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幼兒園是廣州市一級幼兒園,是增城區優質品牌公辦幼兒園,一直走在科研前沿,以“科研興園”為宗旨,扎實推進語言工作坊的兒童原點教育課程,在課題成果研磨的路上,教師們精研開拓,勇于打破學科藩籬,創新了語言教育活動形式——語言工作坊,讓兒童“坊上揚聲”,百種語言盡情綻放,課程構建成果研究終見花開。
組建科研團隊,促教師專業發展
在“科研興園”理念的引領下,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幼兒園組建了自己的科研團隊。科研之路較為艱辛,需要研究者“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潛心做研究,所幸的是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幼兒園有這樣一群不怕苦、不怕累、有拼勁、有想法的教師,在科研之路上大家一起成長,雖然有時候也會累但收獲的更多是快樂。就是帶著這樣的力量,我們開始研究語言教育活動。引入了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借鑒美國芝加哥學校總結的工作坊概念,并嘗試將其與語言相結合,根據園本特色,搭建了特色的語言工作坊,它是一種以語言領域為切入點整合多元領域,打破班級、年齡的界限,讓兒童在師幼共同創造的有準備的“微型社會”中進行勞作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往、傾聽感受、創造表達、閱讀與前書寫的學習方式。通過園本特色語言工作坊的開展,教師們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在不斷地提高,逐漸轉型成為科研型的教師。
踐行“言坊潤行,增值未來”課程理念,培養百種兒童
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幼兒園一直堅持科研興園的理念,立足于原點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兒童。從2013年開始進行語言方面的課題研究,7年間先后開展了七項省、市、區課題項目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教育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研究基礎。2018年在園長吳鐵貞的引領下,開始進行優質課程的研發,邀請高校專家、教授進園指導,在課程專家高慎英教授、李思嫻副教授 、左璜副教授、唐志文副教授的專業指引下,不斷完善語言工作坊課程體系構建,最后形成了語言工作坊課程體系,將“游戲+工作”與語言教育相結合的研究,以語言輸出的課堂終端活動撬動兒童學習中知、情、意、行循環協調發展的園本化課程育人方案,在語言綜合性心智實踐中實現綜合素養的協調發展。基于“百種兒童”的育人理念,秉承“言坊潤行,增值未來”課程理念,經過多年的研究,構建了“言春”“夏語”“敘秋”“冬頌”的主題式語言工作坊課程體系,并通過實踐創設了各具特色的“言趣”“言賞”“言暢”“言想”13個語言工作坊,梳理了“坊立”“坊研”“坊境”“坊探”“坊樂”五大實施路徑,希冀回歸原點教育,用語言綻放兒童的快樂童年,浸潤兒童的幸福童年。期待用系統、完善的課程體系幫助兒童快樂成長,從而獲得全面發展。
優質課程促全面發展
優質課程促發展,從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幼兒園語言工作坊課程構建的成效可以深切感受到兒童、教師和幼兒園的改變。育人環境的改變——創設13個諸如拍賣坊、新聞驛站、食語坊等“微型社會”語言工作坊,給予兒童支持性學習環境;教師理念的改變——教師在工作坊場景中觀察、記錄兒童的學習過程,基于兒童的興趣、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不斷調整場景和材料投放,給予深度支持和引導,成為兒童主動學習的聯結者;兒童學習方式的改變——兒童在師幼共同創造的有準備的“微型社會”中,進行勞作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往、溝通表達,形成自主學習的全新方式,得到全面發展。優質語言課程構建不僅提升兒童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促進兒童內在品質的養成,最終回歸兒童教育的原點。區第一幼兒園在兒童、教師和幼兒園得到發展的同時,也基于語言工作坊讓兒童的教育回歸三個原點:一是育人目標回歸兒童全面發展;二是育人路徑回歸兒童本位體驗;三是育人方式回歸兒童心智特征,從而以言達知、以言促行、以言培義、以言育美,促進全面發展。
積極“走出去”,發揮科研輻射引領作用
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幼兒園注重發揮科研輻射引領作用,多次在園開展成果展示和多次送教下鄉活動,受邀到高校講座,將幼兒園的課程成果從增城區推向廣東省。學前教育專家葉平枝教授評價“在13個混齡語言工作坊里,幼兒們自主進行語言游戲,能說會道,落落大方,這最能夠表現一所幼兒園的幼兒和老師的發展,也最能夠體現一所幼兒園的辦園成效和課題本身所帶來的成果”。
園長吳鐵貞及其團隊基于語言工作坊的兒童原點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秉承“言坊潤行,增值未來”課程理念,助力兒童成長,潤色其童年。廣州市增城區第一幼兒園將繼續用汗水澆灌,以實干篤定前行,堅持用科研引領一幼的發展。
(通訊員? 陳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