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崇霞
西昌市第五中學
語文活動式教學是指語文教師往教學中引導學生們自主地參加學習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它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認知規律為基礎,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的創新及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做準備。傳統的作文課,常常是老師教方法,學生慢慢寫,寫完后,大家讀讀、點評一下就差不多下課了。于是,很多生難作文課上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很難真正的動起來。他們常常游離于課堂之外,若是老師說得有趣就聽聽,枯燥乏味就發發呆。這樣的教學形式常常不能激發學牛的學習興趣,即使是授課老師,也容易提不起精神。筆者和同事們嘗試用語文教學活動來趣教寫作,比如《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節課,課堂上設計了一系列作活動,達到了趣教的口的。
如果課堂上真正參與活動的只是一小部分同學,大部分同學抱著看熱鬧或者漠不關心的態度,課堂效率不會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因勢導利,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根據已有經驗、知識等發表自己的見解,特別是對有分歧的問題,要引導學牛各抒己見,展開辯論。讓全體同學主動或者“被動”地參到語文活動中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節課上,每個同學都在校里拍照片,每個同學都在紙質手機上選擇了圖片撰寫文字,每個同學都參與了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認真聆聽了別人的朋友圈并決定是否點贊及發表評論,每個學都發布了表情,每個同學都大聲朗讀學姐的詩。這些活動讓每個同學都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來了。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有趣的課堂。
這種全體參與活動的狀態,實現了高效的趣學,老師也實現了高效的趣教。
活動式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從學生的“動”中培養學習興趣及各方面的能力。在作文課上,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了課堂活動,才能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體,這節課才是有質量、有效率、有生命力的作文課。
學生們的評論就是自我總結:要注意寫作的氣口吻,要有多角度描寫,描寫要有重點等等。這樣的活動,即使沒有老師的方法總結,也讓同學們在一次次的書寫、評論中實現了自我提升。
特級教師周正梅老師說過:“課堂上的笑聲要與語文活動有關,不能是非語文的,否則就與初衷相背離了。”什么是真正的語文活動呢?
首先,在聽說讀寫中訓練。在《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節作文課上,同學們先聽老師布置寫作任務;然后閱讀了同伴的朋友圈,暢所欲言地談談自己的感想;課堂上同樣有讀的訓練,
當然,朗讀自己的朋友圈文字以及評論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寫,從朋友圈的發布到修改,再到評論,每個人的課堂即興寫作量也達到了近三百個字。這些實實在在的語文活動才是真正提高語文素養的活動,真正能激發學生寫作趣味的活動。
其次,應該是語言文字的運用推敲。在《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節課后,我布置了一個作業,請同學們將課堂上的文字整理,重新撰寫在作文本上。
顯然,通過課堂的學習,同學們內心的詩性被“喚醒”了,他們主動反復修改習作,斟酌語言文字,去體味校園的美、生活的美---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老師追求的境界嗎?
心理學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所以,老師們可以嘗試用形式新穎有趣的語文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圍繞著《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節課,筆者設計了這么一些活動。比如:利用午飯后的時間逛逛校園拍校園照片,選擇自己喜歡的照片并發布朋友圈,在模擬的手機上為朋友圈添加文字解說,為朋友圈點贊以及添加評論等一系列活動。這些語文活動完全不同于我們平時作文課上的寫作活動,更加貼近我們生活,就像是個真實的存在,多好玩呀!
有專家指出,在實施活動式教學時,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教材設計思想現代化,教學內容綜合化,教學過程活動化,教學方法多樣化。那么,選擇充滿時代感的語文活動來趣教作文,也是很值得嘗試的。特級教師袁源老師的家常作文系列《回家,真好》里播放了一部關于春運的公益微電影《回家》,里面有網絡購票、智能手機等充滿時代感的因素,用這個活動來教直接和間接抒情,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某天筆者參觀博物館,看見電梯口擺放著一個巨型紙板手機,上面是微信朋友圈的樣式,展示了博物館的特色,下面還有古代名人的點贊和評論。一下子靈感就有了,是不是也可以試試把這種形式嫁接到我們的作文課中來呢,用紙質手機取代學生完成文字創作的“作文本”,讓同學們在“手機”上選擇照片并配發文字發送朋友圈,獲取點贊、評價。用這樣的語文活動來完成聽說讀寫的訓練,應該會讓同學們耳目一新吧。事實證明,在作文課上,從筆者給每位同學發了一部“蘋果7”紙質手機起,學生們就開始興奮起來了,也非常樂意將老師接下來布置的寫作任務——發送微信朋友圈并互相點贊,完成在這個不一樣的“作業本”上。
僅僅是換個載體、換個寫作形式來完成課堂寫作任務,就足以讓初一的小同學們開心半天了,無論是“點贊”還是“分享”都能激發學生真實反應。用這樣富有時代感的語文活動來教授作文課,有效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課堂上大家的回答特別積極,笑聲不斷,甚至爭先恐后地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書寫校園的美好,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己作文寫作、語言運用的能力。
能讓學生感興趣的語文活動數不勝數,關鍵是我們在備課時要“走心”,選擇適合學生的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迎合學生的心理、貼近學生的需求,方能實現真正的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