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添長
【內容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不再只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開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重點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學策略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有效提高學生適應今后學習和終身發展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 政治核心素養 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多次強調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需要提高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的關注程度,使學生有積極的思想認識,提高綜合能力。
一、新課改背景下加強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意義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而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考試,所以我國多數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都會強調考試分數的重要性,很少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當前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熱情,通常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在座位上記筆記,遇到問題時也不會獨立思考,而是過分的依賴教師。由于很多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都深受傳統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在教學中往往都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加強,所以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和培養,有效突破傳統高中政治教育的弊端問題,更加重視高中理論知識的實踐性,引導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中融入理論知識,使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政治思維。傳統的高中政治教育模式過于重視學生的知識教學,在課堂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重點講解理論方面的知識,往培養出來的知識型人才,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樹立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使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剖析和研究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并且教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基本理論知識的核心本質,不斷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幫助學生適應今后的學習和社會就業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學的具體策略
1.豐富和優化政治教學內容,加強學生政治認同感的培養
為了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應當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整合,在現有政治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合理運用開發和利用豐富的思想政治教學資源,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整合和梳理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資源的時候,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主觀意愿從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然后加強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設置。如今很多高中學生更喜歡追求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及時更新和改進政治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思想政治基本理論知識比較復雜,很多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本質,教師應當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接收和理解傳授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只有讓學生自身親身感悟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中心思想,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2.調整和改進政治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參與政治實踐活動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將理論教學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并給學生提供參加政治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清楚意識到高中政治課的教育價值。在開展高中政治實踐教學活動中,首先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和實際需求規劃和明確教學目標,然后依據具體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確保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夠擁有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同時需要確保實踐教學具備一定的社會教育價值,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同的學習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極大的差異,有些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有些學升的學習能力很強,所以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依據實際情況優化和調整教學計劃,并確保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和合理性。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在網絡上搜索和查閱相關學習知識,雖然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是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高中階段學生是樹立學生“三觀”的重要時期,而且該階段學生思維能力都尚未成熟,面對一些不良的信息時,也不知道如何準確辨別,久而久之,就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所以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在使用網絡時應該多加注意,自覺抵制各種不良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學習心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力量信念,有效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終身發展的實踐能力。
3.創設問題式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學應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導學生學習尊重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并且通過創設問題式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針對思想政治開放性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加強學生對思想政治開放性話題的認知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參加探究活動的過程中不僅逐漸拓展政治思維,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運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探究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發展。
比如在政治課堂教學中講解《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教學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你們覺得圣誕節重要嗎?每年都是怎么過圣誕節的?”,通過社會熱點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這些問題的談論和研究中。雖然圣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地位類似于我國的春節,但是現在社會上對于圣誕節的熱情十分高漲,飽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引導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然后教導學生逐步進行思考,例如圣誕節的來源和發展歷史、圣誕節在中國的傳播途徑和文化影響和對于外來文化和本土傳統文化的具體對待。然后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討論和分析的空間,引導學生從各角度思考和探究外來文化的影響,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集體主義和合作團結精神,同時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堅持求真務實思想對開放性話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有效提升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和政治素養。
4.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構建綜合性的課堂教學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分析所涉及的思想政治知識。每年高考中會有涉及到時事熱點相關的考題,但是很多時候學生對時事熱點并不是很關注,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政治敏感度不足,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與時事熱點的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
比如在學習《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導入最新的時事熱點開展教學活動,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時事熱點新聞,并且讓學生依據所觀看的時事熱點新聞進行分析和剖析,讓學生運用已學習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分析和探討時事熱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和知識應用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政治核心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政治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不斷加強政治核心素養教學方法的創新,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之間的聯系,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重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教育,思政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需要積極探索和研究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性格特點制定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思想政治基本理論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孫華.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J].學周刊,2019(15):112.
[2]王靜,任光燕.高中政治教學政治認同素養培養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80.
[3]鄭月娥.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創新[J].基礎教育論,2019(8):66-68.
(作者單位:甘肅天水市秦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