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爾海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懷溪鎮曉坑中心學校
為了有效滿足新課程改革發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融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對學生展開教育,這也是信息技術時代發展必然趨勢。信息技術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生動、形象,十分符合初中生身心發展需求,教師若能將其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整合在一起,就能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與提升。但是,究竟要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整合在一起呢?對于這一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與形是教學兩大重要內容,數形結合思想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若能掌握合理的數形思想就能讓學生迅速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有效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多媒體是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重要產物,將其有效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就能將函數圖像、圖形變換、方程解的結合意義、數學公式幾何意義等抽象且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生動直觀,這樣學生就能在觀察與探索中有效掌握相關知識點。為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揭示數形關系,從而實現有效整合。例如,教師在進行“反比例函數圖像”相關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學重難點主要有兩點,一點是雙曲線是如何形成的,另一點則是如何讓學生理解雙曲線與兩坐標軸之間的關系是無限逼近的,可是傳統教學模式效果不夠理想,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畫圖軟件,來給自變量賦予不一樣的數值,計算機就能呈現出相應的雙曲線,之后再讓學生在觀察與實踐中掌握反比例函數圖像特征與性質,從而真正有效實現自然的數形過渡,保障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借助于幾何畫板軟件來作為輔助教學工具,這樣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發現數學規律,從而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幾何畫板軟件本就是信息技術重要產物,將其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其測量功能來有效揭示幾何關系,學生則可以在計算機上利用這一軟件來自主分析圖形變化情況,進而及時發現恒定不變的幾何規律,有效地將枯燥且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成為動態數學模型,亦或者是相關的數據圖表,最終學生不僅能夠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還能更好地把握數學規律。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在幾何畫板軟件上任意制作一個等腰三角形,同時畫出底邊上的中線、高線以及定焦上的角平分線,之后再對其長度進行測量;然后要求學生拖動頂點,觀察在三線長度發生變化之后點的位置發生的變化,這樣學生就能在觀察與實踐中發現它們能夠相互重合,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這一性質。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發展學生思維能力,這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讓師生互動形成良好的環境與氛圍,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展開交互式教學,這樣就能將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同時有效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探究,這樣學生就能在自主探究與思考中發展自身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擴展。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平行四邊形概念”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順次連結任意四邊形的四邊中點,圍成一個中點四邊形,則四邊形是什么四邊形?試證明你的結論。”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借助幾何畫板軟件來進行如下探究:首先,先讓學生畫圖,在幾何畫板軟件上制作任意四邊形,四個頂點還可以任意拖動并且重點形成的四邊形;其次,讓學生進行實踐探究,對四邊形頂點進行任意拖動,以此來對其形狀進行改變;之后再提出猜想,形成的四邊形形狀是由原四邊形什么性質而決定的;最后讓學生驗證這一猜想,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這一知識點,同時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必然趨勢,而要想做好這一項工作,教師一定要形成正確的認識,大膽開展整合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自身認知水平以及學校實際情況來選擇性地展開課堂教學整合實踐,利用信息技術揭示數形關系、幫助學生發現數學規律、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