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菊穎
2019年,國務院發文要求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在2020年9月底之前,率先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其他省份也要積極探索。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試點進度有所延后,7月開始進入帶量采購密集開展期,目前已基本在全國鋪開,順利完成國家任務要求。
從各地實施帶量采購政策后看,大部分地區青睞有過集采經驗的品種,也有個別省份試水新品種或探索創新規則。帶量采購遴選原則為,價格高、用量大、技術較為成熟、產品間臨床可替代性較好等的品種。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高頻試點品種集中在人工晶體、球囊、支架、關節、起搏器、補片等,其中包括部分低國產化率耗材。
價格因素是繞不過去的。越來越多的省份組成聯盟,聯合開展帶量采購,議價力度進一步加大。雖然各地帶量采購競價規則差異較大,但部分省份或聯盟,也將其他省份帶量采購中標價作為限價或議價參考價,而且一旦中標價執行,仍有可能聯動其他省份出現的帶量采購新低價。
和藥品量采一樣,醫用耗材量采也已出現部分產品的中標價低于出廠價。整體看,帶量采購最低價仍然存在進一步下降的可能。

注:截至2929年10月。資料來源:各地政府網站、中信建投。制表:顏斌
2019年以來共計完成了17批省級(聯盟)帶量采購,人工晶體、關節、球囊等產品的價格降幅進一步加大。其中,各地開展醫用耗材帶量采購試點工作已持續一年有余,至今共計完成了13批省級和4批省級聯盟耗材帶量采購。
在省級獨立開展的項目中,江蘇的動作最為頻繁,已完成3批次8個品類的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工作,安徽和云南(曲靖市牽頭)各開展2次,山西、青海、福建、湖北、上海、浙江等6?。ㄊ校╅_展1次。
試點初期,帶量采購高值耗材品種的平均降幅在50%左右,隨著試點工作的逐步推進,高頻品種價格降幅逐漸加大,也出現了產品的中選價格低于出廠價的情況。
截至2020年10月15日,有7個省份/聯盟預告后續帶量采購計劃,已公示確定將在今年試點的品種,包括人工晶體和冠脈球囊兩類。其中,除湖南發布的征求意見中包含骨科創傷類,其余均為已在其他地方開展過帶量采購工作的品種。
截至目前,全國有23個省份參與,組建了6個省級聯盟,多省聯合集采趨勢明顯。
這6個高耗集采省級聯盟中,有4個聯盟已完成招標,分別由天津、重慶、陜西、貴州牽頭,對人工晶體、吻合器、補片、膠片、冠脈擴張球囊等5類醫用耗材進行帶量采購。
9月底,四川省宣布牽頭組成兩個省級采購聯盟,相關省份多集中在東北和西部地區,采購品種分別為人工晶體和冠脈擴張球囊。
從各省加入聯盟情況來看,選擇參與聯盟的省份多為相對偏遠、經濟較不發達的地區,組成多省聯盟后可以合算約定采購量,進一步增大議價力度。
目前大部分省份處于探索階段,僅對個別高值耗材品種開展試點,人工晶體和介入球囊最為熱門。2019年11月15日,國務院發文明確提出各地要針對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按類別探索帶量采購,并要求綜合醫改試點省份于2020年9月底前率先進行探索。

