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口腔修復過程中所遇到的常見問題與治療對策。方法:選取24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作為本次所研究的對象。觀察所有老年口腔患者的疾病類型及相關對策。結果:活動義齒修復患者占總例數的94例(39%),牙齒缺損或缺損修復占總例數的25.00%,牙合曲線不良占總例數的15.00%,牙間食物嵌塞占11.00%,咬合垂直距離有24例(10.00%)。結論:修復口腔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修復措施能降低患者痛苦,而修復期間的護理狀況、修復程度和預防對患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老年口腔;修復治療;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oral repair in the elderly and their treatment strategies. Methods 2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oral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o observe the disease types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of all elderly oral patients. Results 94 cases (39%) were treated with removable denture, 25.00% with tooth defect or defect repair, 15.00% with defective occlusal curve, 11.00% with interdental food impaction, and 24 cases (10.00%) with occlusal vertical distance. Conclusion Taking targeted repair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condition, repair degree and prevention during the repai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senile oral cavity; Repair treat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結合臨床診斷結果,其疾病類型為活動義齒及牙缺損缺失、牙間食物嵌塞、牙合曲線不良、咬合垂直距離過低。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占168例,女性患者占72例,年齡為65~89歲(70.18±2.36)歲,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試驗前,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1.2.1 咬合垂直距離過低:將咬合創傷組織和軟組織損傷位置去除,結合患者能承受的疼痛程度幫助患者恢復垂直咬合距離。
1.2.2 牙合曲線不良:在口腔修復前,必須指導患者進行多次咬合,并根據咬合情況適當磨損牙體,通過義齒修復進而將咬合創傷進行解除,進而可恢復正中咬合位,確保骨性固定和顳下頜關節對稱性。
1.2.3 牙間食物嵌塞: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齡較大,記憶力和表達能力都較差,不能明確表達口腔不適,因此則需要專業牙醫在查看患者的牙體時,尤其要注重牙間食物嵌塞部位,可給予嵌塞的設計。
1.2.4 活動義齒及牙缺失修復:
結合掃描診斷結果,在進行修復患牙過程中,對于殘根殘冠的保留問題以及是否安裝活動義齒問題必須要以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決策,而疼痛耐受程度較差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療方式,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發生齲齒的概率。
1.2.5 綜合問題:為了確保飲食正常穩定身體健康,需要對老年口腔患者實行高效的口腔恢復治療,若患者的缺牙數量較多時或耐受力較差,則會嚴重影響飲食及日常生活,因此在治療時,可將殘根殘冠暫時保留,再加以義齒修復,等患者癥狀穩定后可再次對殘根殘冠進行治療。
1.3 檢測方法
統計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常見問題,統計人員應結合住院及門診病歷,記錄患者的患牙類型,并制作成表。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方面的分析,數據中的計量采用()進行表現,數據間的對比分析使用t進行檢驗;數據資料采用例(n)、百分比(%)進行表現。P<0.05,證明數據中所對比的數值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所有病例中,活動義齒修復占94例(39%),牙齒缺損修復占25.00%,牙合曲線不良占15.00%,牙間食物嵌塞占11.00%,咬合垂直距離24例(10.00%)。
3 討論
老年人群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口腔功能也逐漸退化,一些口腔疾病如牙齦萎縮、牙齦磨損等較常發生,極易造成口腔內發生殘根殘冠的現象發生,另外老年患者因長期患口腔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及心理造成極大影響,因此實施有效的口腔修復能顯著改善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質量,對患者具有重要作用。而老年口腔修復中常見的問題包括咬合垂直距離過低、牙合曲線不良、牙間食物嵌塞、活動義齒的使用修復、牙缺損缺失修復等[1]。因此在修復過程中要尤其注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功能修復,老年患者的各機體功能在逐漸退化,因此承受疼痛的能力也較低,因此要結合患者的實際耐受情況為其制定合理的修復治療方案,修復期間要注重功能修復,盡量不實施結構解剖治療,此外,老年口腔患者修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咀嚼能力,因此,為老年人消除進食困擾和消化困擾才是治療的關鍵,美觀整形可為第二目的[2]。
參考文獻
劉銀.口腔修復手法治療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9(15):41-42.
胡曉宇.對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進行口腔修復治療的效果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09):131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