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有關朝核前景的若干焦點問題評析*

2020-11-16 00:09:48林利民程亞克
現代國際關系 2020年3期
關鍵詞:戰略

林利民 程亞克

[內容提要]朝鮮核問題困擾國際社會已20余年。一直以來,國際社會如何看朝核問題及其演變趨勢,見仁見智。要把握朝核問題及其演變趨勢,就需準確認識與之相關的一些焦點問題,包括朝是否會完全棄核?美是否會以武力解決朝核問題?朝在美韓等搞“極限施壓”的情形下會否“崩潰”?如何評估朝核武開發“危害性”,它是否會引起東北亞核擴散?如何評價“六方會談”?國際社會“默認”朝鮮實際擁核國身份的可能性有多大?等等。正是圍繞這些焦點問題存在不同看法,才導致國際社會對朝核問題及其演變趨勢的不同看法以及截然不同的應對方案。本文認為:在未來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段內,朝鮮不太可能棄核;美國也不太可能動用武力迫朝棄核;無論美韓等如何對朝搞“極限施壓”,朝都可以生存下去,保住其現有核武器;受多種因素影響,日韓搞“核跟進”的可能性也不大。基于這些“已知條件”,一個直接的邏輯結論是:朝將繼續維持其實際擁核地位,國際社會將不得不在“默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的基礎上,與一個擁核的朝鮮打交道。凡此種種,將給重啟“六方會談”帶來新的可能性。

自冷戰結束以來,東北亞國家一直深受朝核問題困擾,其間經歷過美朝簽署“核框架協議”、中美俄朝韓日舉行“六方會談”、奧巴馬政府搞“戰略忍耐”、以及特朗普上任以來對朝搞“極限施壓”和“峰會外交”等不同階段。盡管如此,朝核問題依然未能得到合理解決,有人甚至認為又回到了“起點”。(1)李枏:“朝美僵持,半島局勢隨時復歸原點?”《世界知識》,2019年第11期,第24頁。朝鮮會否完全棄核?美國在朝核問題上是尋求戰略妥協還是尋求武力解決?朝能否保住其核武器并解決其生存、發展問題?東北亞是否會因朝堅持不棄核而出現核擴散?以及國際社會是否會在“默認”朝擁核現實的基礎上重啟“六方會談”等,這些從一開始就困擾國際社會的焦點問題依然如故。本文試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析,“通過已知求未知”,以期就朝鮮核問題及其演變趨勢發表一管之窺。

一、朝鮮核選擇:“凍核”還是“全面棄核”?

朝鮮會否棄核?這是分析朝核問題及其演變趨勢的邏輯起點。無論是克林頓政府與朝方搞所謂“核框架協議”,還是中美俄韓日與朝鮮舉行“六方會談”,或是奧巴馬政府奉行對朝“戰略忍耐”,都以朝會棄核為前提并以促朝棄核為目標,都直接間接表明國際社會普遍認定朝有可能放棄其擁核目標及其核武開發活動。特朗普冒險三次會見金正恩,也是以朝有可能棄核并促朝棄核為其假設前提與目標。(2)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91; Brian Bennett,“President Trump and North Korean Leader Kim Jong Un Meet in Singapore on June 12,”Time,June 25,2018,pp.18-26.迄今為止,國內外不少人仍然認為朝在一定條件下會和平棄核,并以這一假想前景為其分析朝核問題的邏輯起點和戰略追求。(3)參見[韓]田奉根:“朝美河內峰會之后的無核和平體制”,《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2期,第36~41頁;鄭繼永:“當前的朝鮮:戰略判斷與中朝關系”,《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1期,第84~92頁;楊文靜:“朝核變局中的美國因素”,《現代國際關系》,2019年第5期,第16~23頁。這明顯是把期望朝棄核的“理想”凌駕于政治現實,是建立在不了解、不理解朝何以搞核武開發、何以堅持擁核立場不動搖、朝鮮民族的韌性、東北亞地緣政治現實的基礎上,是靠不住的。

