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冉 孟繁明
【內容摘要】隨著教學領域的改革和創新,各個階段的教學問題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特殊學校的教育方式也在當今社會的時代背景之下擁有了巨大的變革。由于信息化在近些年中的不斷發展,特殊學校也在課堂之中引進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幫助學生理解文化課知識的核心內涵。本篇文章對現階段特殊初中學校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發展策略,旨在幫助特殊學校的教師能夠積極變換自己的教學手段,讓特殊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文化課成績。
【關鍵詞】特殊教育 信息化技術教學策略
初中是學生提升各項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但是特殊學校學的學生在身心的各個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教師在進行文化課教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特殊的教學方案,盡力幫助學生理解文化科知識的深刻內涵。針對這種現狀,特殊學校應該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從多個角度是對學生進行良性刺激,使其能夠對所學知識擁有更為直觀的認知,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了解到各個學科的核心思想。因此,特殊學校的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具體的情況運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學設備,讓每個特殊學生都能夠在新的教學模式之下受到精神方面的洗禮,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其各個方面的能力。特殊學校應積極與科學技術進行很好的接軌,為自身的教學模式注入新鮮血液。
一、現階段特殊初中學校的教學現狀
特殊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無法很好的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的阻力,導致身心十分疲憊,漸漸失去了授課的耐心。教師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變換自己的教學手段,依然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導致特殊學生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之中,學習效率較為低下。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對待特殊學生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夠取得學業上的進步。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化設備,拓寬特殊學生的思路,學校也應該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放置信息化的設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思想上的洗禮。
二、信息化技術應用于特殊學校教學的重要意義
特殊學校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校領導應該具有前瞻性的發展眼光,在校園內部積極引入現代化的教學器具,讓特殊學生也能夠及時理解到社會的變遷趨勢,有助于特殊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文化課理解能力。信息化的教學工具及手段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首先,現代學校之中最常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便是多媒體設備,此種設備能夠幫助教師制作較為精良的電子課件,可以在自己課件中加入具有針對性的動態圖片或者是相關的影視資料,為學生呈現出一個精彩紛呈的課堂環境,有助于學生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教師的課堂之中;其次便是在數學課堂之中被廣泛應用的電子白板技術,此項技術可以大大拉近教師與特殊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可以利用電子筆在白板上列出算式或者是繪制幾何圖形,讓教師更為直觀地了解到特殊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捋順自己的思維方式;最后,教師應學會制作微課短視頻,文化課的內容是較為繁雜的,涉及到的領域也十分的廣泛,特殊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質,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更加不能夠理解每門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將每堂課的精華之處濃縮在一段短視頻之中,讓學生了解到課程的核心內容。每種信息化設備都存在其自身的優勢,特殊學校應積極引用。
三、利用信息化設備提升特殊學校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1.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準備精良的電子課件
在對特殊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夠使用傳統的備課方式,在講課的時候也要盡力為學生展現出一個精彩紛呈的課堂環境,給予學生更多的感官刺激,這樣,學生才能夠將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與教師的授課內容。比如,生物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展現出各種生物的視頻資料,英語教師在帶領學生背誦單詞的時候也可以在網上下載相應的音頻,幫助學生領會純正的英語讀音等等。這樣,特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獲取到更多的樂趣,對于各個學科知識的學習也能夠擁有難得的探究意識,特殊學生在各個領域的思維都能夠因此得到有效的提升。
2.特殊學校應在校園各處放置電子白板
特殊學校的教學課堂之中也應該積極引入電子白板這種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工具,并將電子白板置于學校的各個顯眼區域,讓學生利用電子白板留下自己學習過程之中遇到的困難題目。教師需要定期對電子白板的內容進行審閱,針對學生留下的問題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同時,在授課過程之中,學生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和教師進行互動。尤其在幾何圖形授課過程中,這種教學工具的優點便能夠體現的淋漓盡致,學生可以用電子筆在白板上進行展現自己的想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過程之中的閃光點,并以此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教授。這種教學設備的引入,能夠體現學生在課堂之中的主體地位,也為學生人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才能的平臺,特殊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能夠得到自信心的滿足和自豪感的充盈。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要運用肢體語言對其進行鼓勵,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給予的溫暖,也體現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3.學校應該積極引進計算機設備
特殊學校的學生也應該跟隨時代的潮流,學校在設置教學課程的時候需要引進計算機課程。并聘請計算機領域的專業人才進行授課,將深奧的計算機知識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計算機領域的重要作用。特殊學校在設置計算機課程的時候需要注重實用性,旨在幫助特殊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處理簡單的日常工作。特殊學校的計算機課程同樣要重視理論聯系實踐的中心思想,要定期安排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切實領悟到計算機領域的神奇之處,引導學生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更好的認知世界。這樣,特殊學校的教學理念才能夠及時盡心革新,讓特殊學生體會到科學技術的偉大之處。
4.制作微課短視頻,讓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
特殊學校的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應該將每節課程的重點內容制作為精煉的短視頻,這樣,特殊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便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到每節課的重點內容,同時還能夠減輕特殊學生的學習壓力。比如,教師在進行某篇繪景文章的教授時,教師便能夠運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在網上大量搜集相關的視頻資料,并利用剪輯軟件對每個畫面進行二次加工,使視頻的質量得以保證。特殊學生看到視頻內容的時候便會放下內心的畏難心理,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于語文課程的學習之中,對文章的具體描繪內容能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所以,教師在進行文化課知識講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豐富自己的課堂環境,讓特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能夠增添新的色彩。不僅如此,教師也能夠通過微課視頻的制作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設備運用能力,為學生創設出更為豐富的課堂環境。這便是信息化技術為特殊教育帶來的不竭動力,為原有的教學模式增添了新的血液。
結束語
綜上所述,特殊學校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各科教師在教授文化課知識的時候都應該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工具,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多元化的教學環境,給予學生良性的感官刺激。同時,特殊需要也應該積極引入計算機課程,讓特殊學生也能夠體會到科學技術帶來的全新體檢,增加特殊學生和外界世界的關聯,切實提升其各個方面的思維能力,幫助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更多的進步。教師在面對特殊學生的時候一定要給予更多的耐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愛的包圍下成長。
【參考文獻】
[1]董鵬,顧亦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師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19):155-157.
[2]林進.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課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4):182.
[3]劉丹,黃紅亞.信息化背景下生態課堂的構建[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6):47-50.
(作者單位: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