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進一步深化代表聯系選民工作機制,讓選民真正享受“零距離”服務?淳安縣人大常委會探索開展“農家式”代表聯絡點建設,將代表聯絡點設在代表家中,有效暢通代表聯系選民“最后一公里”。具體是怎么做的?成效如何?本刊特邀淳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董文吉詳細介紹這項探索。
以家建點,人大代表在自家門口掛出“聯絡牌”
□“農家式”代表聯絡點就是將聯絡點設在人大代表家中,當時是出于什么初衷,探索開展這項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睘榧訌娀鶎哟砼c群眾的聯系,推動“最多跑一次”在基層人大的貫徹落實,縣人大常委會進行了探索。
建設“農家式”代表聯絡點,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動實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強代表聯絡點建設,拉近了代表和群眾的距離,密切了代表和群眾的聯系,是人大代表當好黨和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的重要途徑,也是人大參與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更是人大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基層得到全面貫徹、充分體現和有效執行的重要保障。
建設“農家式”代表聯絡點,是基層人大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具體實踐。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強調,“要把‘最多跑一次理念方法作風運用到省域治理各方面全過程,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征、浙江特色的省域治理現代化路子?!薄稗r家式”代表聯絡點建設的出發點就是讓群眾反映訴求少跑路、不跑路,有利于將群眾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踐行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人大工作上的探索和延伸。
建設“農家式”代表聯絡點,是順應淳安實際、推進新時代代表工作與時俱進的有益嘗試。淳安縣區域面積大,全縣337個行政村比較分散,許多農村距離鄉鎮政府所在地較遠,甚至部分自然村走路到下一個自然村需要一個多小時,這給代表聯系群眾、群眾反映訴求帶來不便。為破解代表聯系選民難題,淳安人大立足實情、因地制宜,按照“就近、方便、管用”原則,將代表聯絡點建在代表家里,方便選民就近反映訴求,足不出村反映問題。
代表“全民亮馬”,選民“只跑一次”
□把聯絡點建在代表家中,方便百姓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訴求,那么聯絡點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哪些方面,有哪些舉措讓基層的人大代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切實解決問題難題?
■淳安縣人大常委會圍繞“全”“民”“亮”“馬”四個關鍵,開展“農家式”代表聯絡點建設,將代表聯絡點設在代表家中,形成了站、室、點相互補的網格化代表聯絡格局,實現了“代表亮身份、選民進家門、聯系全覆蓋”的聯系常態,有效暢通代表聯系選民“最后一公里”,助推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有力提升。
突出“三全”。服務選民全天候。根據代表生活工作,因地制宜,方便就近,在每位人大代表工作或生活的地點設置“農家式”代表聯絡點,代表全天候“待機”,方便附近選民就近隨時進點反映情況。反映訴求全方位。統一印制發放聯系記錄本,要求代表們對于選民反映的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等方方面面的意見建議,都原汁原味做好記錄;對于其他村莊選民及外來游客反映的建議代表們也照單全收,將第一手信息反饋至各鄉鎮人大主席團,進行匯總、分類。監督履職全流程。建立意見建議聯動辦理機制,對代表收集到的建議進行分類辦理,屬于村級職權范圍的處理事項,代表書面或口頭向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反饋;屬于鄉鎮職權范圍內的問題,交鄉鎮人民政府協調解決;超出鄉鎮職權范圍的問題,以閉會期間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形式,交縣政府及相關單位辦理。
注重“三民”。“串門”走訪集民情。代表們隨時隨地、就近就便,走進農家院壩,開展“串門”聯系,在與群眾嘮嗑過程中收集社情民意?!俺鲩T”聯系聚民心。代表們通過帶著主題走訪、圍繞議題接訪等方式,把聯系群眾的窗口延伸到田間、地頭、車間,既不影響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又拓寬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渠道?!伴_門”邀請順民意。邀請選民走進代表家中,通過板凳式、圓桌式、火爐式、拉家常式等聯絡方式提出意見建議,拉近代表與選民距離。
實現“三亮”。代表亮身份。統一懸掛“農家式”代表聯絡點銘牌,給選民發放代表聯系卡,公布代表身份、聯系號碼等信息,方便群眾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形式反映意見建議。在代表所屬選區的村務公開欄公示代表信息,讓群眾廣泛知曉“誰是代表”“代表在哪里”,提升代表責任感、榮譽感。履職亮責任。利用電視、新媒體、口口相傳等形式向廣大選民宣傳“農家式”代表聯絡點的功能作用,引導選民進點反映問題提出建議,要求代表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回應社會關切,化解群眾矛盾。同時,建立代表履職測評和向原選區選民述職機制,對代表進行量化考核、履職評價,讓代表廣泛接受監督,提高履職內生動力。監督亮權力。將解決問題作為“農家式”代表聯絡點的著力點和根本目的,代表可以直接與“一府一委兩院”及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進行溝通對接,全程跟蹤監督相關問題和建議的解決情況。
成效顯著,“有事找代表”已成常態
這項工作成效如何?有沒有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為百姓解決難題?
