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元宰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把“群眾利益無小事”時刻放在心上,對各級黨員干部是個大考,重點要抓好以下方面。
認清辯證關系,正確認識“小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任職時,曾寫過一篇《心無百姓莫為“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這句話辯證說明了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 因此,凡關乎群眾利益的“小事”,都要當成“大事”來辦。要把關乎群眾利益的事時刻放心上、抓手上、扛肩上,落實在行動上。辦好“小事情”贏得“大信任”,解決“小問題”增進“大感情”,真正用小事“粘結”黨群干群之情。
聯系群眾“面對面”,服務群眾“零距離”。要著力在轉變傳統思想觀念上下功夫,自覺破除傳統的“官本位”思想,時刻擺正自己位置,始終做老百姓的好朋友、好兄弟,把群眾當親人。要著力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上下功夫。黨員干部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了解群眾所愛所憎、所思所慮、所愿所盼,不斷把群眾所盼望的“小事情”一樁樁做好,把他們所遇到的“小問題”一個個解決好,把影響群眾關系的“小矛盾”一件件調解好,用實際行動溫暖群眾的心。
抓住關鍵環節,狠抓落地生根。要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要時刻關注民生,時刻為民辦事,時刻為民解難,時刻想著群眾。要對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零懈怠,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情零容忍。要認真查找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和“最需要的事”“最緊急的事”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瓶頸”,真正把群眾的痛點、難點作為工作重點,努力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