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蓮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福田鎮中心幼兒園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境教育的不斷重視,很多幼兒園開展學前兒童環境教育。幼兒園環境教育雖然已經形成一門學科在幼兒園開展起來,但由于地域差別,各地幼兒園教育理念、教師自身的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的差別和家長的環境意識差別等,在對兒童進行環境教育的過程中產生的效果也不同。針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在幼兒園的環境教育過程中采取以下對策。
對幼兒來說,環境是他們學習的有效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有效促進幼兒發展……幼兒園的空間、設施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各種探索活動”。為此,我們充分挖掘園內資源,盡量為幼兒創設一個接近自然的綠色環境。老師和幼兒一起在自然角內種植各種植物等進行綠化,通過種植活動,讓孩子們學習照料、觀察、感受植物種類的多樣化。另外,我們還設計了“不隨地吐痰”、“少一個腳印、多一份綠色”等一些富有情趣的環保標志牌,將這些標志牌有針對性地布置在園內。由于這些標記牌是孩子們自己參與設計的,孩子們不僅時刻注意,而且以小主人翁的姿態,津津有味地向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長宣傳保護環境知識,家長受到了教育。通過組織設計環境教育為主題的宣傳畫等,如世界環境紀念日,一起收集無毒廢舊物品,制作一些動植物,如用一次性盤子制作玩具小蝸牛、掛歷紙折的小魚等布置環境,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不知不覺陶冶在環境教育氛圍中,不僅學會珍惜和利用資源,還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環境綜合素質發展。
孩子個個好奇、好問、好探究,他們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圍世界,他們什么都想知道,他們的問題沒完沒了,“小兔子喜歡吃什么?”“螞蟻有幾條腿?”,等等,只要留心,就會發現他們關心的許多問題都與自然環境有關。根據幼兒這一特點,我們收集幼兒的提問,將幼兒的問題作為若干個環境教育話題,生成幼兒感興趣的環境教育主題。例如,在一次種植勞動后,孩子們對種子發芽這一現象產生了興趣,他們紛紛問道:“老師,我們種的種子為什么有的發芽,有的沒有發芽呢?”“有的種子為什么長得那么快?”“有的小苗怎么會枯死?”等,教師及時抓住這一孩子感興趣的問題,生成“植物生長的條件”主題活動。組織孩子自己搞試驗,觀察、了解不同土質植物的差別,發現有營養的泥土,植物生長離不開水,不同條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還通過兒歌、表演等形式,讓孩子們表現種子發芽的過程,使他們對“植物生長”有初步認識,并感受發現的快樂。
在開展環境教育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形式的豐富多彩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世界的地球日”系列環境教育中,我們通過畫圖畫、聽故事、觀看錄像資料、念兒歌、講講做做等形式,引導幼兒了解水的形態;通過生活活動喝水、洗手、洗手帕等,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性質;組織幼兒參觀訪問自來水廠,懂得“自來水”的來之不易;通過幼兒討論如何節約用水,得出節約用水的規則:洗手時水龍頭開得小一點;不玩水;隨手關緊水龍頭等,培養保護水資源的情感。
教師作為環保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幼兒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發展。同樣,教師在與幼兒的接觸中,對環境意識、環境知識及對環境問題的看法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幼兒,需要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信息。但是,環境科學知識、環境信息的涉及面很廣,教師一時間很難全面掌握。因此,我們十分注重在實施環境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提高教師的環境教育素質。例如,在“蝸牛”主題活動中,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蝸牛后向老師指出:蝸牛兩個觸角不一樣長,長一點的觸角上有蝸牛的眼睛;畫蝸牛時,老師隨手畫了一個大大的嘴巴,彎彎向上翹,表示蝸牛在笑,但有的幼兒卻說:“老師,蝸牛不是大嘴巴。”老師一下子明白過來,它的嘴巴是紅紅的一個小點。老師的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以更高熱情把活動深入下去。這樣的活動成為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自然與快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使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園環境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家長與社區參與環保活動的決策、監督、實行,以萌發幼兒自主參與創新活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促進環境教育走進家庭、社區。為此,我們開展環境教育的同時,挖掘家長、社區教育資源,滲透環境教育,轉變教育觀念,成為幼兒園環境教育的積極參與者。如,在生成活動“種子的秘密”中。我們發動家長參與種子的收集、資料查找“工作”,一起體驗種子發芽的過程,使家長對新的教育觀念和策略有了真實的感受;我們還通過布置環境教育宣傳欄、編寫宣傳小報、倡議書,向家長宣傳環境教育的意義、傳遞環境教育的信息,傳授環境教育方式和方法;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環境教育的目標、內容;參與幼兒園環境課程決策和教育過程;并開展一系列活動,使家長的環境教育意識有了很大提高。家長帶孩子游玩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欣賞公園中的花、草、樹木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美,給孩子講講樹木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種種好處。
總之,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都需要結合環境教育的要求和幼兒的身心成長特點進行設計創造,教師樹立好榜樣、學生積極參與、家長給予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不斷提升環境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