朝鮮何以不可能和平棄核?解釋這一問題首先需要回答朝這樣一個僅有2000余萬人口、經濟總量不過區區數百億美元、人均GDP不過1700美元的小國,(4)Brian Bennett,“President Trump and North Korean Leader Kim Jong Un Meet in Singapore on June 12,”Time,June 25,2018,p.23.何以要堅定不移地走上核武開發之路的問題。

朝鮮搞核武開發的歷史可溯及20世紀60年代,不過此后約30年時間,都進展不大。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朝在戰略上有中蘇支持,且可憑借其足以摧毀首爾的常規實力威懾美韓、保障安全。(5)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101.冷戰結束改變了這種態勢。一是1991年美國在海灣戰爭中的精確打擊能力導致朝對其常規威懾力的信心削弱;二是蘇聯解體、中國搞改革開放、中蘇相繼與韓國建交,導致朝戰略上有孤立感,加之冷戰后美國加大對朝“和平演變”壓力及韓方不斷造勢要對朝搞“吞并式統一”,朝不得不把求安全的希望寄之于核武開發。自此以后,朝核武開發力度不斷加大,進展大大加快。(6)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102.

冷戰結束以來的20多年間,朝一直承受巨大的國內國際壓力。在國際上,美把朝劃為“無賴國家”和“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多次宣稱要對朝搞“先發制人”打擊、“斬首行動”和“政權更迭”,克林頓政府誘朝簽訂“核框架協議”、小布什政府對朝搞“政權更迭”、奧巴馬政府對朝搞“戰略忍耐”以及特朗普政府上任第一年對朝搞“極限施壓”等,其本質始終是“誘壓結合”,迫朝棄核;(7)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2018,p.104.在國內,朝更面對各類自然災害打擊及經濟轉型“適應期”的困難,不得不進行“苦難行軍”。(8)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47.盡管如此,朝卻“勒緊腰帶”,成功實現了核武開發,包括原子彈、氫彈的成功試爆及遠程導彈試射成功,并初步擁有了核導結合、直接威懾美本土的核戰力。美方也認識到朝具備對美本土實施“第二次打擊”的能力。即是說,美認為美朝之間已經初步形成極具危險性的“核對峙”狀態。(9)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2018,p.103.核導開發取得成功也使朝增加了戰略自信,其國際地位也有一定提升。2017年11月朝遠程導彈試射成功以來出現的以朝為中心的所謂“峰會外交”就是明證。很難想象,朝承受如此大的風險、壓力,千難萬難搞成了核武裝,且又將其視為保障安全的“神器”,會輕易全面棄核,會以全面棄核換取錢物或美國靠不住的和平“承諾”。

從朝視角看,現有核威懾理論和現實主義理論足以支持朝不棄核立場的合理性。國際政治中現實主義的理論基礎是以實力求安全,直接面對美韓日戰略壓力的朝鮮尤其如此。從核威懾理論看,“核武器是弱者的武器”。(10)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99.面對美韓日同盟,朝在經濟、外交和常規軍力方面處于全面劣勢,如朝韓軍力對比、朝在軍費開支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程度等決定性領域處于極大劣勢,冷戰結束以來尤其如此。(11)Anthony H.Cordesman,The Korean Civil-Military Balance, 3rd Major Revision, CSIS, May 24,2018,p.88; 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101.如再加上美日實力,朝常規軍力的劣勢地位就更加突出。但是,朝擁核后,戰略態勢就不一樣了。按照核理論,“核武器不懼怕失衡”。即是說,核武器只存在“有”或“無”的區別,不存在“多”或“少”的區別,一個弱國即使只有少量核武器,也足以遏制諸如美國這樣的核大國冒險發動戰爭。(12)[俄]弗·伊·斯里普琴科著,張鐵華主譯:《第六代戰爭》,新華出版社,2004年,第313~315頁。朝鮮雖然只有少量核武器,但在生死存亡關頭,卻可以絕地反擊,拼死一博,以其有限的核武器毀滅首爾、打擊日本本土及美在韓日與關島的軍事基地,甚至直接攻擊美國城市,這足以使美不敢輕易對朝動武。(13)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93.簡言之,在絕大多數反映力量對比的領域,朝都處于絕對劣勢,唯獨核實力一項對韓日有優勢且足以威懾美國,彌補其常規軍力的劣勢。還要看到,利比亞因棄核而遭滅頂之災、伊拉克在擁核問題上搞“半拉子工程”也同樣遭遇滅頂之災,對朝有直接影響,是促朝更加決心擁核的重要因素。因此,朝從國家安全需求以及從追求國際威望及半島南北關系中主導權的訴求出發,絕不會全面放棄核武裝而換取任何“其他”。無論是誘是壓,美韓日都不可能使朝完全放棄其核武器。(14)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2018,pp.104-108.

