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晟
作者系中國大唐招投標中心副主任、中國水利電力物資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如今,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大唐集團也在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如何構建適應集團戰略發展的一流采購體系,成為我們采購與供應鏈建設的重要課題。
在信息化技術與全球供應鏈資源高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們通過開展智能采購,挖掘數據價值,重構價值合作,高效精準監管,建設現代采購體系,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融合與發展,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2013年,大唐建立電商平臺,包含招標平臺、電子商城和電子超市三大模塊。
幾年來,平臺不斷迭代優化,陸續增加一些新功能,包括物流軌跡跟蹤、自由超市、智能評標等等。從最初單一的集采招標,擴展到覆蓋采購業務全流程。

以電商平臺為中心,采購系統集成ERP系統、業財一體化系統、物資編碼、質量管控、設備檢修、智能文檔、大數據分析等,依托該平臺完成了需求計劃、采購實施、商城交易等功能,形成物資采購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和業務的閉環管理。
截至目前,電子商務平臺匯聚了大概10萬家供應商,累計交易超二十萬次,年均的采購額達500億。供應鏈平臺實現了對計劃匹配、采購實施、合同簽訂、合同付款、質量管理、物流配送、倉儲管理、物資處置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為集團公司建設數據融合共享體系,物資管理信息化及數字化采購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初,大唐及時跟進國家政策調整,在解決遠程平臺合法性和有效監管等問題后,果斷啟動遠程招標系統,快速打通內外網連通渠道,從規范制度流程、優化平臺系統、提升評標環境等方面著手,不斷擴大遠程異地評標的適用性,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三點合一”的全方位監控環境,對評標全過程資料實施云存儲,保障遠程評標的科學規范、可控再控。目前,遠程評標已經發展為我們常態化的集中采購模式。
通過幾年運營,平臺累積了大量的采購數據信息。為挖掘數據價值,我們搭建了數據分析體系,萃取出供應鏈管理關鍵環節的要素,通過數據共享平臺整合供應鏈的信息資源,讓基建、生產、使用、維修、采購等各個環節和分子公司基層企業的各個層面都參與到數據應用場景當中來,解決過去信息閉塞、反應滯后的問題。
在上述基礎上,我們進一步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深度整合采購需求,掌握能源產業的市場趨勢,供應渠道、供貨周期,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高效融合。
現階段,我們主要通過大數據手段開展項目跟蹤和流程監控、風險預警、考核評價、價值分析、結果審查和綜合統計,并逐步構建智能評標模型輔助評審。
在招標采購環節開展的大數據評標,我們主要圍繞體檢、篩產、定位實現輔助決策。所有的一級采購都要經過大數據評標的這三個環節。
第一是體檢功能,借助信用中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等五大公信平臺,以及集團公司的不良供應商處理記錄,分析投標人經營和信用狀況。相當于對所有投標人先進行一次大數據篩查,發現負面因素,立即進行處理。
第二是篩查功能。通過查詢投標人標書下載地址,以及保證金上繳賬戶,分析是否存在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由統一單位或個人編制等違規情況;通過查詢投標人投標期間所使用的硬盤、網卡等核心設備特征碼雷同情況,分析是否存在串標等違規行為;通過查重軟件分析是否存在投標文件異常一致,或者是否存在報價規律性變化,投標文件相互混裝等違規行為。
三是定位功能。基于同類標的歷史采購數據對比,結合基層單位的反饋意見,對同類標的市場情況、行業排名、履約服務、制造質量等情況進行統籌分析,實現行業價值趨勢、投標人報價合理性,以及投標行為預判。通過分級、評分兩個維度,確定參與某標的各投標人在行業中的水平定位。
供應商是企業發展安全供應、及時供應、經濟供應的牛鼻子。我們的電商平臺擁有十萬多家供應商,但良莠不齊,困擾采購工作。
2018年開始,我們著手將供應商的管理重心從競爭模式向雙贏模式轉變,按照統一管理、動態考核、嚴進嚴出的原則,建立供應商管理系統。
通過對供應商實行分類管理,強化供應商動態考核及不良行為處理,把不良供應商堅決剔除出去,吸引更多優秀供應商,構建高效、優質、互信共贏的一流供應商體系。
目前,我們初步形成注冊、準入、戰略三類供應商,注冊供應商只能參與非重點品類的采購項目,準入供應商可以參與重點品類采購項目,戰略供應商會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
我們遵循全生命效益最大化的采購理念,聚焦采購供應鏈總成本的降低和對企業價值增值的貢獻,依托智能采購平臺對供應商全生命周期行為進行管理和評價。將評標結果引入新的采購項目,一是在招標采購中引入不同供應商設備的運行可用率、運營成本等核心參數,追求采購效益最大化。二是合同執行期間,從供應商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環節開展設備監測。三是對已投運設備跟蹤分析運行數據,依據設備在全生命周期的運行效果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四是在智能評標系統建立期間,為每個投標人建立一個投標數據庫,實現投標人企業資質、歷史業績材料的在線可查。

規范是采購的基礎和底線,再好的成績也抵消不了重大違規事項帶來的損失和影響。在加強采購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同時,我們不斷完善采購管理制度,構建大監督體系,建設采購監管系統,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實施采購監管,為各級采購規范運作保駕護航。
一是全部采購實行網上操作,通過管理平臺對整個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對違規行為精準定位,自動預警。
二是分段式管理采購模式,達到權利制衡的效果,明確采購組織單位、配送單位、采購需求單位、職能管理部門職責。圍繞電子商城、集采平臺、電子超市的的管控流程,對實施人、使用人、付款人、定標人進行分離分段管理。
三是規范招標過程,形成事前警示、事中監督、事后追責的防范預警機制。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將給各行各業帶來深刻變革,傳統能源行業不可能置身事外。同時,能源革命也在不斷倒逼能源行業加快技術革新和戰略轉型。采購成本與質量對企業邊際利潤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在大數據時代的采購供應鏈建設,如何為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作用,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從我個人來看,主要方向有三個:
一是采購供應鏈要向戰略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方向深化。現在,我們已在集合能源行業一流供應商,參與更深遠的全生命周期戰略合作。我們會同集團規劃、投資等部門,努力將地方政府、銀行、咨詢機構、科研單位、施工單位、制造商聯通起來,打造成一體的“三鏈”體系,將供應方、需求方、上下游連接起來,逐步形成在時間、空間布局上具有一定契合和錯位競爭優勢的產業價值鏈模式。
二是采購供應鏈下一階段將與AI技術高度融合。未來,在AI和5G的加持下,我們的采購決策會更有預見性,真正實現從被動供應向主動采購轉變。
三是采購供應鏈將與工業互聯網高度融合。傳統能源行業采購供應鏈融合工業互聯體系,將對設備采購、配件維護等領域,資源配置帶來革命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