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
〔摘 要〕藝術與哲學彼此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哲學影響著藝術家的思維方式、影響他們對作品創作的方式,哲學對藝術思潮的產生有著極大的推動力。反之藝術也作用于哲學,藝術不僅讓哲學家的思維更加開闊,也讓哲學思想有更多的受眾。藝術中有哲學,哲學只有借助藝術才得以表現。
〔關鍵詞〕藝術;哲學;影響
藝術與哲學,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可以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別,但是在西方受眾眼中,哲學與藝術是密不可分,是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的。哲學為藝術家提供思想上的指引,反之,藝術作品則蘊含著哲學的思想,可以說一副沒有思想的作品是一副失敗的作品。
不過,在中國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藝術逐漸失去思想性、哲學性,變為“市場的藝術”“錢的藝術”,徒留形式感而失去了思想的內核。很多人說中國的影視劇像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韓劇雖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卻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細致品味。究其原因,這種快餐式的作品僅僅停留在形式藝術上,并沒有將藝術升華,與哲學結合在一起。就婚姻題材的影視作品來說,中國的《中國式離婚》等作品單純展現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卻沒有對作品進行升華,觀眾從中得到的只是一種情緒上的情感體驗。而同樣題材的法國電影《克萊默夫婦》,則在基本的矛盾中對作品的思想進行拔高,從而使觀眾對婚姻、對人性進行思考,從而受到啟迪,體悟人生的哲學。
外在美往往稍縱即逝,容易讓人淡忘。只有深刻的內在才值得慢慢品味、慢慢挖掘。如《大話西游》這部影片,有人評價這部作品是“一遍爛,二遍笑,三遍哭”。這部電影被很多人定義為喜劇,可它真的只是喜劇么?為什么很多觀眾看著看著就哭了呢?因為它有思想、有深度、有哲學,包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思考。但是當下很多快時尚(Speed to Maket)的喜劇,只用流行的動作、夸張的語言來引人發笑,缺乏意義。
一、哲學對藝術具有多方面的影響
1.影響藝術家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藝術家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生的經歷、受到的教育,偏愛的思想理念都會在作品中體現出來。比如,齊白石的美學思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的作品表現出對生活、對自然、對花鳥魚蟲的熱愛之情,傳遞出的是一種生活趣味,是儒家的一種仁愛思想。徐渭的美學思想則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表現出當時政治的衰敗以及社會的悲涼,并體現出對百姓的同情。八大山人的美學思想受佛學的影響,作品構圖簡約,題材都是人們熟知的事物,但以情入畫、別出新意,將其對世事人生的感慨、對價值觀的思索都融入其中。他后半生過得是一種苦行僧似的生活,其作品與當時文人的風格迥然不同,于寧靜平和的畫面中添加一筆“白眼”,以表現出自己孤傲的心態。
2.促進哲理性藝術作品的創作
奧地利作家弗蘭茲·卡夫卡的作品《變形記》,深受存在主義先驅克爾凱郭爾的影響,表現出孤獨感、危機感。還有《審判》《城堡》《地洞》等,也都是在近乎荒誕的情節中蘊涵著強烈的哲理性。又如,保羅·高更一生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同時代的藝術家一樣,渴望拋棄現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礙,回到更簡單、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用繪畫《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提出著名的哲學命題。這幅畫可以說是高更對人生的思考,也對自己人生經歷的總結。高更在貧困潦倒以及喪失愛女的背景下,在塔希提群島上用盡了自己所有的熱情。他不用模特,在麻布上盡情地揮灑色彩,以至于作品看起來十分粗糙,筆觸也相當草率,也許他在這幅圖上暗示的本就是生活的原始粗礪。這幅畫中的嬰兒、亞當、老人的形象預示了人由生到死的三部曲,表現出對生與死的思考,同樣這部作品也交織著宗教、社會的思想,富有神秘感。可以說這幅畫是他獻給自己一生的總結。
