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分階段教學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該院腎內科進行實習的100名實習護生設為該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每組50名,其中對照組接受傳統教學,試驗組實施分階段教學,并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帶教成績以及患者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試驗組在理論知識、實踐操作以及患者滿意度數據比較上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階段教學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之中,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 分階段教學;腎內科;護理;帶教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7(b)-0146-03
Application of Staged Teaching in Nursing Teaching in Nephrology Department
CHEN Xin-xin
Department of Renal Rheumat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hou City, Chenzhou, Hunan Province, 4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taged teaching in nephrology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100 interns who were internship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in the hospital were set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est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ed phased teach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subjec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data comparison, and the difference in data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taged teaching in the nursing teaching of nephrology can achieve more ideal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Staged teaching; Nephrology; Nursing; Teaching
臨床實習護理是護理教育工作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也是護理教學活動由理論學習向臨床實踐進行轉變的過程,也是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彼此聯系的橋梁[1],也是護生自醫學生向醫務工作人員轉變所必經的一個過程。優質的帶教無疑能夠進一步鞏固護生基礎理論,助其掌握規范化基本技能[2],培養其良好的職業素養,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專業人才。就傳統臨床帶教方式而言,是一種以帶教老師為主體,強調理論指導的一種帶教模式,其教學效果參差不齊,已難以符合當前臨床實習的需求。分階段教學則是將帶教流程予以分段實施的一種帶教模式,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活動,使教學更加富有層次性,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掌握教學內容。近些年來,分階段教學在臨床教學之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基于此,該院以2016年8月—2018年8月所收錄的100名實習護生作為研究對象,于腎內科帶教之中廣泛開展分階段教學,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不僅幫助護生高效掌握護理技能,同時使其能夠循序漸進地完成實習計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腎內科進行實習的100名實習護生納為該次研究對象,上述所有對象均接受為期4周的實習,年齡最小者18歲,年齡最大者23歲,均為女性,平均年齡為(21.5±0.2)歲。隨機將上述研究對象均分為試驗組以及對照組,均為50名,選入試驗組的對象實施分階段教學,選入對照組的對象實施傳統教學。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學歷、專業水平等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研究對象實施傳統教學,由帶教老師對組內成員進行理論知識以及護理文書相關知識的講授,所有護理操作皆由帶教教師講授為主,輔以實踐操作。
試驗組研究對象接受分階段教學,選擇院內具有良好專業素質、高度職業道德、豐富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作為護理帶教老師;在分階段帶教活動之中,首要問題在于制定帶教目標。參照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3],結合護理部教學目標,設立此次帶教的教學目標。該次研究之中,分階段教學活動共分4個階段進行,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帶領護生大致了解腎內科的整體環境、規章制度、工作程度等,為后續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一階段內,主要以基礎護理以及提高護生職業素養為主要方向[4],加強對于護生禮儀規范的培訓,包括儀表著裝、文明用語、職業道德等。
第二階段:進行專業知識以及基礎護理操作的培訓。對科內收治常見病種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護理操作進行一個詳細的闡述,讓護生有一個基礎的認識,在該次研究之中主要集中于腎內科常見疾病、穿刺活檢術、血液凈化等內容的教授[5],并在此過程之中穿插常用藥物的作用、劑量、不良反應及其應對措施的教導。在進行專科培訓過程中老師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常規操作和知識培訓上,例如該腎內科中常用藥物的適應證、不良藥物反應與規格劑量,并能在短時間內及時反應緊急事件發生處理措施,給予在腎內科重癥患者心電監護、微量泵和血液透析處理等。
第三階段:以查房教學為主。帶領護生進行查房,并在此過程之中簡要介紹腎內科常見疾病,包括其發病因素、病機病理、臨床癥狀、治療方法及其護理要點[6]。鼓勵護生提出護理問題,予以詳細的解釋與指導。指導護生護理工作之中的常用措辭以及溝通手段,并重點講解護理文書的書寫。老師確保學生在基本掌握腎內科疾病護理知識后,獨立讓學生在科室內完成獨立操作,采用獨立查房的方式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在實踐過程中系統的學習本科室中工作,以求加強學生在護理過程中積極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獨立處理疾病、即時解決問題等,能和患者及時溝通并完成高效交流,開展腎內專科病情健康教育。
第四階段:該階段為考核階段。分階段教學最為突出的特點在于考核具有其雙向性,帶教老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進行評價[7];同時,學生也需要根據不同階段的目標、進度,對教師的帶教能力進行評價。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加強教師與護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使帶教活動更具實效性。
