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波
浙江省文成縣大峃鎮龍川小學
在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可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直觀化,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可使計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幫助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算法;可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實踐證明,適時地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涉及到圖形的內容較為抽象,往往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如果教師能夠恰當地使用數形結合思想,就能將復雜的數學知識進行簡化,從而為學生呈現更加直觀、簡單的教學內容,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圖形內容二者結合的理解,學生也能夠進一步對數學題中的條件進行分析,然后捋清題目的要求,從而順利找到合適的解題思路與切入點。在解題過程中,通過幫助學生思考,尋找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對題目的理解和思維靈敏性,這對于培養其數學學習能力與解題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初中數學中往往涵蓋了數量、結構、空間以及圖形等多方面的知識點,使得其不僅抽象難懂,而且知識面寬、公式多。需要記憶的東西不少,這就讓學生畏懼數學學習,對于數學提不起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久而久之,自然成績就下降了。如果教師能夠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開展階梯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果,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有趣簡單,就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時應進一步加強學生的作圖訓練,通過作圖訓練形成具體的數形結合意識和思維,加深學生對具體圖形的空間認知。作圖訓練在小學數學中非常常見,直尺、圓規等都是作圖的工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利用作圖題,讓學生在作圖的過程中形成數形結合意識,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作圖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作圖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學會正確作圖,對于出現的作圖錯誤,教師不能簡單的以“做錯了,看一下別人的”這類話術進行評改而是做好具體的作圖指導,讓學生了解自己在作圖和構圖中出現的錯誤,以此來幫助學生建立其數形結合意識和空間邏輯。如,四年級作圖題型:“以點A 為頂點畫一個60°的角,以點B 為頂點畫一個30°的角,組成一個三角形。你能量出這個三角形第三個角的度數嗎?”在這個題目中就可以讓學生數形結合來解題,以求得答案,可以更快、更好地得到答案。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一直是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途徑。生活化教學策略培養小學生數形結合思想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主要是讓學生先接觸各類食物,讓學生學習簡單的常見的圖形,包括長方形、正方形,同時結合教材中的位置教學,初步培養其學生的空間概念。而在中年級階段,教師的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重點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圖形的變化過程,培養其學生空間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想象中建立圖形空間,服務于數形結合的教學目標。如,小學數學“梯形”知識學習中,很多學生對梯形的認識不了解,特別是學習了后續的平行四邊形以后,學生對梯形的印象明顯下降,因此教師在梯形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聯想生活中的梯形案例,如滑梯中就有梯形、操場中的球門側面就是梯形,讓學生從生活常見的事物中提取出梯形的形象,加深對梯形的認識,并結合圖形進行面積計算、周長,鞏固知識點。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就必須要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空間的形象,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到圖形內容,在腦海中建立起對具體物品的空間概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采用包括教具在內的具體物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物品的具體物像,讓學生在直觀看到接觸到實物以后才能引發學生的聯想,讓學生在聯想的過程中自主在腦海中勾畫出具體的物象,建立物品的空間形象。實物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應切實圍繞數學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實物開展教學,實物的選擇應注重簡單、實用、常見特性,不能選擇學生不常見的物品。
例如,《認識圖形》教學中,教學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三角形的分類,了解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等,這些知識點都搭配了具體的概念和定義,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概念+圖片講解(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形的分類,這種教學方式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實施實物教學法,利用教具來讓學生進行觀察鈍角、銳角和直角三角形的區別和不同,讓學生觀察實物,通過實物來建立三角形的空間形象,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之一,特別是在基礎教育小學階段,如果不能很好的幫助學生樹立數形結合意識,了解空間概念,學生后續數學學習困難度明顯提高,不利于學生解題,長期發展下去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會有明顯下降,數學成為了學生口中的“攔路虎”。數學教學應當對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進行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建立數形結合意識,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