這里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朝擁核后的各種表態。面對國際社會,擁核后的朝鮮常常兩面說事,有時宣稱可棄核,有時又表態不棄核,令人不可捉摸。有人分析說,金正恩的話“都是兩邊講:一邊講要棄核,一邊講堅決不棄核”,其中講棄核是策略需要,而“絕不會輕易棄核”才是其真實想法和政策訴求。(15)薛力:“第二次‘金特會’與朝美關系”,《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2期,第56頁。實際上,朝從未明確表示過單方面棄核,其經常使用的話語是“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朝鮮的安全保障不受美國威脅,這其實是一種爭取主動權的談判策略,與朝單方面全面棄核有本質差別。(16)金強一:“朝核問題困境及國際社會的應對”,《世界知識》,2019年第14期,第15頁;趙立新:“有和平,但不夠安全”,《世界知識》,2019年第14期,第21頁。朝美在新加坡峰會上的共識也是“實現半島無核化”,而不是朝單方面全面棄核。(17)寧賦魁:“打破堅冰的歷史時刻,不能錯失和平機遇”,《世界知識》,2019年第22期,第15頁。正因為如此,當特朗普在河內峰會上向朝方提出無異于要朝單方面全面棄核的要求時,金正恩拂袖而去,河內峰會無果而終就在預料之中了。(18)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91.有人把朝美河內峰會外交失敗歸因于“朝美嚴重缺乏政治互信”,存在“認識差異”及“概念差異”,缺乏“總體路線圖”等,顯然是對朝不棄核的決心及美朝分歧的實質認識不足。(19)張慧智:“第二次朝美首腦會晤后的朝鮮半島局勢變化與展望”,《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2期,第43~47頁。

無論如何,朝雖然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凍核”,即不再繼續公開開發核武,但會保留其現有核武裝,絕不會如美所愿“完全、可核查、不可逆地”全面解除其核武裝。(20)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2018,p.104.國際上依然有不少人認為朝有全面棄核的可能性、必要性,并據此進行政策設計,這無異于緣木求魚,只能導致朝核問題繼續“無解”。也有人認為數十年后,朝或可能放棄其“最后一枚核彈”,不過即使如此,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21)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50.

二、美國還有以武迫朝棄核的“窗口期”嗎?

