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翠
雅安中學
教師是課堂的主要管理者,所以,在生物實驗課上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進行充分的講解,規范學生的實驗行為,強調正確實驗行為的重要性,讓學生形成謹慎實驗的習慣。對于實驗儀器的特點和使用規則要反復強調,明令禁止學生私自動用實驗室的實驗物品,對于有毒的實驗物品,必須讓學生熟記于心。并且,在保護好學生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要保護實驗儀器的安全,實驗室禁止打鬧,不浪費實驗藥品等等。
生物儀器是初中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工具、媒介,如果想為學生呈現優質的實驗教學課堂就需要保證這些工具、儀器的完整,儀器需要合理安放,對于教學貴重的生物儀器需要專人保管,進行檔案校對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進行進一步展開。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儀器比較多,而且偶爾需要大量的進行實驗教學活動,這就會造成實驗儀器管理工作方面的困難,將儀器進行分類編號,根據不同的標準、規格進行分門別類繼而進行編號,然后通過記錄本對編號進行查找,對于儀器的取用會變得更加容易。有些標簽可以貼在瓶身、瓶底等等,但是都要以保證整齊、美觀并不影響儀器使用的前提下進行,同種儀器貼在同一位置,同類的標簽貼法也要保證統一,多數均采取去包裝后再貼,標簽上的書寫要規范、內容要準確明了,字體顏色也要保持一致。這樣進行編號分類,不僅能保證儀器更加整齊規范,而且更便于利用目錄進行查找、取用。
儀器特性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編號分類,例如按功能分類為測量儀器、玻璃儀器、大型儀器等進行分類,按照儀器的不同特性進行分類,會顯得更加合理有規劃,按照特性進行合理地使用歸放會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對于一些易腐蝕、損壞的儀器更應謹慎保管,將它們放置到特定位置或者房間,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加強對儀器管理員的素質培養,讓其更加明確自己的職責,對于自己的工作更加認真負責,日常對生物實驗室內的儀器進行清理、打掃、保養,有些儀器需要清洗后進行干燥才能歸放,還有一些光學儀器例如顯微鏡,需要用無絨棉布或者擦鏡紙以及專用鏡片清潔液進行清潔,顯微鏡鏡頭表面極易受到灰塵或者油污沾染,就需要管理人員進行拆裝仔細進行檢查,一面一起發生清晰度下降以及霧狀現象的發生。這需要管理員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進行儀器的定期檢查和保養工作。
生物實驗使用儀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儀器損壞的問題,管理人員對于損壞的儀器應該及時上報、登記、補齊,保持動態進行對儀器的數目進行記錄,并根據耗損情況進行合理的置辦、規劃使用。更加準確的對儀器進行記錄,了解儀器的使用情況,結合實際實驗需要進行合理的調整,以免耽誤實驗教學的進行。
在儀器保養過程中,為保證儀器長時間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或者延長儀器使用壽命的目的,就需要做到認真的對儀器進行保養,拿顯微鏡為例,在保養過程中需要注意每次在關閉顯微鏡電源前,將顯微鏡燈光調至最暗;關閉顯微鏡電源后,靜置冷卻15 分鐘左右,再罩上顯微鏡防塵罩;開啟顯微鏡電源后,如果暫時不用就將燈光調至最暗,不需要頻繁的開關顯微鏡電源。顯微鏡工作一年以后需要每年至少做一次專業維修護養。那么對于其他儀器來講亦是如此,需要根據儀器自身特性進行定期的護養,以此來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并保持儀器的整潔度。儀器日常使用也應該多加注意,我們仍以顯微鏡為例,搬動顯微鏡時候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擺動,以防鏡頭或其他零件跌落。言傳身教,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儀器進行生物實驗,這需要學校加強力度對老師的專業知識能力的培訓,讓學生獲得更加準確優質的教學,在實驗過程中能利用專業知識讓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自行的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索,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儀器對于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操作不規范時可能導致的安全隱患等,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更加珍惜儀器的使用,能在實驗中規范操作、保護儀器,教師需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操作動向,這一行為要盡量地面對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學會如何規范使用儀器,此外鼓勵學生對于儀器的管理進行提議,根據實際情況對儀器管理制度進行相應調整。
及時記錄是一個優秀的儀器管理員的工作要求,對于儀器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保證儀器數量在自己控制范圍內,并能在缺少儀器時候進行及時補充,通過記錄能夠簡單明了的反應儀器的動態數量以及什么時間破損、什么時間補充等。
實驗室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打破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利用豐富的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課程前教師需要充分做好準備,備好教案,創設合適的情境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的學習生物,在實驗過程中規范學生使用儀器的操作,耐心地為學生講解正確的操作以及理論與實際之間存在的一些錯位,讓學生認識標識,保證實驗安全、保證教學質量。以及提前對學生進行意外出現處理的方法,以免出現意外學生慌亂造成更大的損失。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想要保證實驗教學質量就必須要確保儀器的性能良好,這需要加強對儀器的日常管理以及規范學生的儀器使用操作,讓學生在實驗課程中學會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學會保護教具儀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