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帕克特 平平

也許你在網上看過這樣的視頻:六名身著黑色西裝、漆皮皮鞋,戴著太陽鏡的非洲男子伴著電音抬棺跳舞。他們其實是一群來自加納的護柩者,長期以來嘗試用舞蹈為葬禮中那些悲痛的家庭帶去一些微笑。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之時,他們卻出現在幽默視頻里,無意中響應了“宅家”呼吁,警告人們不要違反隔離規定。

“黑人抬棺”主題的樂高積木玩具
感染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卻要重新開放商場?來,放一段黑人抬棺視頻。在疫情爆發地抗議隔離措施?來,再放一段黑人抬棺視頻。忘記在餐前洗手?再播放一次!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巴西和美國等國成千上萬的網民分享著黑人抬棺警告視頻,為加納抬棺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粉絲。
這支抬棺團隊的創始人本杰明·艾杜對于突如其來的“走紅”有些不知所措。三月的一天,從睡夢中醒來的他突然發現其團隊的抬棺舞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這確實讓我有點害怕,但也覺得很有趣。”32歲的加納人本杰明說,“人們都在說與其被我們抬在肩頭,不如乖乖待在家中。”

以“抬棺舞”為主題的樹樁蛋糕
在哥倫比亞基布多,當地一行警察一邊抬著棺材、邁著本杰明團隊的舞步穿城而過,一邊通過擴音器敦促居民居家隔離。同樣的畫面也出現在說法語和葡萄牙語的國家,他們分別用各自語言警告民眾“要么待在家中,要么進棺材同我們共舞”。
加納抬棺舞者的形象還被粉絲創作為漫畫中的超級英雄,甚至被畫在托舉著樹樁蛋糕的雞蛋上,仿佛在上演一場“模仿秀”。樂高也特意生產了一款以“黑人抬棺”為主題的積木套裝。有的商店還擺出了縮小版的抬棺者模型玩偶。在如今這個被死亡陰影籠罩的特殊時期,這類黑色幽默竟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勸誡手段。三月,推特上以“黑人抬棺”為主題的標簽至少出現了6萬次,打破了歷史紀錄。
36歲的泰國清邁電子游戲藝術家里奇蒙德·李在社交網站上表示,“黑人抬棺”將是2020年的“年度表情包”。他說:“我在泰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的表情包中都見到了它。在亞洲國家的文化中,死亡是一個禁忌話題,而‘黑人抬棺卻使氣氛輕松起來。”

本杰明的抬棺團隊
25歲的內羅畢社交媒體負責人凱文·姆博亞也覺得“黑人抬棺”表情包很有趣,他同時還發布了另一個雷鬼音樂版本。他說:“‘黑人抬棺給這場大災難帶來了些許輕松。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和朋友們要居家隔離、避免感染。”
64歲的印尼萬隆插畫師尚迪·薩約戈說,這個表情包為他的隔離生活帶來了樂趣,給他設計抬棺舞者像素動畫帶來了靈感,同時也為其帶來了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力量。
截至九月底,加納新冠病例已超4萬例,近300人死亡。抬棺舞的流行讓本杰明從對疫情嚴峻形勢的焦慮中獲得了些許寬慰。為了控制病毒傳播,加納禁止所有與音樂相關的大型集會。因此,本杰明和其他抬棺者只能戴著口罩,在小型葬禮上低調表演。四月底,他們才受當地一家電視臺邀請上臺表演。
事實上,抬棺舞是加納傳統葬禮中的一部分。家中有人因年老而自然死亡時,一般會舉辦長達數日的葬禮,配有攝影師、開放式酒吧、自助餐及樂隊。
加納作家兼歷史學家威廉米娜·東科回憶道,在上世紀90年代私營殯葬公司還未出現時,傳統上是由家族成員抬棺。隨著時代變遷,一些專業抬棺人開始講究在葬禮中進行一些標新立異的表演。這似乎恰恰迎合了當今大眾的口味。“人們需要歡笑,以暫時緩解新冠疫情帶來的壓力。”威廉米娜說。
“讓他們盡情地笑吧!”本杰明說,“我的團隊就是為此而生的!”他自青少年時就開始在一家殯葬公司工作,后來為獨立出來而創立了這支抬棺團隊。不曾想,最早只有六名當地舞者的隊伍,如今竟已有上百成員。他們遍布全加納,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特長,客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抬棺舞者。本杰明夢想著一旦有機會出國旅行,就將業務拓展到海外。他想去阿根廷,因為那里有他最喜歡的足球明星梅西。但由于疫情尚在,本杰明只能留在本國,繼續癡迷于那些有趣的表情包,并慢慢習慣自己突如其來的走紅。
[編譯自法國《國際郵報》]
編輯: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