既然美用盡誘、壓方式都不能迫朝棄核,美會否動用武力迫朝棄核,其實這是一個老問題。自克林頓政府開始,中經小布什政府、奧巴馬政府,再到當今特朗普政府,美一直未放棄以武迫朝棄核這一選項,美軍方尤其從未放棄對朝用兵的各種行動方案設計。特朗普上臺之初,也多次表示不惜對朝動用武力。(22)Lami Kim,“South Korea’s Nuclear Hedging?”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18,pp.120-121.為什么美國一直反復威脅要對朝用兵,卻始終未能付諸行動?其原因可以套用一句老話:“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美國能否以武力迫朝棄核,不能不受多重因素制約。從軍事因素看,無論是核實力還是常規實力,美對朝確實擁有壓倒性優勢。按照一般的戰爭邏輯,朝美對壘,美勢必勝算在握。然而,朝美如果然開戰的話,將是一場有特定條件的戰爭,勝負標準也有其特殊的規定性。朝雖處于絕對劣勢,但首爾在朝方常規火炮的炮口下。一旦美朝開戰,朝方在遭遇徹底失敗前搞絕地反擊,拼死一博,有能力傾刻間把首爾化為火海。早在1994年,美軍方在評估朝美開戰場景時,就判斷開戰頭幾個小時內,首爾就可能死傷數十萬人。(23)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p.102-103.在朝已經擁核的條件下,朝如絕地反擊,直接以日本東京以及美軍駐日、韓基地及關島,甚至以美國本土的人口中心為“抵押品”,戰爭后果更難逆料。在此態勢下,一旦朝美開戰,美方的勝利標準就不能僅限于打敗朝鮮,而是要從一開始就能對朝實現一次性火力全覆蓋,使朝沒有絕地反擊的任何可能性。這樣的勝利標準太高,以美軍現有實力沒有可能實現。朝軍力及其核設施高度分散,不少重要設施和裝備隱藏于崇山峻嶺的地洞中。以美軍方最樂觀的估計,美也僅能偵測、壓制其中的90%左右,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百分之百地實施火力全覆蓋和徹底摧毀。(24)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p.92-99.換言之,在經受美“先發制人”打擊后,朝仍有能力以殘存的武力毀滅首爾,甚至對日本、關島及美駐日韓軍事基地,以及美本土進行報復性核打擊。一旦出現這種前景,這場戰爭對美而言,不但政治上是一場失敗,就軍事行動本身而論,也是一場失敗。

從地緣政治因素看,美要對朝開戰,肯定不能無視韓俄中以及日本等國的立場。美朝開戰的第一個直接受害者是韓國。韓國人口和大工業高度集中于首爾,一旦朝方對首爾進行報復性打擊,韓方無疑將遭受難以接受的損失。第一次朝核危機期間,時任美駐韓部隊總司令格雷·盧克(Gary Luck)就曾評估:美朝開戰不但會導致韓巨大的人員傷亡,還將導致韓承受1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25)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51.正因為如此,自朝核危機以來的20余年間,每當美方祭出武力解決方案時,韓歷屆政府,從金泳三、金大中、李明博政府,一直到當今的文在寅政府,都出面阻攔,堅決反對美對朝用兵。(26)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p.102-103.中俄也一直堅決反對美對朝用兵,中國所堅持的朝核問題“三不”立場,第一條就是“不戰”。中俄反對美對朝動用武力除了地區穩定和戰爭損害外,還因為中俄都把朝視為伙伴和“戰略屏障”。(27)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2018,pp.106, 112-114.至于日本,通常采取心口不一的立場。一方面,如美真對朝用兵并能成功,日本當然會支持;但另一方面,美只說不做,周邊各國又同聲反對,日本也只好“王顧左右而言它”,不敢公開支持。這正是日本在朝核危機過程中,每當需要其表態時就拿“被綁架的日本人”問題說事的根源。(28)高洪:“日本朝核政策的困頓”,《東北亞學刊》,2018年第1期,第13~15頁。總之,周邊國家、尤其是韓中俄的反對立場,也制約著美國,使其很難下決心以武力迫朝棄核。

所謂時代背景因素,則指美對朝用兵產生的道義難題。美對朝用兵勢必導致美朝兩個實際擁核國的直接軍事對抗,這將是核武器出現后的頭一次。不論美在第一次覆蓋性打擊行動中是否動用核武器,朝鮮都會以核武器進行絕地反擊或“被動”造成核爆炸。無論朝方是主動還是被動用核,都有可能造成災難性后果。1945年美對日使用原子彈,很少受到道義責難,因其當時擁有打擊法西斯侵略國的道義制高點。在21世紀,美如果因打朝而在亞洲造成第二次核戰后果,則會受到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尤其是亞洲“有色人種”的同聲譴責,任何一屆美國政府都難以承擔其政治和道義后果。美本土尤其“難以承受”任何核攻擊后果。(29)[俄]弗·伊·斯里普琴科著,張鐵華主譯:《第六代戰爭》,第29頁。

