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余慶縣城關中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回顧物理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出物理實驗自始至終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經典物理學的建立和發展,還是現代物理學的進展都與物理實驗息息相關。在初中的各門基礎課程中,物理課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更是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學生所接觸到的物理知識都來源于物理實驗的探索與驗證,物理學也是以實驗為基礎而建立的。首先,只有學生真正地自己動手去做實驗、去探究,物理的教學才能更有效,學生才更容易對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理解與歸納;其次,物理實驗的過程需要學生全神貫注投入到學習中才能成功,對于學生記憶知識、探究理論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因此從這兩點來說物理實驗是為打造高效課堂服務的,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既然說物理實驗是為打造高效課堂服務的,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利用實驗來打造一個高效的教學課堂呢?
傳統的物理課堂更注重的是理論知識的教學,教師習慣一上課就把所有的知識一股腦兒地全部灌輸給學生,課堂氛圍死板,學生也絲毫沒有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實驗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電路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每個人家里都有電燈、電視等一系列的電器,那你們知道它們是怎么來實現共同運轉又互不干涉的么,現在就讓你們來設計一個混連的電路,看看哪個同學能夠最快最準確地設計出來。”教師首先以這樣的話題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再讓學生比賽去動手實驗,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了,教學的效率也就提升了。
無論是實驗的教學還是理論知識的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都是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把實驗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有機結合的話對于物理課堂的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首先,我們的實驗設備和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果讓學生一人一臺設備的話有可能達不到,而小組合作的形式是幾個學生一組共同去對物理知識的起源進行探究、總結,這樣學生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還可以一起解決,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就能提升很多;其次,有的實驗過程比較復雜,學生靠自己的能力很難去完成,而且實驗成功的幾率也比較小,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來進行實驗,大家一起解決實驗中的各種問題,而且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化、總結的過程,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幫助。小組合作實驗的形式是實驗教學中的必備教學方式,不僅僅是因為實驗的資源短缺,而且因為它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率,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
實驗的過程也就是理論實踐的過程,如果學生只是按照課本上的實驗步驟一步步來進行操作的話并不能提升教學的效率,要想通過實驗的教學來提升物理教學效率的話就必須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實驗步驟,去確定每一步應該怎樣做,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打開,才能對物理知識去進行思考,教學的效率才能提升。舉例而言:在進行“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實驗教學時,教師不要讓學生去看著教材來操作,而應首先引導學生自己去把實驗步驟說出來并說明為什么要這樣操作,等步驟寫完之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進行操作,實驗成功的去總結成功的結論,失敗的學生去總結為什么會失敗,是哪一步出了差錯。這種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的過程更方便學生的記憶,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非常有幫助。
無論是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實驗教學,教師的評價都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為了利用實驗來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改變原有的評價形式。在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要僅僅根據學生有沒有得到最終結果來進行。首先,要看看學生在實驗中學到了什么,注重學生實驗的過程;其次,要讓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評價,說明自己學到了什么,是如何學習的;再次,就是讓小組內的學生互相評價,指出對方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并引導學生進行改進。這種實驗評價的形式更能保證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的信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與推進,包含初中物理在內的很多學科的教學中都越來越重視教學的有效性,也更加重視實驗教學的作用。但是如何把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有機關聯,借助實驗來實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呢?這是廣大教師一直在探究的重要的課題,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以上的幾個觀點希望能對各位初中物理教師有所幫助,也希望我們的物理教學效率能夠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