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東

【摘 要】目的:評價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療效。方法:選擇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8例腹外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入院時間在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數字法隨機分組,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9例。參照組實施傳統手術治療,觀察組實施無張力修補術治療。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平均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住院時間更短,下床活動時間更快,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與參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對腹外疝患者實施無張力修補術可以減少并發癥的風險,療效更佳,值得應用。
【關鍵詞】腹外疝;無張力修補術;并發癥;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腹外疝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腹腔內組織或器官脫離正常解剖位置,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大部分腹外疝無法自行愈合,患者若不及時接受治療,其體內疝塊的體積會逐漸變大,患者可出現疼痛等不適感,嚴重的可引發繳窄而危及患者生命[1]。手術是治療腹外疝的首選治療方式,無張力修補術作為近年來臨床使用廣泛的治療手段,為了探討其治療腹外疝的療效,本文對我院收治的98例腹外疝患者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8例腹外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入院時間在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數字法隨機分組,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9例。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納入標準:(1)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腹外疝;(2)認知功能良好;(3)患者與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排除標準[2]:(1)有手術禁忌癥;(2)嚴重肝腎功能、心肺功能不全;(3)合并惡性腫瘤。參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比例為26:22;年齡最大者70歲,年齡最小者22歲,平均(47.2±2.1)歲;直疝22例,斜疝20例,股疝6例。觀察組中男性與女性比例為27:21;年齡最大者73歲,年齡最小者21歲,平均(48.3±2.3)歲;直疝24例,斜疝19例,股疝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未見顯著差異(P>0.05),能夠比較。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傳統手術治療,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根據手術需要調整患者的體位,常規鋪設消毒巾。選擇斜切口逐層切開皮膚,切開腹外斜肌腱膜與淺環,游離和提起精索,尋找與暴露疝囊,橫斷或在內容物回納后在近疝囊頸處切斷,之后高位結扎疝囊。牽開精索,自切口的內下方開始,將腹橫肌腱弓或聯合肌腱與腹股溝韌帶或髂恥束依次縫合在一起,采用Bassini修補等修復方法修補,精索復位、重建腹股溝淺環后逐層縫合皮膚。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觀察組實施無張力修補術治療,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根據手術需要調整患者的體位,常規鋪設消毒巾。根據術前檢查與評估結果選擇合適的修補材料,據此選擇平片修補術、疝環充填式修補等手術方式。手術過程中,在疝環中填充疝囊填充物,并將其與囊內局部組織縫合起來。確認連接有效后,常規處理手術切口,生理鹽水沖洗后逐層縫合皮膚。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98例患者資料,計量與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t、X2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平均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住院時間更短,下床活動時間更快,與參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腹外疝是較為常見的外科疾病,惡性幾率低,而手術是治療腹外疝最有效的方式。傳統疝修補術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方式,主要是利用患者自體的組織縫合,來修補薄弱區域。然而,由于是用患者自體組織進行縫合,局部產生的張力比較大,患者術后疼痛感明顯,且疼痛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了患者術后恢復與日常生活[3-4]。在實施傳統疝修補術時,如果腹股溝區的恥骨肌孔過寬,有可能在利用自體組織縫合時有較大張力,需要更換手術術式;手術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等神經的位置,否則可能對患者的神經造成傷害。
自人工修補材料出現后,無張力修補術逐漸被應用于臨床中。與傳統修補術相比,無張力修補術具有創傷小的優勢,而且大部分生物補片組織相容性較強,局部也不會產生張力,因此患者疼痛感較輕[5]。由于無張力修補術創口小,因此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風險也較低。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17%,而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證實了上述觀點。無張力修補術治療患者疼痛感輕微、手術創傷小,因此患者術后恢復時間也更快。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平均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住院時間更短,下床活動時間更快,與參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腹外疝患者實施無張力修補術可以減少并發癥的風險,療效更佳,但在運用無張力修補術治療的同時還應該謹防補片感染等并發癥。
參考文獻
李明.無張力修補術和傳統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療效比較[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8,028(002):52-53.
王廣生.無張力修補術和傳統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效果對比[J].心理月刊,2019,014(011):184.
鞠宗澤.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09):150-151.
陳文宇.無張力修補術和傳統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分析[J].健康周刊,2018,016(011):35-36.
羅才森.無張力修補術與傳統手術治療腹外疝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4):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