最近美國戰略界興起了一股第二輪對朝“戰略忍耐”(30)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p.91-104.或所謂對朝“B計劃”的新方案(31)Sung-han Kim and Scott A.Snyder,“Denucleariaing North Korea: Time for Plan B,”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p.75-88.,究其實質,這并非完全回歸奧巴馬時期的所謂對朝“戰略忍耐”。與奧巴馬時期等待朝“崩潰”的第一輪對朝“戰略忍耐”不同,美新一輪對朝“戰略忍耐”或“B計劃”是把希望寄之于新軍事革命,認為隨著新的偵測技術、無人機、人工智能及超高速武器成軍,美三五年內就能建立可使核武器“過時”,并可一次性徹底毀滅朝反擊能力的新裝備,屆時再武力解決朝核問題更有把握。美并可借此誘朝進行“沒有任何成功希望”的新軍備競賽,拖垮朝鮮。(32)Jan Ludvik,“Strategic Patience Revisited: The Counterforce Effect,”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p.94-104.這顯然是另一種異想天開。

美國及西方軍事思想的一個致命弱點是“武器決定論”。他們只看重一國軍事裝備的數量、質量與科技含量,而對于一國的民心、士氣、意志、謀略和戰略文化則看得較淡。他們迄今仍不能正確解釋:為什么武器裝備數量、質量占絕對優勢的美國,會在朝戰、越戰中慘敗?海灣戰爭后,“武器決定論”思維在美戰略界再度上揚。指望美軍憑借開發各類新的偵測技術、無人機、人工智能及超高速武器就能實現對朝一次性全覆蓋打擊,就是證明。然而,有矛就有盾,再先進的軍事裝備也有其弱點。胡塞武裝以廉價、落后裝備突破美沙先進防空網,擊毀沙特主要油田即為一例。可以預言,指望憑借開發各類新軍事裝備就能實現對朝一次性全覆蓋打擊,依然是一種違背戰爭規律的“妄想癥”。

回顧朝核危機爆發以來20多年的美朝對抗史,美確實有一個武力迫朝棄核的“窗口期”,這個窗口期大體在第一次朝核危機爆發到2006年朝進行第一次核試驗之間的10多年間。但在其前期,克林頓政府迷信“朝鮮崩潰論”,不相信朝有成功開發核武器的經濟和科技能力;而在其后期,小布什政府的主要精力聚焦于反恐,無力顧及朝核問題。如今在朝擁有攻擊美本土核戰力的新條件下,美就徹底錯過了這個“窗口期”,更難下決心對朝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33)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51.除非美出現一個希特勒式的瘋子總統。

特朗普看似瘋瘋癲癲,但他明里裝瘋賣傻,實際上卻打了一路好“醉拳”。特朗普倡導“美國優先”“經濟優先”,其實質是要把美從負擔過重的全球義務中解脫出來,不再自告奮勇地充任世界領袖和“世界警察”。(34)薛力:“第二次‘金特會’與朝美關系”,《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2期,第55頁。其這一任如此,如連任,下一任更會如此。從特朗普痛下決心從阿富汗和敘利亞撤軍,面對伊朗的挑戰性姿態卻能隱忍不發,就可以看出其人有很強的“戰略忍耐”能力。大體可以斷言:特朗普任內,美不太可能對朝開戰。而再往后,美對朝開戰的“機會之窗”只會越來越小,并逐步趨于完全關閉。更要指出的是,特朗普的“全球收縮”戰略,并非其個人喜好,而是美國政府的政策,極有可能反映美全球戰略的長期性選擇。若如此,美就更不可能以戰爭手段迫朝棄核了。

三、“朝鮮崩潰論”還有市場嗎?

