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產品貯藏加工技術的產業化發展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農產品產業的生產、運輸及儲存質量,使農產品加工更契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提高國民的生活品質。本文結合農產品貯藏加工技術產業化條件,提出相應的推進策略。
關鍵詞:農產品;貯藏加工;產業化
引言
農產品是國民賴以為生的物質基礎,大力發展貯藏及加工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社會市場經濟水平,延伸農業科研的技術領域,使農業科技成為我國重要生產力,使國民生活得到切實的保障,繼而為我國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奠定基礎,提供支持。
一、實現技術產業化的條件
首先要擁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和應用能力,只有擁有較強的企業,才能有效地轉化技術成果,提升技術應用質量,使技術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功能和作用。其次是規模儲藏和生產。只有規?;募庸ず蛢Σ?,才能實現技術成果的市場化發展,只有規模越大、成果越多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才能使生產成本降低到最小,使企業獲得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再次是信息流通。在經濟欠發達及偏遠地區,由于資金和信息流通的影響,導致貯藏加工方法及手段處于萌芽狀態,難以有效地提升技術轉讓的成功率,相應的產業化發展速度也較慢。因此信息流通速度和質量是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條件。最后是合作方式。良好的合作方式才能使技術成果得到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F有的合作方式,除“咨詢、培訓、轉讓”外,還有貿工農、技貿物、科工貿等組合形式,能夠在產品、資金、資源及技術等層面,實現相互補充,優勢互補的目的。
二、推進技術產業化的策略
首先要結合生產實際。企業要深入市場、農村對價廉、大宗、量大的農產品進行調查,明確農業生產的增長點,開展新技術、新方法的探究與分析。其次要瞄準先進技術。我國要切實加強“可控點”,提升技術含量,注重長遠目標和基礎目標的融合,注重新課題的開發與探究,讓技術產業化有后勁、有根基。再次要注重跨學科研究。技術產業化是貫穿于農產品生產前后的系統工程,企業必須破除傳統單一學科的限制,使貯藏加工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并以交叉學科為抓手,完善技術產業化研究體系,比如在板栗保鮮技術層面,我們不僅要園藝、植保、加工及貯藏,還要市場、企業、森保、栽培等人才的協同協作,以此將跨學科技術融入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提升農產品技術的產業化發展質量和效率。最后,要建設、培養科研隊伍。我國農產品技術產業化發展所面臨的基本問題是科技力量不足,比如我國現有的農業研究機構及組織共有1390個,大部分科研人員普遍集中在農產品生產領域,而從事農產品貯藏加工等技術研發的人員相對較少,因此,我國應均衡科研資源,構建農產品加工及貯藏類科研隊伍,使人才培養契合時代發展及產業發展的需求。此外,要參與競爭。要積極參與到競爭中,以市場競爭為抓手,推動并促進科技產業化的發展,繼而以技術轉化為渠道,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售后服務,將所有精力集中到問題解決的層面上,指導并幫助農民應用技術,進而使技術轉化發展為合作互助。與此同時,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還要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扶持政策來推動技術成果的產業化發展,提升農產品技術研發的質量。
結語
農產品加工貯藏技術產業化發展是我國開展技術革命的關鍵環節,然而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提升技術的實用性、通用性及可控性,使其滿足現代農業生產的基本需求,使其為我國農業建設提供良好的技術條件。
作者簡介:
田態燦(1962-),男,苗族,貴州凱里人,本科;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農產品儲藏與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