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縣橋下鎮中學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國際交流和學生的自主發展過程中產生很大影響,開展英語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英語素養作為綜合素質衡量標準。就目前初中生的英語水平來說,閱讀和寫作能力還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提升初中英語學科教學活動質量。
英語教學中寫作和閱讀教學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閱讀教學環節為寫作教學做好了鋪墊,寫作教學環節是閱讀教學環節的升級,二者之間有微妙的互動關系,學習者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實現信息傳遞和共享[1],是構建新型高效課堂的關鍵方法。初中學生平時的英語閱讀活動時間有局限,因此在寫作素材積累上也不盡如人意,這對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產生了消極影響。基于此,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重視起閱讀和寫作之間的有機聯系,逐步提升初中英語學科教學活動質量,利用大量的閱讀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提升語感,逐步使閱讀對寫作產生積極影響[2]。此外,寫作教學也對閱讀教學有很大作用和影響,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能夠利用寫作訓練引導學生提前獲知文章結構和內容,提升閱讀效率,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養成英語思維。
做閱讀筆記是幫助學生學會閱讀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手邊放一個小本子,遇到不認識的詞匯可以記錄,遇到好的句型句式,或者經典的段落也可以隨時摘錄,這些都可以用在以后寫作的過程中。在摘錄的過程中有很多語句,讀來會激發學生的共鳴,學生也會忍不住文思泉涌,這就為寫作打下了良好基礎[3]。一篇介紹新加坡的文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呈現在學生面前時,我先引導學生進行了文本部分的閱讀,讀完之后我讓學生自由討論一下你認為這篇文章那些句子比較好,你能不能試著造一個與之相似的句子,然后我又引導著學生們討論一下我們家鄉有沒有那些美食、美景或者文化比較吸引人,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我們的城市,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文筆細膩的文章就出爐了,雖然學生們的寫作水平還不高,但是這樣的寫作他們不排斥,多做一些這樣的訓練之后,慢慢的就能提升學生寫作的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特定、生動的教學情境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認真的為學生創設一個趣味性強、高效輕松的教學情境,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4]。例如,在學習《Friends Checkout》一單元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設計一個“用英語描述自己好伙伴的外貌”的課堂情景交流活動,以此展開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情景再現式的課文朗讀,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進行新的詞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景教學模式下熟練掌握本課的重點單詞和句型結構。
初中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相關的閱讀訓練之前,可以首先讓學生根據文本的標題提出相關的問題,從而預測本文的主體意思。這種形式的英語閱讀訓練,不僅能促進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還能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起到鍛煉學生英語思維的作用。例如在上文《Friends Checkout》一課中,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上的插圖,再結合本文的標題來猜測該文章想表達的思想和主旨大意。
布置作業時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必要手段,也能夠讓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所以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對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進行英語課后作業的設計時,首先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形式新穎有趣,發揮讀寫自主性;其次作業設計要體現層次性,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也有差異,因此,在作業設計要富有彈性,關注全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作業;最后還要將作業設計的立足點放在學生讀寫綜合能力的發展上。將讀寫訓練由課內向課外擴展,對課內積累的閱讀和寫作知識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延伸。以“Welcome to sunshine town”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全文之后,分析作者是如何介紹sunshine town的,介紹了sunshine town的哪些內容,然后寫一篇讀后感,充分寫明自己對sunshine town的認識。當然,在寫讀后感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穿插一些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字,將自己的家鄉與sunshine town的環境、設施等進行對比,體驗會更深。
綜上,讀寫結合既是全新的教學思路也是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顯然能夠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局限,落實全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結合的方法,旨在實現全新的教學目標,促進初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