注:截至2020年10月。資料來源:各地政府網站、中信建投
截至2020年9月30日,除江西、廣東外,全國其余29個?。ㄊ?、區)均已參與醫用耗材量采,主要涉及10類高值耗材和4類低值耗材,其中人工晶體接近覆蓋全國,介入球囊輻射省份數量已過半。
大部分省份僅試水1個-3個品種,云南、江蘇、安徽、山西等地區較積極,開展了5個-8個品種的試點工作。
部分地區實行帶量采購價格聯動,溢出效應持續擴大。隨著帶量采購的持續推進,部分省份或聯盟在開展工作時,將其他省份帶量采購中標價作為限價或議價參考價,利用后發優勢加大議價成效,并持續采集各省最低中標價進行動態調整。對于本地未開展帶量采購的品種,也可能聯動國家/省級出現的帶量采購新低價,擴大政策影響。
從最新國家醫保局建議提案回復中,可窺得下一步國家醫保局的重點工作動向,包括:開展國家組織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推動省級或跨省聯盟采購機制;建立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傳遞共享;完善醫保耗材支付標準;探索技耗分離,完善價格項目政策和價格形成機制等。
從已有的集采品種看,關節、晶體、球囊、支架為高頻試點品種。
骨科植入首當其沖,已有5省獨立開展髖/膝關節帶量采購,降幅逐漸增大,個別省份試水脊柱創傷類。
骨科關節類尚無聯盟聯合采購,福建競價規則較為溫和,其余4省降幅逐漸加大。江蘇于去年率先試點髖關節帶量采購,降幅接近50%;今年7月,福建開展全髖關節和膝關節帶量采購,采購數量最大組滿足25%降幅要求即可不淘汰,競價規則溫和,資本市場反映良好。隨后,江蘇完成膝關節帶量采購招標工作,平均降幅67%,其中部分廠家的中標價接近出廠價,略超市場預期;云南、安徽、浙江相繼開展工作,規則較為激烈,降幅加劇。
6批關節類帶量采購中,江蘇(三輪)、安徽(二輪)和浙江的采購周期為2年,其余為1年。此外,安徽于去年首度試水脊柱類帶量采購,湖南發布創傷類征求意見,尚未正式發文。
人工晶體也是在集采中表現突出的品種,接近覆蓋全國,一個特色是,跨省聯盟趨勢明顯。
上海在人工晶體集采中,探索創新規則。上海放棄了以往“以價換量”的招采思路,開創的新規則是,在較大量的剩余市場(50%-70%)中,對各附加功能的未中選晶體產品按規定比例降幅進行降價,從而達到全面降價的效果。
目前人工晶體帶量采購已覆蓋除浙江、湖北、福建、江西外的27個省份,涉及范圍最廣,至今累計完成5批招標工作,相較于其他高頻品類,人工晶體降幅符合預期。
安徽、江蘇于去年開展試點,平均降幅20%左右;今年5月,3+N九省聯合采購,約定量超30萬片,降幅達41.7%;隨后十省(兵團)省際聯盟以3+N中標價為限價開展帶量采購,降幅與3+N接近。
血管介入球囊為后來居上的熱門品種,部分地區采購規則較為激進,降幅劇烈。
江蘇、云南先后開展試點工作,平均降幅超70%;湖北規則將進口和國產產品同組競價,降幅達96%,最終中選價為129.9元-235元/根;隨后渝貴瓊聯盟、浙江相繼開展工作,降幅依舊顯著。對于球囊的分組規定,各省要求分為預擴球囊組和后擴球囊組,僅浙江將藥物球囊也納入采購范圍。
目前共約10個省份公示球囊類帶量采購計劃,介入球囊成為繼人工晶體后的第二大熱門品種。
冠脈支架,是首批國家集采的高值耗材,其集采規則于10月公布,市場預期充分。
7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方案(征求意見稿)》,經過4個月的籌劃,首批國家帶量采購規則于10月公布,11月公示中標結果,并將于次年1月全面落地實施。
在公示國采規則后,地方的政策細節及執行情況或有不同,仍需持續關注后續進展。

注:截至2020年10月。資料來源:各地政府網站、中信建投
我們預計,短期內耗材集采以省級招標為主。由于耗材的使用復雜程度顯著高于藥品,患者個體化差異較大,預計國家將會更為謹慎地推進耗材帶量采購,全面評估試點地區工作后再考慮全國范圍內鋪開。
對于即將開展國家集采的心臟支架品種,降價是未來的大趨勢。在1年-2年的時間窗口內,耗材集采大概率仍然會以地方探索形式為主,人工晶體、介入球囊等規范化程度高、降價效果好的高頻品種,將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多點開花局面。
而對于大部分市場規模尚小、未形成充分競爭的細分領域,短期內不會開展國家層面帶量采購。
我們看好中小品類龍頭,有多樣化創新產品組合的公司。小而美的細分龍頭仍有成長機會,如心脈醫療,有主動脈支架、外周血管介入產品;南微醫學的內鏡下診療耗材;健帆生物,主攻血液灌流器等。
我們建議,關注有創新產品布局及上市接力的公司。如樂普醫療的可降解支架和冠脈藥物球囊已獲批,伴隨“介入無植入”臨床發展趨勢,心臟支架集采后創新產品有望加速放量;啟明醫療的第一代介入主動脈生物瓣膜已上市,由于短期內臨床應用尚不成熟、市場推廣處于初期階段,預計短期內不會成為集采的對象,公司后續有新一代介入主動脈瓣、二尖瓣治療器械多款創新產品布局。
注:本文完稿時間為2020年10月15日,故僅對完稿日之前的政策進展進行梳理分析,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編輯: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