自第一次朝核危機以來的20余年間,“朝鮮崩潰論”一直是美韓等制訂朝核危機對策的重要戰略依據。克林頓廢棄美朝“核框架協議”,小布什假裝寄希望于“六方會談”,奧巴馬倡導對朝“戰略忍耐”,無一不以“朝鮮崩潰論”為依據。(35)Jong Kun Choi,“The Perils of Strategic Paticence with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16,pp.59-62.特朗普上任之初,也把解決朝核問題的希望寄于“朝鮮崩潰”。(36)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50.然而,朝鮮不但沒有“崩潰”,反而一步步實現核突破,先后成功試爆原子彈、氫彈以及成功試射可直接打擊美本土的洲際導彈,實現了核彈結合及“再入技術”,初步形成了與美核對峙。正是基于這些成就,金正恩才驕傲地宣布:朝已經“全面完成核威懾能力建設”。(37)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2018,p.103.

在此20多年間,朝確實經歷了一個險象環生階段,包括軍事上承受美“先發制人”打擊的風險;政治上承受國際孤立,被“妖魔化”;經濟上遭遇禁運、制裁及各類自然災害,因饑荒而導致數十萬民眾死亡等。(38)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47.但這些困難沒能導致朝“崩潰”,也沒有阻住朝核武開發步伐。美韓等顯然低估了朝生存意志和開發核武的技術能力。這反映了西方戰略思維的另一個缺陷:不能理解東方民族面對困難時的戰略意志和能力,當然更不能理解一個權力相對集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戰勝困難的意志與能力。這也反映西方現實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的天然缺陷:過分強調實力、軍力等有形的物質性力量,忽視戰略文化和民族心理等無形力量,因而在戰略分析和決策方面產生失誤,并為此付出代價。

自2012年金正恩執政以來,朝不但挺過了最困難的歲月,其生存發展環境也持續改善,其經濟則步入一個良性發展階段。據韓國銀行數據,2012年朝鮮GDP增長了1.3%、2013年增長了1.1%、2014年增長了1.0%;2014年進出口增至76.1億美元。(39)Jong Kun Choi,“The Perils of Strategic Paticence with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16,p.62.2016年,朝經濟增長率也達到了3.9%。特朗普上任后的第一年雖然加大了對朝制裁力度,但作用有限,未能破壞朝“國內價格和生產的相對穩定”,更未能破壞朝政治穩定。(40)李婷婷:“‘聰明制裁’之后聯合國對朝制裁的經濟效果評估”,《現代國際關系》,2019年第2期,第47~49頁。

當前,朝經濟、政治發展進一步向好,這可從訪朝人士的報道中得到反映。一是朝政局穩定,人民群眾普遍擁護政府及其新政策。(41)鄭繼永:“當前的朝鮮:戰略判斷與中朝關系”,《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1期,第87頁。美20多年來一直預測朝政局不穩,企圖在朝煽動“顏色革命”、促朝“政權更迭”,這些辦法對朝已經不起作用。(42)Jong Kun Choi,“The Perils of Strategic Paticence with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16,pp.60-61.二是朝方針大政上完成了從“先軍政治”到“經核并舉”再到“先經政治”的三級跳,確定了“先經政治”路線。(43)劉璐:“朝鮮修憲:從‘先軍政治’到‘先經政治’”,《世界知識》,2019年第16期,第26頁。三是在“先經政治”旗幟下,提出“主體化、現代化、信息化和科技化等‘四化’目標”,其經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包括促進旅游業、搞活開發區、加強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積極推進“社會主義企業管理責任制”等。市場活躍了,產品豐富了,2018年產糧800萬噸,平壤出租車超過600輛,等等,都說明朝鮮經濟已經走出困境,進入良性發展。(44)李成日、鐘飛騰:“對時鮮大力發展經濟的實地考察”,《世界知識》,2019年第16期,第28~30頁。四是在“先經政治”旗幟下,新的路線有利于調動促進發展的各種有利條件。朝工業科技有一定基礎,年輕人口比重大且受過良好教育,勞動力資源豐富,國民勤儉耐勞,經濟起點低因而發展空間大,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擁有價值數萬億美元的煤鐵及有色金屬和稀土等珍貴資源。(45)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51.這些生產要素一旦合理調配,將大大促進朝經濟發展。五是自金正恩推動“峰會外交”以來,朝國際安全環境得到改善,不但有可能促成國際制裁“放松”,也使金正恩能夠宣布“不再制造核武器”,從而減少安全開支,集中力量發展經濟。(46)Sung-han Kim and Scott A.Snyder,“Denucleariaing North Korea: Time for Plan B,”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p.78-79.

