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縣橋下鎮第一小學
動手能力是指通過動手操作將理論進行實踐、讓抽象變為現實的能力,動手能力既需要理論知識做積累,又需要技術支持進行實踐檢驗。美術動手能力是創作者將自己理解的美進行具象表達的過程,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要先對學生進行美術理論灌輸,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美產生概念,鼓勵學生創作美術作品的,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創作,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形成。
小學是孩子發展的重要階段,由于小學生身心各方面發育還不完全,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要從小就開始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基礎。就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小學美術教學需要進一步創新和改革,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美術教學中利用正確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美術教學本身就有利于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環境中找到一片安靜的棲息地,在這里沒有應試教育的喧囂,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愉悅身心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動手繪畫、制作模型、參與美術實踐活動都可以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社會經驗是寶貴的,甚至有些東西會成為以后學習的寶貴資源。在動手的同時,思維也在不斷的開闊,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調查,一般情況下學生對哪一科的興趣大,哪一科的學習成績就越好。同理,為了實現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標,就需要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呢?這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不能再依循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填鴨式教學,這不僅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美術課堂上設計一些小游戲,比如讓學生們動手畫班級里的某一個人,然后大家再進行競猜,猜對的人和作品的作者獲得獎勵??梢元剟钜恢划嫻P或者一朵小紅花,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一來就可以把游戲和美術課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無形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有的學習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進行的,美術教學也是一樣。為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通過創設相關的情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來促進學生對美術情境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剪紙的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同學們展示一些實物,讓同學們親自感受剪紙的魅力,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明白剪紙的過程,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關于剪紙的視頻,向大家介紹剪紙的產生背景、制作方法、內涵寓意,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制作出屬于自己的剪紙,與此同時,還學習到了中華民族傳統知識和民族手藝,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通過情境創設法來向大家展示美術作品,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促進整個美術教學效率的提高。
美術從生活中來,也要到生活中去,為了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除了利用美術課堂外,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多參加一些美術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同時開闊大腦思維,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手工制作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學生在相互競爭中提高動手能力。這種手工制作活動,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充分發揮每一個成員的作用,在合作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不僅有利于共同提高美術鑒賞水平,還有利于提高動手能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孩子的交際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評價對他們的影響很大。一個善意的鼓勵就有可能造就一個偉大的美術家,對于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表現,教師要進行客觀的評價,對于一部分學生要進行適當的鼓勵。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這樣可以使得評價系統更加完善。一個合理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正視自己,讓學生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這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需要更多的教師參與進來,改革教學模式,利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的評價學生,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時肯定離不開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開設“第二課堂”,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