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紅,喬 彬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科,河南 鄭州 450052)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口腔頜面腫瘤患者日趨增多[1]。目前,以手術為主的綜合療法仍是口腔頜面腫瘤最重要的治療手段[2]。與其他腫瘤手術比較,口腔頜面腫瘤手術部位解剖結構更復雜,手術時間更長,出血量更大,再加上手術部位微環境的變化以及患者免疫力的降低,更易出現術后感染。據報道,約11.4%~12.6%的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發生術后感染[3-4]。口腔感染不僅會影響手術效果及患者預后,導致康復時間延長,還會誘發全身性感染,增加患者的身心和經濟壓力。雖然在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顯著降低口腔頜面手術患者術后感染率[5],但因用藥不當和耐藥的產生,部分濫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率卻呈升高趨勢[6-7]。因此,需嚴格控制抗生素在預防術后感染中的應用。康復新液是由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制備而成的,具有通利血脈、養陰生肌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8-9]表明,康復新液抑菌、加速壞死組織脫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修復潰瘍、創傷創面等作用。本研究對口腔頜面腫瘤外科手術患者給予康復新液,觀察其預防術后口腔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口腔頜面腫瘤外科手術患者12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2例。對照組:男32例,女30例;年齡(52.3±8.9)歲;病程(12.8±6.3)個月;腫瘤位于口腔30例,大唾液腺17例,面部9例,唇部6例;手術時間(2.1±0.4)h。觀察組:男30例,女32例;年齡(52.5±8.8)歲;病程(13.0±5.9)個月;腫瘤位于口腔34例,大唾液腺15例,面部8例,唇部5例;手術時間(2.2±0.5)h。入組標準:年齡18~75歲;行口腔頜面腫瘤外科手術;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術前存在感染者;長期應用激素藥物者;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者;妊娠期和哺乳期者;術后失訪者。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腫瘤部位、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對癥治療和常規護理。包括宣教抗感染知識,保持病室干凈衛生和正常通氣,監測患者體溫、心率、血壓和呼吸,保持呼吸道和引流管通暢,指導患者飲水和飲食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處理的基礎上飯后含漱康復新液(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51021834),每次15 mL,含漱5 min后吐,每天3次,連續7 d。
1.3 觀察指標收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按照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說明書檢測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10]判斷是否發生口腔感染,即手術部位有紅、腫、熱、痛等癥狀或膿性分泌物。口腔清潔度判斷標準:口腔無異味,牙齒和牙齦無異物為清潔;口腔無異味,牙齒或牙齦有異物為較清潔;口腔有異味,牙齒或牙齦有異物為不清潔。口腔清潔度(%)=(口腔清潔例數+口腔較清潔例數)/總例數×100%。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包括護理技術和服務態度等內容,總分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69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分別為(16.48±2.93)ng/L、(141.82±42.21)μg/L、(11.51±2.90)mg/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78±3.33)ng/L、(162.70±38.09)μg/L、(13.30±2.71)mg/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069,P<0.001;t=2.891,P=0.005;t=3.549,P<0.001)。見表1。
2.2 2組術后口腔感染率比較對照組7例患者在術后發生口腔感染,55例患者未發生口腔感染,感染率為11.29%;觀察組1例患者在術后發生口腔感染,61例患者未發生口腔感染,感染率為1.61%。觀察組術后口腔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10,P=0.028)。見表2。

表1 2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比較

表2 2組術后口腔感染率比較
2.3 2組口腔清潔度比較對照組19例患者口腔清潔,35例患者口腔較清潔,5例患者口腔不清潔,清潔度為87.10%;觀察組33例患者口腔清潔,25例患者口腔較清潔,4例患者口腔不清潔,清潔度為93.55%。觀察組術后口腔清潔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69,P=0.034)。見表3。

表3 2組口腔清潔度比較
2.4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對照組20例患者非常滿意,37例患者滿意,5例患者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1.94%;觀察組33例患者非常滿意,27例患者滿意,2例患者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6.77%。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35,P=0.049)。見表4。

表4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口腔頜面部位生理結構較復雜,眾多的溝壑結構容易導致手術清潔消毒難以徹底,加上外科手術可通過影響唾液的分泌而損害口腔內環境平衡,因此,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患者更易發生術后感染[11-12]。劉會芹等[13]對762例接受口腔頜面腫瘤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患者發生術后感染的部位涉及手術創面、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黃先菊等[14]從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的術后切口組織樣本中分離培養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蘭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革蘭陽性菌,以及白假絲酵母等真菌。尤其是口腔內存在多種細菌,菌斑和牙周結石可為細菌的滋生提供溫床,故口腔內術區容易發生感染,尤其是術前體質量降低、白蛋白水平降低、術式復雜、放置引流管、住院時間長的患者感染風險更大[4,15-16]。在圍手術期給予患者大劑量的抗生素、激素治療,易引起菌群失調和病原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抵抗力低下的患者更容易發生病原菌入侵感染[17-18]。
康復新液富含肽類、多元醇以及黏糖氨酸。既往研究[19]表明,康復新液可激活淋巴細胞,活化血清溶菌酶,抑制炎癥因子釋放,促進創面愈合。朱振華等[20]報道,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含漱康復新液能夠有效去除口腔異味,減輕疼痛感,降低口腔潰瘍發生率。羅玉明等[21]通過研究證實,康復新液聯合蒙脫石散能夠促進內鏡胃黏膜下剝離術后創面的愈合,明顯下調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張志苓等[22]通過研究發現,口腔潰瘍患兒使用康復新液后唾液中的TNF-α、IL-6水平明顯降低,潰瘍、充血、疼痛等癥狀明顯好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口腔頜面腫瘤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口腔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口腔清潔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康復新液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感染風險,可能與其清潔口腔以及制劑中的有效成分抑菌作用相關。
IL-6是一種多效應細胞因子,能夠刺激TNF-α和CRP的生成和分泌,介導前感染反應,其水平變化與炎癥反應和病毒感染密切相關[23]。TNF-α是一種由激活的單核巨噬細胞生成的前炎癥因子,介導炎癥反應發生、發展,并在機體抵抗病原體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24]。CRP是一種在肝細胞中合成的急性時相蛋白[25]。在正常狀態下,血清中僅有微量CRP,但在組織受損、微生物入侵或炎癥狀態時,CRP水平迅速升高,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感染診斷指標[26]。黃先菊等[14]的研究結果顯示,發生術后感染的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術后0、12、24、48、72 h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明顯高于非感染者。張力等[27]通過研究證實,發生術后感染的口腔頜面鱗癌手術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顯升高,與未發生感染者具有明顯的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康復新液預防口腔頜面腫瘤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口腔感染可能與其抗炎作用相關。
在護理滿意度評估中,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有可能與康復新液提高口腔清潔度、降低口腔感染率相關。因此,康復新液值得推廣用于口腔頜面腫瘤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口腔感染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