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第三中學
當前,幫助學生快速提高數學成績的主要途徑就是不斷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也是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激發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那么,究竟該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點,以供參考。
課堂教學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形成和諧的、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才能真正搭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盡其所能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青春期的情感問題、作業中遇到的難題等。教師應該積極貫徹并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鼓勵或表彰在學習上有自己獨特見解并學有所長的學生,給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表現其創造性思維的條件和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增加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日記或周記,并將其作為師生溝通或交流的橋梁,定期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有利于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基礎。這樣,在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數學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節內容時,教師首先給學生講解介紹因式分解法、圖象求解法等多種方法,再引導學生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求解相對應的習題,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而不是給學生固定講解一種方法。
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時間較長,對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提前查閱一些與其所講題目有關的小插曲或小故事,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講課要聲情并茂,還可以帶點小幽默,善于引導并啟發學生的思維。
另外,教師在講課時應該重視知識結構的構造,突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應該是有步驟、有層次地講解,思維邏輯要明確。如,在教學“絕對值”的相關內容時,其概念與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有所區別,它是給學生介紹負數的概念,拓寬學生理解數字的范圍。教師可以結合數軸上的點來講解絕對值的概念,并介紹絕對值的大小(即到原點0的距離)。不同的教材版本,其教學方法與順序也有所不同,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靈活掌握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多媒體教學是集圖片、聲音、動畫等于一體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防止學生在學習中出現視覺疲勞,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的獨特優勢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以生動直觀的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提高對多媒體的使用率。如,“軸對稱圖形”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所需展現的實例以直觀生動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課件展示一架飛機、等腰三角形以及人民大會堂三組圖片,用紅線代表其對稱軸,讓學生觀賞逼真的模擬圖象,既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給學生營造相關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此外,教師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如,“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方程”二者的解法有何區別?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之后教師再利用投影儀將討論結果播放出來,師生之間進行再一次的討論,得出總結性結論。同時,還可以將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展示到投影儀上,教師引導其他同學共同討論,最終解決問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注意在日常教學中總結教學方法,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