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廣播音樂編輯職業呈現出新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廣播音樂編輯的角色復合性、廣播音樂編輯的職業結構更加細分、廣播音樂編輯的職業綜合能力多元化。
廣播音樂編輯的角色復合性。新媒體時代,廣播音樂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如網易云音樂、京東音樂等移動手機客戶端,蜻蜓FM、喜馬拉雅FM等新媒體電臺的崛起,它們分流了很多傳統音樂廣播的受眾,迫使音樂編輯工作進行變革,將最新的社會思潮、媒介融合的具體要求以及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現狀等結合到一起,通過音樂的形式傳遞給受眾。廣播媒體作為主流媒體之一,在傳播知識、服務大眾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社會影響力不容小覷。因此,廣播音樂編輯的責任也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廣播音樂編輯是廣播音樂節目編輯制作的工作人員;另一方面,廣播音樂編輯是廣大聽眾在進行音樂審美時的引導者和監督者。新媒體時代,隨著各種新媒體的出現和普及,音樂節目傳播平臺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面對國內外音樂思潮的沖擊,廣播音樂編輯如何更好地配置多樣化的音樂素材,向受眾進行“真善美”教育,更好地提高個人綜合素養,提升音樂鑒賞能力,是廣播音樂編輯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廣播音樂編輯的職業結構更加細分。新媒體時代,新興媒介技術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廣播行業的發展,廣播節目出現了窄播化、細分化的趨勢,廣播音樂編輯的工作也呈現出專業化和細致化。通常包括以下幾種類型:首先,是廣播電臺負責文字或者是樂譜審核的廣播音樂編輯,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根據相關的樂理知識對文字進行編輯,使音樂節目中的信息得到準確傳播;其次,是廣播電臺負責音樂相關音頻制作的編輯,主要是對音頻結構和音頻質量予以監督和處理;最后,是廣播電臺負責專題策劃的統籌型音樂編輯。一方面廣播音樂編輯需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能夠進行獨立策劃和新媒體運營。新媒體時代,要從多角度出發提升廣播音樂編輯的綜合素質。
廣播音樂編輯的職業綜合能力多元化。廣播音樂編輯在進行具體編輯制作過程中,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職能特性,不斷提高編輯思想和編輯業務能力,構建優質高效的新媒體工作平臺。編輯的職業綜合能力要從業務水平出發,保證專業素養,才能高質量地完成廣播音樂編輯工作。媒介融合時代,對廣播音樂編輯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并使之在廣播音樂節目中得以體現,弘揚主流核心價值觀,對聽眾進行輿論引導;第二,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較高的音樂專業素養以及編輯樂譜的能力,較好地完成廣播音樂節目的編輯工作。
提升廣播音樂編輯的音樂感知和鑒賞能力。廣播音樂編輯要對不同層面的、海量的音樂素材進行耐心篩選和精心設計,為廣大聽眾提供吸引人的音樂節目,這就要求廣播音樂編輯具備較強的音樂鑒賞能力。首先,廣播音樂編輯須是音樂學院畢業生,或是在音樂培訓機構學習過音樂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音樂節目的策劃、編輯和制作中體現專業素質,提高廣播音樂節目的藝術性;其次,在接受專業音樂教育的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和深造,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對音樂的感知和鑒賞能力;再次,對比、分析國內外知名廣播音樂節目的優勢和不足,深入分析自己節目的差距,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廣播音樂編輯工作能力。
審時度勢,增強感知流行元素的能力。眾所周知,音樂節目與時尚元素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我們平時接觸到的那些流行音樂中往往都帶有鮮明的時尚元素;另一方面,社會上廣為流行的元素也會在音樂節目中潛移默化地體現出來,對聽眾的選擇帶來很大的影響。音樂節目作為一種特殊的大眾傳播形式,有助于情感交流,聽眾在收聽廣播音樂節目的同時,會表達出內心的情感。廣播音樂節目只有跟上音樂流行的趨勢和潮流,才能吸引廣大聽眾。廣播音樂編輯應該從整體上把握音樂的未來發展趨勢,密切關注音樂創作中的流行元素,不斷提高對音樂的解讀能力。
了解聽眾對音樂接受程度的認知力。新媒體背景下,音樂傳播和音樂節目的制作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播音樂編輯不能只關注音樂本身,還要注重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深入到廣大聽眾中調查研究,收集各種反饋建議和意見,對受眾的信息需求做到了然于胸。在媒介融合時代,雖然新媒體的發展速度很快,但廣播電臺作為主流傳統媒體,其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在很多偏遠地區、貧困地區仍要靠收聽廣播節目來了解外面的世界。為廣大聽眾提供優質的精品節目,是廣播音樂編輯義不容辭的責任。
強化廣播音樂編輯的創新思維和選題意識。倘若廣播音樂節目缺乏創新,就不能夠與時代發展和廣大聽眾的個性化需求相契合。為滿足新時代受眾對于音樂節目的高要求,廣播音樂編輯要不斷增強創新精神和采編能力,在多元化的編輯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并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在選題策劃上獨辟蹊徑、突出新意。廣播音樂編輯工作的創新,不是簡單地對音樂素材進行機械化的排列組合,而是要立足于廣播音樂節目的傳播現狀,細細揣摩大眾的欣賞水平和興趣,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去認識音樂及相關事物,憑借個人的專業敏感和工作經驗,第一時間進行調整,將充滿新意的廣播音樂節目迅速、及時地傳播給聽眾,擺脫同質化內容,從眾多廣播音樂節目中脫穎而出。
增強職業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心。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責任心,這樣在實際工作中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能力。廣播音樂編輯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采編工作中去,才能策劃和制作出聽眾喜聞樂見的音樂節目。還能在具體工作中發揮較高的主觀能動性,使所傳播的音樂節目既能豐富廣大聽眾的業余生活,也能向聽眾普及相關的專業知識,提高聽眾的藝術素養。首先,在廣播音樂節目編輯過程中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廣大聽眾的需求為立足點,推出的音樂節目要有正能量,體現正確的主流價值觀。其次,注重創新,策劃制作出的廣播節目要有創意,通過別出心裁的節目內容和節目形式吸引更多聽眾的關注。最后,要與時俱進地將社會上的新思潮、新元素滲入廣播音樂節目里,使廣播音樂節目具有新鮮感,進一步拉近和聽眾心靈上的距離,切實起到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的作用。
新媒體的出現給廣播音樂節目的發展插上了翅膀,不論從選題,還是傳播方式上,廣播音樂節目都在新媒介技術的影響下獲得了新的傳承。但由于新媒體傳播速度快、操作便捷、傳播范圍廣,也給傳統廣播音樂節目帶來了沖擊。因此,廣播音樂編輯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創新、精益求精,最大程度地滿足聽眾的需求。新媒體時代,廣播音樂編輯只有不斷提升音樂感知和鑒賞能力,審時度勢地增強感知流行元素的能力,了解聽眾對音樂接受程度的認知力,強化創新思維和選題意識,增強職業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心,才能為廣大聽眾提供高質量、正能量的音樂精品,進而在激烈的媒介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