自“農家式”代表聯絡點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淳安縣人大常委會已在全縣設立“農家式”代表聯絡點1110個,印制聯系記錄本1110本,發放代表聯系卡29萬張,代表履職常態化、長效化機制進一步完善,代表素質得到明顯提升,基本實現群眾說話有人聽,群眾困難有人管,群眾問題有人辦。
產生“頭馬效應”,代表處處當示范,先進性得到充分彰顯。通過懸掛聯絡點銘牌、發放代表聯系卡、公告欄公布代表身份等方式,實現了代表身份更大程度的公開、透明,便于代表接受全體選民的監督。有代表感言:“自己身份公開后,感覺選民都是自己的‘上級,無形中增加了壓力,事事都要當表率、走在前,處處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維護選民的利益,要對得起人大代表這份使命?!蓖瑫r,選民對代表也更加信任,愿意與代表敞開心扉談自己的心里話,便于代表采集到原汁原味的、不帶任何水分的民意,客觀地提出意見和建議,真正實現代表“下得去”、接觸“零距離”、建議“上得來”。在屏門鄉小陵村,“有事找代表”已經成為了許多老百姓的共識。
形成賽馬機制,履職比學成常態,代表責任感顯著增強。通過對代表在入戶聯系選民、日常履職記錄、推動問題解決等方面的履職評價,代表之間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代表們利用工作和生活間隙,隨時隨地聯系群眾、聽取民聲,充分了解黨委、政府各項工作和民生工程在農村的落實情況,為更好地參與監督工作積累素材、奠定基礎。同時,通過代表們的意見建議,黨委、政府拓寬了決策視野,掌握的情況更加全面、準確、真實,在決策過程中更廣泛地體現民意,更好地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比如,威坪鎮人大組織各級代表開展了“美麗庭院”專項監督活動,發動代表們首先將農家式代表聯絡點打造成“美麗庭院”,代表們主動進行比武,寓監督于實踐之中,使得監督工作更加專業。
助推立馬就辦,選民“最多跑一次”,代表公信力有效提升。“這個聯絡點效率真高,許多問題代表都可以幫忙解決,而且件件有回音,根本不用重復跑”,這是汾口鎮仙居村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據統計,全縣“農家式”代表聯絡點自今年4月全面推廣以來,已經累計收到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2.1萬余條次,解決問題9653個。比如,姜家鎮的章大伯家屋后就是地質災害點,一到梅雨季節,全家都提心吊膽的,通過“農家式”代表聯絡點反映情況后,一個月內擋土墻修筑工程就啟動了,群眾辦事“只跑一次”在淳安的偏僻山村也變成現實?!稗r家式”代表聯絡點的建立,方便代表及時將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方言或者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到群眾中,進行政策和輿論的宣傳引導,教育引導群眾自覺遵紀守法。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來浙江、杭州考察后,代表們第一時間通過“農家式”代表聯絡點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讓農村百姓在農忙間歇、茶園地頭聽到黨的“好聲音”。群眾找代表,許多反映的是一些社會糾紛和矛盾問題,代表們都能積極發揮協調作用,及時進行調解、疏導,將大部分矛盾和問題疏導在基層,以實際行動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淳安縣人大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