這些動力系統是需要喚醒,需要調動,需要引導的。而激勵教育能喚醒、激發、誘導學生的內因,使動力系統動起來。使學生的心理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把外部刺激轉化為內部需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苦學”為“樂學”,使學生充滿生機,主動地學習和發展。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得好:“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教師的教勵教育是一個多變量的動態系統,其內涵豐富,方法多樣。
1.成功教勵法:教師幫助和鼓勵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給每一個同學以成功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性。以親勵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成功。正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讓兒童看見和體驗到他在學習上的成就。不要證見童由于功課落后而感到一種沒出路的憂傷,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1)多找學生的優點。每個學生都有長處,有“閃光點”,學校里根本不存在沒有優點和長處的后進生。特別是對一些所謂的“差生”,表面上看似乎渾身都是缺點,經過長期的指責和壓制并沒有任何進步。對此,我們可從另一思路、角度考慮。“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找出學生的優點,“長善而教其夫”揚長避短。教師應以敏銳的洞察力去發現學生優點,以此做為其前進的動力、轉變的契機。教師的水平就體現在能否認識每個學生的優點,能否幫助每個學生找到自已賴以進步的優點,從而點燃前進的希望之火。
(2)多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成功是自信的力量之源,自信是實現成功的先導。成功與自信互為動力、互相強化,以此刺激人的需要、動機、興趣,調動人的內在香能,使人的發展進入最佳狀態。有個偉人曾說過:“當你走人失敗者的人群時,你會發現,他們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曾走進足以興奮、鼓勵人前進的環境”。因此,教育的真正藝術在于,教師要善于在每個學生面前,甚至在智力最平庸的學生面前,為他們營造積極奮進的環境,創設使他們獲取成功的舞臺和情境,為他們鋪展.條成功之路,使他們在這條路上達到一個高處,顯示自己。
(3)多采用鼓勵、表揚等正強化的評價方式。心理學家們曾專門把各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影響作了對比實驗,發現鼓勵組的學生進步最大;表揚組其次;批評組開始時進步,然后直線下降;不批評,不表揚組學生的成績最差。這個實驗的結果告訴我們,在評價時應考慮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規律,更多地采用鼓勵、表揚方式,激勵學生,使學生易于接受、理解。2.目標激勵法:目標是想要達到的境界或標準。目標給人帶來希望,使人看到前途,增強信心,使人們的身心處在高度激活狀態,有利于人們充分發揮潛能,增強活動積極性、創造性、有效性。由于目標的存在,使學生朝目標方向不斷努力,不斷完善自我,從而不斷取得成功。所以目標具有激勵、推動作用。
究竟什么樣的目標激勵作用大呢?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一種激勵因素(或目標)的激勵作用大小,受它的效價和期望概率兩因素的制約,即激發力量=效價x期望概率,(效價指目標如果實現對其本人價值多大,也就是目標的意義;期望概率指實現該目標的可能性大小),因此教師制定目標激勵學生時應考慮目標的意義及可行性,特別應考慮目標的可行性。因為學生具有個性差異,教師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基礎上,為不同學生設置不同但適合于他們的目標,“跳一跳摘果子”,即是必須讓學生切實跳起來,亦即讓學生行動后能達到目標。所以,目標一定須具有意義又有可行性,從而發揮較大激勵力量。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多種激勵教育、教學方法,比如情感教勵法、情境激勵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