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進
〔摘 要〕培養卓越工程師的高職教育應創新教學方法,并對學生課堂作業的成績評價采用課程融入項目,突出對學生思維素養和卓越工程師工程管理能力的考核。以通過《景觀場地規劃設計》課程為例,從而探究卓越工程師教育融入《景觀場地規劃設計》課程教學的路徑。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教育;課堂教學
國家職業教育要求在新工科背景下讓卓越工程師融入課程教學,這為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賦予了新的時代新要求。新時期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課程育人理念是弘揚愛國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因而現代職業教育的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須與民族復興、國家發展相結合。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要與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課程內容有機融合起來,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卓越工程師教育人才培養與專業核心課程的關系
卓越工程師教育融入《場地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路徑有利于專業理論轉換。通過相互融合滲透,一是能改進原有課堂純理論化教學,提升學生技能,幫助學生掌握應用技術,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卓越工程師教學中使用的方法,如場地實測、項目管理、方案討論、模型制作等,呈現了多元化的教學路徑,能營造出課程教學與實際項目融合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了解甲方設計需求的能力。通過把項目帶入課堂,使學生產生對專業課程認真的態度。課堂教學中融合項目場地分析、場地模型制作與場地實踐教學,讓學生掌握項目前期分析、場地功能要求、設計成果展示、場地設計與進度、項目匯報與溝通等項目綜合技能,大大提高學生項目管理能力,從而以卓越工程師人才要求鍛煉學生設計服務和項目實操能力。二是培養學生設計思維方式和工程管理能力。在掌握項目場地測繪、設計交流與技能溝通的同時,快速熟悉場地設計規范的國家標準要求,有利于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在項目中創新意識。通過對課程體系中的項目管理,使學生在項目實操中養成卓越工程師意識,并潛移默化地把自己塑造成卓越工程師。
《景觀場地規劃設計》是高職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修的核心課程,課程目的是場地規劃設計前期做什么?測繪怎么操作?怎么完成項目化管理?課程實施計劃過程中對場地勘察、項目設計、工程管理職能等進行可行性項目教學,并融入卓越工程師教育。通過課程項目化實踐教學,運用設計方法論和項目管理方法,在課程體系中貫穿卓越工程師素養教育;通過課程標準的建立,實操項目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中能夠解決問題,打破原有課堂教學模式,理論性教學不利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在《景觀場地規劃設計》中人才培養需求,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取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融入《場地規劃設計》課程內容的多少。高職景觀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是為社會輸送綜合型應用人才,應用型的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需要學生實操熟練,通過自己制定計劃和實施計劃達到工程師素質能力要求,
二、卓越工程師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學目標
卓越工程師教育如何融入《場地規劃設計》課程,高職教育的課程教學目標通過教學實施過程來完成。高職景觀設計專業學生畢業即就業,畢業即工作的就業能力,主要通過以下三方面來實現課程主要教學目標:一是卓越工程師意識和品質的培養;二是卓越工程師的社會職能相關知識的傳授;三是卓越工程師技能水平的提高。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核心,就是完成工程師課程體系中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應更加注重技能人才培養。因此在課程改革中,為提升學生就業求職的市場競爭力和項目協作效應,基礎專業課要進行一定調整。高職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極弱,只有通過專業基礎課提升理論知識能力,漸進式完成實踐課程學習,使學生綜合素質在每個項目實操中得到長足進步。在專業核心課程里,實踐操作類課程要有50%的授課比例,要外請工作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完成50%授課內容,通過與工程師一起研究設計前期實踐任務、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點,提高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難度,有利于學生理解當下景觀設計專業人才需求和技能掌握情況;真正懂得《場地規劃設計》課程不只是書面知識掌握,更多是專業技能和實踐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掌握基本技能,并上崗實操。
三、卓越工程師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學內容
卓越工程師教育為社會培養優秀技能型人才,已成為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 成為深化高職院校專業應用教學改革的新路徑。我國正在由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高職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卓越工程師能力培養,滿足市場工程師人才需求。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創新教育,掌握學生專業技能知識。理論知識是卓越工程師教育的基礎,實操能力與技術技能是卓越工程師教育的重點,卓越工程師教育要有利于景觀設計專業的一案四標建設,專業教育融入課程體系建設、專業技能考核標準建設、頂崗實習標準建設、畢業設計抽查標準建設。通過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技能人才培養,專業理論不再是單純的理論學習,高等職業院校的卓越工程師教育要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應用型人才、市場需要什么畢業生、國家發展需要什么樣的新時代人才。通過以《景觀場地規劃設計》課程教學為例,以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的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為載體,貫徹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的培養理念;并結合學生的市場需求情況,課程內容要做到設計知識應用的需要,課程知識結構要利于學生畢業后可持續發展需要。教學計劃實施要體現卓越工程師所應具備的職能素養,即計劃、組織、領導、激勵和創新等職業能力。學生通過學習和實操,自身具備對專業課程《場地規劃設計》的綜合能力后,要以市場為準則,按照卓越工程師的要求去管理項目。學生通過一個項目式課程的完結,個人的職業道德素養會得到顯著提升。因此教學內容通過每個教學模塊重新構建,卓越工程師教育會讓學生了解社會人才需求,有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定位。
除此之外,教學內容應結合本校的教學資源現狀,盡可能開設創新創業模擬項目,指導學生開展創業策劃方案并實施創業實踐;通過在校期間參加黃炎培計劃、創新創業大賽等,提升自己的創業思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尤其在高職藝術類院校出臺完善的評價體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為學生走出社會,練就成卓越工程師人才做好人才保障。
(責任編輯:伍益中)
參考文獻:
[1]肖榮輝,王愛景,孔佩伊.“雙創”時代“三創”教育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9(01).
[2]張敏,李尊華,劉小文,余響華.生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與實踐[J]. 廣州化工. 2013(17).
[3]湯云.基于國際化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以武漢商學院中德合作項目為例[J]. 中國市場. 2018(07).
[4]蘆春梅.工作室教學模式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 人才資源開發. 2016(16).
[5]徐鐸林,楊智博.面向國際化視野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 中外企業家. 2019(28).
[6]王健,趙國生,趙中楠,王燕燕.網絡空間安全課程體系構建與優化[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9(21).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課題《面向國際化“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高職景觀設計專業建設改革研究》(XJKX18B308)和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工匠精神融入藝術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路徑與策略研究——以景觀設計專業為例》(CEFA201904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