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仁懷市壇廠小學
情景教學法主要是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加以語言的描繪,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體會詩人的感情傾向與思想態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體驗情感態度,塑造完善的人格,陶冶他們的情操,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審美與想象能力的目的。情境教學法體現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思想,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它的發展前景是無可厚非的,而且不僅僅適用于教育事業中,對其他領域也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非常顯著的,不僅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古詩欣賞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想象力,完善學生的人格。本文就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應用加以探討與分析,并提出以下對策。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感性化與直觀性的特點,小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往往不如對逼真的情景畫面的感知能力。小學階段也正是培養學生觀察力,感受力與情感力的關鍵期,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抓住這個關鍵期制定出符合小學生思維發展特點的教學方案,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常常為如何實現古詩詞教學課堂有效性而發愁,情景教學法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完美結合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將蘊含在古詩詞抽象文字信息中豐富的情感以逼真的情境表現出來,彌補了小學生將文字信息轉換為直觀情境思維能力上的不足,以場景再現法將小學生的思維及情感直接引入到詩人創作時的心理狀態以及生活環境,對小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人創作時的思想感情具有極大的輔助作用。情境教學法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現場表演,還可以利用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與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情境,將趣味性與知識性引入到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來,化枯燥為形象,化深奧為易懂,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課堂效率。最后,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并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真情實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鍛煉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新課標理念倡導下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
古詩具有意境美的特點。所謂意境,就是詩人內在的情感與外界景物有機結合而創造出來的鮮明、生動、含意深刻的生活畫面或人物形象。詩的意境是通過巧妙的詞句來體現的,在古詩閱讀中,通過具體的詞句啟發學生展開聯想,去領會詩的言外之意,明確詩的中心含義。教學時,教師借助生動的語言描述,創設情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例如,李白詩《早發白帝城》,全詩運用生動的詞語描述,創造了一個富于神話色彩的藝術意境。看似寫景,實則抒情。全詩的感情基調輕松愉悅,洋溢著詩人遇赦回歸的無比歡愉。意境生輝,情景交融,讀來流利酣暢,氣勢飛揚,歡情漏紙。如能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這一點,則自然會使學生進入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從而初步體味詩句揭示的主題。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意象的解讀應該放在生詞解讀教學環節中,比如“紅葉特指楓葉,代表了男女間純潔的愛情”。這種思想混淆了詞語解釋與意象解讀之間的微妙區別。意象的解讀要放在詩詞的整體意境中去理解,而不能從古詩詞中提煉出作為一個單獨的元素出現,這樣會割裂詩詞所營造的和諧意境,破壞詩詞原本的美學魅力,同時也加深學生記憶理解上的難度。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重點要抓住對意象的解讀,比如,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課中,教師首先要立足六月西湖這個詩人創作時的特定環境,運用現代多媒體影音技術,通過圖片、視頻等資料向學生展示西湖春夏交替時節的美麗風光,尤其是針對西湖的蓮葉與荷花展開系統欣賞與觀察,讓學生在感官的沖擊下自覺走入詩人創作時的環境,跟隨詩人的視角陶醉在西湖的美麗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蓮葉與荷花這兩個意象展開深入解讀,通過情景再現的直觀方法,使學生感知到西湖的蓮葉一碧千里的壯觀景象,同時體會西湖荷花的火紅無處可及的壯麗,如果學生能夠真切地觀賞到六月西湖的美景,并從內心體悟到詩人創作時的由衷熱愛,學生就已經對這首古詩有了深刻的理解。
古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形象美。在教學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語言描述形成的鮮明形象進行再創造,從而使學生在形象美中受到感染、啟迪和教育。如賀知章的《詠柳》,詩人抓住春天柳樹的特征,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從整體到部分,寫出二月之柳的喜人形象。從而把詩人贊美、驚喜的心情表達得極為傳神,那“似剪刀”的“二月春風”使整首詩句描述的畫面有動的感覺。同時啟示讀者:在盡情享受美的時候,可別忘了美的創造。再如盧綸的《塞下曲》,全詩描繪了一個月夜出獵,引弓發射的將軍形象,詩中雖無“高大”“英勇”“威武”等字眼,但這些意思盡含其中,這就是古詩所包容的形象美。再造新形象,為情境教學創造條件,從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法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積極性及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學會自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教學中應當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目標,按照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創新教學方法,將古詩的意境美及形象美展現給學生,使其產生好奇心,引導其回顧情境,從而更好地掌握古詩內容,提高學習能力,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