最后由腎內科護士長或副主任醫師針對該科室中護理工作重點與帶教特殊性,制定臨床帶教考核項目評測,成績較佳者證明該護生已經具備在該科室工作的能力。分階段目標教學方法基本涵蓋了腎內中所有護理工作重點理論知識,帶教老師應認真完成分階段帶教法,促進其理論知識、實踐經驗與工作態度相融合并積極促進,強化其綜合能力。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帶教成績進行考核評比,主要包括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兩個部分,滿分均為100分;同時采用服務調查表對兩組護生在實習過程之中的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護理滿意度統計:很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項依次遞減,書面統計法為:總滿意度=(很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數值越高證明成員對帶教方式較滿意。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得數據信息皆以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處理,其中護生帶教成績采用(x±s)表示,行t檢驗;患者滿意度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生成績
由此次研究數據結果可知,兩組研究對象在帶教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滿意度
由研究數據可知,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0%,對照組研究對象護理滿意度為80.0%,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56,P<0.05)。
3? 討論
隨著臨床醫療事業的不斷進步,國內、國外諸多醫學院和專科學院針對臨床護理教學方式也在相應作出調整,進行過多次教育改革工作,只為提升各地臨床醫療機構的治療護理成效,為患者帶去更優質醫療服務促進健康。臨床帶教是理論知識轉向臨床實踐的延伸,通過帶教指導護生如何合理應用理論知識對患者實施護理,為實現護生角色的轉變奠定堅實的基礎。不過,在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傳統帶教模式的弊端已十分明顯,其針對性不強,同時系統性缺失,帶教過程中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授受,多以講解與示范操作為主,護生在學習過程中十分被動,同時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進而影響護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成果。因此,開發并應用新型的帶教模式,是目前最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分階段目標教學,最為突出的價值即是確保帶教活動的規范化、有序化、標準化,在保障實習帶教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帶教的質量[8]。在分階段教學過程之中,護生能夠清晰了解當前的階段目標,從而提前做好預習工作,加強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對于提高護生實習任務的投入度也有著十分積極的價值。此外,帶教教師能夠結合當前階段性的目標,安排課程與實踐,從而避免帶教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以及繁瑣性,使用帶教內容更加合理、規范,使護生不至在帶教活動之中產生厭煩、排斥的心理[9],從而有效幫助護生提高其專業性知識水平,掌握護理技巧。除此以外,分階段教學更能調動護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學習行為更加且有主動性,在實踐過程之中不僅能培養其良好的操作技能,同時也能加深其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促進護生獨立思考,全方面提高教學效果。
在分階段教學活動之中,更加突出了考核的多向性。帶教老師可在不同階段對護生進行考核,對護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技能水平進行評估,并對其薄弱部分予以針對性加強教學[10]。再者,護生在實習過程之中也可依據階段性目標完成的情況,對帶教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監督與評價,防止帶教教師敷衍了事或是怠惰懶散情況的發生。
分階段教學是一種富有科學性、實踐性的高效教學方法,在護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結合該次研究數據可知,試驗組研究對象在理論知識、實踐操作以及患者滿意度各項數據比較上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分階段教學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之中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不僅能夠大幅提升護生理論知識熟練度,同時也能幫助其掌握扎實的熟練操作技巧,為患者提供最為細致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之中應用分階段教學法,能夠顯著提升帶教質量,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使帶教工作更加規范化、秩序化,在帶教成果比較上要明顯優于傳統帶教方法,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潛力與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琪,劉軍,王利靜.移動信息護理教學法在腎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0):115-116.
[2]? 李爽,梁莉.分階段目標教學在腎內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179-180.
[3]? 譚學惠,蒲興梅,盧晶晶,等.中西醫結合護理臨床教學路徑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7, 39(6):77-79,85.
[4]? 侯鮮桃,徐婷,郝勁麗,等.開放式教學在腎內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3):150-151.
[5]? 陳裕美,童赟,林澤文,等.護生主導式查房在腎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25):3176-3177.
[6]? 劉永玲.路徑目標理論在腎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7):3354,3358.
[7]? 徐勤.臨床路徑模式在腎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實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5):177.
[8]? 沙艷坤,王健,胡琪,等.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腎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5):28-31.
[9]? 楊麗,趙健秋,查艷.路徑目標理論在腎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疾病專業委員會2013年學術年會暨山西省腎臟病學術會議血液凈化質量培訓會議論文集.太原: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2013:919.
[10]? 張潔婷,吳秀清.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腎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C]//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肇慶: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78-80.
(收稿日期:2020-04-20)
[作者簡介] 陳欣昕(1982-),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