在分析朝前景時,還要看到,國家現代化不止“西方現代化”一種模式。西方那種以“高消耗、高消費、高浪費、高享受”為特征的“高標準”現代化模式正在受到詬病,儒家自古倡導的“物盡其用”“天人合一”等古訓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等新觀念已經共鳴,這可能導致現有的西式“高標準”現代化降低標準,這一點正在成為世界政治的新方向。朝受種種條件制約,難以搞成、也不必搞西式“高標準”現代化,以其現有資源條件和工業科技基礎及其人力資源,有可能獨立搞出一個“較低標準”的朝鮮式現代化。這種“低標準”的現代化不但可保障朝鮮民眾生活富足,還可能正好符合人類調整現代化模式和標準、建設“節約型現代化”的政治方向。

四、韓日會否搞核“跟進”?

討論韓日會不會搞核“跟進”,亦即討論受朝核武開發牽引,東北亞會不會出現核擴散浪潮。這其實主要是一個中國議題。圍繞這一議題,俄美中的關切點是不一樣的。

俄近年雖然宣稱歐亞并重,加強對遠東事務的介入力度,但其地緣政治重心始終在烏拉爾山以西的“歐俄”部分。因此,俄對于朝開發核武、韓日是否搞核“跟進”等,實質上是采取超然態度,且有一定的投機性。俄對韓日搞“核跟進”雖然口頭反對,但不具切膚之痛,其是否會采取有力行動加以阻止,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美最初是從維護全球“核不擴散”體制與控制韓、日的立場反對韓日搞核武開發的。冷戰高峰時期,美一度擁有70000枚核彈頭以及擁有對蘇聯占優勢的龐大“三位一體”核戰力,(47)[俄]弗·伊·斯里普琴科著,張鐵華主譯:《第六代戰爭》,第247~248頁。因而不需要韓日開發核武以支持其亞太戰略。正因為如此,美曾多次阻止韓日搞核武開發。朝核武開發成功、中國加速崛起、東北亞開始成為世界地緣政治重心的事實,以及美實力和全球地位的相對衰退、特朗普政府奉行以“美國優先”為基調的全球收縮戰略等,都會影響美針對韓日開發核武前景的政策選擇。特朗普本人及其幕僚多次放話,稱不反對韓日擁核。(48)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p.100, 107-108.這無疑反映了美對韓日是否搞“核跟進”、東北亞是否出現核擴散浪潮的立場正在變化。很有可能,奉行“美國優先”、對冷戰后國際制度奉行“退群”政策、千方百計縮減美對戰后國際安全秩序所承擔的義務的特朗普政府,將不再不遺余力地阻止韓日搞核武開發。有證據表明,一些美國高官甚至或明或暗地在東北亞玩“核擴散牌”,以要挾中國。特朗普為韓建造核潛艇開綠燈也被認為是美反對韓搞核武開發的立場有松動的信號。(49)Lami Kim,“South Korea’s Nuclear Hedging?”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18,pp.126-127.總之,美已經不特別在意韓日是否搞“核跟進”。

