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娟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乳腺外二科,河南 鄭州 450052)
乳腺癌是女性群體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主要是指患者乳腺上皮細胞在致癌因子作用下出現增殖失控的情況,疾病早期以乳房腫塊、淋巴結腫大、乳頭溢液為典型癥狀,在疾病晚期惡性腫瘤會發生轉移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且發病率群體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出現較多的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現階段我國主要以手術治療乳腺癌,但是部分患者在實施乳腺癌根治術后會因為身體形態的改變出現自卑、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從而降低患者術后康復治療依從性,針對這一情況,臨床上在患者手術的過程中應該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傳統常規護理干預方案缺乏全面性、針對性,因此當前提倡將患者作為重心,落實KTH整合式護理干預模式,綜合應用知信行模式(KABP)、跨理論模式(TTM)、健康信念(HBM)的護理方案,從而使患者快速適應自身角色,不斷提高遵醫行為,在術后主動加入到功能鍛煉中,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4]。本文主要以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72例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KTH整合式護理干預對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將具體數據整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72例年輕女性乳腺癌手術患者。入選標準:患者符合手術適應證,且知曉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已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繼發性乳腺癌、合并重大器質性病變、有精神病史、伴發意識障礙、資料數據不完整、中途脫落研究、預計生存期<6個月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72例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2組,每組36例。對照組:年齡25~41(34.93±3.18)歲,臨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別為5例、20例、11例;試驗組年齡24~42(35.01±3.07)歲,臨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別為6例、19例、11例;2組患者年齡、臨床分期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經獲得了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路徑,主要護理內容包括術后患者生命體征觀測、健康宣教、注意事項告知、用藥指導、營養支持等。
1.2.2 試驗組護理方法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應用KTH整合式護理干預措施。醫院內部應該挑選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以及專科醫生形成護理小組,科室內部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以及責任意識,在培訓的過程中應該對KABP、TTM、HBM的概念進行講述,使其可以將HTK理論作為依據,對整體護理方案進行科學制定,結合上述理論構建出認知教育、心理疏導、飲食護理、功能鍛煉等干預方案,具體內容如下:1)認知教育:護理人員應該評估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認知情況,對患者疾病認識、術后恢復情況、功能鍛煉依從性等加強掌握,之后應該向患者講述乳腺癌誘發原因、癥狀表現、用藥方案、正確飲食、手術方式、術后不良反應、術后肢體功能鍛煉方法等知識,從而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2]。現階段認知教育不應集中在患者住院治療的過程中,在患者出院后也要借助微信公眾號、電話隨訪等對患者進行認知教育,全方面掌握患者的認知需求;2)心理輔導: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疾病、術后身體缺陷、術后并發癥等因素的影響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心理,這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科學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講述乳腺癌手術成功案例,從而樹立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除此之外,醫院內部也可以組建由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構成的微信群,群內患者通過相互交流可以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消除患者的焦慮、憂郁、自卑等負性心理。另外,護理人員應該叮囑家屬平時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與鼓勵,使患者在家人的關愛下樹立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3];3)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應該對乳腺癌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調護,叮囑患者平時增加瘦弱、蛋、堅果、大豆等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多食用一些新鮮果蔬,平時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少食高脂、高糖、油炸類食品,秉承著“少食多餐”的原則確保機體營養處于均衡狀態;4)功能鍛煉: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每周應該進行2.5h的體育鍛煉,每周運動5次,運動時長30 min,每周開展的力量訓練在2次以上。在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術后病情有所恢復后,實施肢體功能鍛煉可以有效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淋巴回流,減少患者因手術創傷、回流不暢所造成的肢體腫脹、皮下積血、皮瓣壞死等并發癥。指導患者進行如下的功能鍛煉。在術后1周內開展握拳運動、屈腕運動、旋腕運動、屈肘運動,在引流管拔出后開展擺臂運動、旋臂運動、外展運動、上舉運動,骨折愈合后開展的鍛煉內容有背手運動、繞頭運動、劃臂運動,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鍛煉依從性,應該向患者講述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的好處以及必要性[4]。
1.3 觀察指標功能鍛煉依從性評價:主要采用醫院自制評分量表,總分值為10分,分值越高,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越佳,反之越差。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評價生活質量,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每項總分值均為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評分成正比,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佳,反之越差。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內自制的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護理內容、護理態度、護理技能等,問卷為百分制,依據分值將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85~100分)、基本滿意(70~84分)、不滿意(≤69分)。

2.1 2組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比較試驗組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評分為(8.76±2.31)分,高于對照組的(6.37±1.9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713,P<0.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評分比較 分
2.2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試驗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等4項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72.38±3.12)分、(73.21±2.67)分、(80.67±3.12)分、(76.57±2.16)分,均高于對照組的(60.07±2.98)分、(61.56±3.01)分、(72.68±2.14)分、(61.32±2.17)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7.119,P<0.001;t=17.986,P<0.001;t=16.236,P<0.001;t=17.021,P<0.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2.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22%,高于對照組的80.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063,P=0.024)。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乳腺癌在臨床上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手術切除治療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方案,但是手術切除治療會對女性機體造成較大的損傷,術后患者容易出現負性心理,從而降低術后康復效果,因此,當前需要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4-7]。傳統護理模式的內容過于單一,無法全方面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當前提倡采用KTH整合護理干預模式,實施KABP、TTM、HBM等,綜合落實認知教育、心理輔導、飲食干預、功能鍛煉等護理干預措施,有效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8-10]。
本文開展常規護理與KTH整合式護理干預的對比觀察。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評分為(8.76±2.31)分,高于對照組的(6.37±1.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713,P<0.001)。試驗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等4項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72.38±3.12)分、(73.21±2.67)分、(80.67±3.12)分、(76.57±2.16)分,均高于對照組的(60.07±2.98)分、(61.56±3.01)分、(72.68±2.14)分、(61.32±2.17)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7.119,P<0.001;t=17.986,P<0.001;t=16.236,P<0.001;t=17.021,P<0.001)。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22%,高于對照組的80.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063,P=0.024)。這表明KTH整合式護理干預對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生活質量具有積極影響,且患者護理滿意度也較高。
綜上所述,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應用KTH整合式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和生活質量,使患者更加滿意醫院帶來的護理服務,因此,KTH整合式護理干預模式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