3.促進藝術思潮的形成
例如,存在主義哲學強調的是“選擇”的重要性,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孤獨的。受其影響,直接產生了存在主義藝術思潮。法國20世紀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由此創作出《惡心》《墻》等存在主義小說,還創作出《可尊敬的妓女》《骯臟的手》等一批存在主義戲劇。 又如超現實主義藝術思潮受到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影響,常常把各種夢幻、夢境中的事物有機組合在一起,讓人脫離現實,直面自己的內心世界,審視自己的內心欲望與貪婪,從而對人性、社會產生思考,了解到美的事物是多樣的,是具有包容性的。
二、藝術也對哲學產生一定的影響
1.藝術可以啟迪哲學家的思維
哲學家對藝術的思考,往往成為其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等。例如柏拉圖認為,藝術對于哲學來說只是有些方面接近于哲學,而絕對不能代替哲學;相反哲學完全可以不用藝術,而且藝術對哲學是某種仿派??档乱蔡岢觯囆g家是天才,天才自我規定原則,他不服從自然的因果規律,他自己給自己制定很多原則,可是他制定出來的原則冥冥之中有一種合目的性,就像宇宙創造了大自然,我們面對的整個宇宙冥冥當中是一個合目的性的體系。因此從藝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人的主觀,小宇宙和客觀的大宇宙原本不應該有鴻溝。黑格爾無疑是特殊的,他在哲學界和藝術界的地位不可動搖,這正是源于他對藝術與哲學問題認識得最為透徹。黑格爾開辟了一個領域——從藝術史角度談論藝術。黑格爾認為,藝術、宗教和哲學是人類最高三種精神活動,自然科學只是對自然某個現象進行認識,我們現在講的社會科學比如說法學、史學、政治學只是對人類某種社會活動的研究。
2.藝術作品也可以傳播哲學思想
哲學思想的體現與表達也需要載體,藝術作品則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必然是一個哲學家,比如達·芬奇、尼采、歌德、莎士比亞等等。不過在本文討論的哲學并不是一種大的哲學體系,而是一種對哲學的思考,一般哲學問題的探討。這里討論的藝術作品傳達的是對一般哲學思想的見解與深思。例如歌德的作品《浮士德》,這部作品從小的方面來說,表現出作者世界觀、人生觀、思想觀,筆下主人公的浮浮沉沉,也表現了歌德本人的思想變化歷程。從更高的哲學含義來說,它是每個人在追求人生價值和意義時無法逃避的“靈”與“肉”、自然欲求以及道德靈境,個人幸福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境界。我們再仔細觀察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其中最經典的臺詞“to be or not to be”,代表了莎翁的哲學思考,這部藝術作品通過戲劇的方式,向大眾傳達了莎翁的思想,也給大眾帶來了哲學性的思考,因此,哲學的傳播不僅需要哲學的完整體系,也需要適合大眾的優秀藝術作品。只有通過藝術作品,哲學思想才能有更多的受眾,才能有更廣泛的傳播。
哲學是什么?哲學是人對世界對人生的一種困惑。藝術是什么,藝術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一種人生的思考??梢哉f藝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藝術中往往蘊含著哲學思想,沒有哲學思想的藝術作品是沒有靈魂的作品,是無法讓人品讀的作品。藝術作品展現出哲學的靈與肉,例如電影《現代啟示錄》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藝術作品,它以越戰為背景,但是卻沒有過多地描述戰爭的慘烈。前期主要描述軍隊整體的精神狀態,后期則直面庫爾茲及他代表的戰爭本質??梢钥闯鰧τ诳撇ɡ裕瑧馉幍臍埧嵝圆粌H僅在于個人的死亡,還在于整體現代文明的異化,他摧毀了社會人的人格,把人本該抑制的本能釋放出來。這部影片因為其思想的深度,成為戰爭電影上難以逾越的高峰。
結 語
藝術作品的高下,不是取決于素材的好與壞,而是取決于其蘊含的思想深度。含有哲學思想的藝術作品,歷久彌香,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哲學思想也需要借助藝術作品,讓更多的受眾思考人性、思考世界,以完成對自身的洗滌。哲學與藝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因此在創作藝術作品時,我們要把握好藝術作品中的思想內核,有思想的藝術作品才可稱為好的藝術作品。
(責任編輯:翁婷皓)
參考文獻:
[1]陳康,譯.柏拉圖.巴曼尼德斯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二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