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墊江縣第一職業中學校
傳統的汽車專業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的重要性。“教學做合一”就強調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實踐角度來看,“做學教合一”是一種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明確了做、學、教三者的關系,其中做是核心,學是必須,教是必然,做與學的重要性高于教。在“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背景下,若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夠,仍難以取得實際教學效果,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創新和優化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中職院校的招生對象主要是應屆初中畢業生,這些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從眾心理太強,有的完全聽家長的意見。學生本人沒有主見,甚至對所報的汽修專業一無所知,沒有一個大致的職業規劃,對未來很迷茫,沒有奮斗目標。
近年來,隨著生源數量的逐年減少,職業院校不斷地擴招,不少學校為了招生不惜降低招生標準。很多學生在報選專業的時候認為修車就是簡單地更換配件,扭扭螺絲的裝配工作,不需要太好的學習基礎。學生到校學習后發現,汽修專業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復雜,比如電路、公差、機械基礎、英語等,學生的學習底子本來就不強,上專業課時一點也聽不懂,學生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了。
情境指的就是課堂教學的氛圍,情境的創設可放松學生的身心,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緊張感,并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水溫傳感器”這一內容時,可以采取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先在課前準備好水溫傳感器,在課堂教學中間水溫傳感器放入正在加熱的水中,讓學生進行觀察,了解水溫傳感器中電阻的變化情況,然后我提出問題:“水溫和電阻有怎樣的關系?”“ECU如何檢測水溫的變化情況?”“可采取怎樣的方法檢測水溫傳感器的好壞?”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就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最者再指導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明白以上問題的答案,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傳統教學理論課教師填鴨式地滿堂灌,實訓課學生機械式地學習教師操作,毫無新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汽修教學也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虛擬仿真、VR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在汽車維修上也有應用,學校在專業建設中應該考慮引進虛擬仿真軟件、汽修VR軟件,讓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虛擬空間對汽車進行探索。比如,要學習“AJR發動機氣缸蓋的拆裝”,第一周學生在教室理論學習,了解氣缸蓋的作用、類型、結構、制作材料等。第二周到機房進行仿真學習,在虛擬情境中,觀看氣缸蓋的虛擬實物、分解動畫,選擇拆裝所用的工具,并在虛擬情境中對氣缸蓋的10顆螺栓進行拆裝,在系統的正確提示下,反復訓練。第三周到車間去,有了前兩周的基礎,學生進行實物拆裝時就會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將課堂教學、虛擬仿真、車間實習三者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效結合。
“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下,若讓學生進行單一的學習和實踐,學生無法了解他人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從而無法發現自身的錯誤,同時難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合作探究是一種互動教學方式,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協作中掌握知識,并內化知識。
汽修專業培養的學生要適應企業的需要,在校區期間,經常性地帶學生到當地的汽修企業去參觀,邀請汽修廠老板對學生開一個“招聘會”,讓學生明確企業的用人需求,了解優秀修理技師的薪資情況。通過對比,學生會明確自己同企業的要求還欠缺什么,這樣以后的學習會更加有目的性,學習興趣也會提高。
本文分析了中職院校汽修專業的學生缺失學習興趣的原因,根據學生的特點,提出了提高學生興趣的幾種策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這幾種方式,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