如此一來,韓日是否搞“核跟進”就越來越成為需要中國獨立應對的大戰略問題。相對于美俄,朝擁核及韓日是否搞“核跟進”確實與中國更加息息相關,需要中國從更廣闊的視野思考相關問題。從戰略邏輯看,則要求中國以朝開發核武對中國的戰略損益為起點,分析和應對韓日是否搞“核跟進”問題。

自朝核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確實是從戰略損益的視角思考朝核武開發及其影響的,這一點與冷戰前中國的相關思考邏輯不同。面對朝核武開發,一些中國學者確實有過憂慮,并以其作為應對朝核危機的政策思考依據。其一,因朝核武開發基地臨近中朝邊境,有人擔心朝核武開發會導致中國東北地區受核幅射影響。不過中國環境部門的測試并未顯示朝幾次核試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環境造成了危害。其二,中國曾擔心朝核武開發會招致東北亞和平與穩定受影響,尤其擔心美朝間一旦爆發戰爭會影響中朝邊境的安寧。今后在朝核武開發取得階段性成功,美朝間出現“核對峙”的情形下,美朝直接開戰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其三,有人擔心“朝鮮的核武器及導彈對中國構成威脅”,朝會否倒向美并以中國為敵。然而,事實證明,中朝即使不能保持盟友關系,也是友好鄰邦,朝不太可能以中國為敵。其四,擔心朝冒險搞核武開發,不但不能給朝帶來“安全”、“強大”,反而可能讓國家陷入被動,給美對朝搞“政權更迭”創造條件。(50)楚樹龍:“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后中朝關系和中國政策傾向”,《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6年第3期,第21~25頁。現在朝經歷了“苦難行軍”階段,經濟、政治與安全環境出現改善。其五,擔心因朝搞核武開發牽引韓日搞“核跟進”,引起東北亞核擴散浪潮,惡化中國臨海方向的戰略環境。現在看,這五大憂慮中,前四個憂慮已基本解除,但最后一點憂慮,即對韓日搞“核跟進”的憂慮并未解除。并且,從全球及亞太戰略態勢觀察,韓日是否搞“核跟進”問題,確實越來越成為需要中國從戰略全局獨立思考和應對的戰略性問題。

分析韓日是否搞“核跟進”,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能力,二是意圖。從能力看,韓日都具備核武開發能力。韓國曾在冷戰時期進行過核武研究,有一定的核武開發基礎。韓國內目前擁有20多座核電站,這使韓有條件獲取核材料并培訓核專家。一般估計,韓有能力在6個月內完成核武研發,成為擁核國。日本早在二戰前就進行過核武研究。1964年中國進行核武試驗不久,日本政府一度宣稱要開發核武,但被美國阻止。如今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制造業發達,空間研發處于世界前列,擁有大量的濃縮鈾以及钚等核材料,一般認為其最快可在6個月之內實現核突破并迅速實現核導結合。(51)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p.106-109.正因為如此,韓日都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核門檻國家”。

從戰略意圖看,韓日都有一定的核武開發沖動,有支持核武開發的社會基礎。朝進行核導試射以來,韓日國內搞“核跟進”的主張一直呈上揚之勢。據蓋洛普民調,2017年9月朝完成洲際導彈試射后,韓國有60%的民眾支持韓開發核武,日本右翼有關搞“核跟進”的主張也不斷上揚。(52)Lami Kim,“South Korea’s Nuclear Hedging?”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18,p.122.

盡管韓日既有核武開發能力,也不乏主張搞“核跟進”的勢力和社會基礎,但其要真正走核武開發之路,不能不受諸多因素制約。一是國際制約。朝俄中都反對韓日擁核,中朝尤其堅決反對。美國要員雖然偶爾放話不反對,甚至鼓勵韓日搞“獨立的核武裝”,但也限于說說而已,其用意目前主要是向中俄朝要價,要挾中俄朝,促使后者在朝鮮、朝核問題上屈從美主張。在中近期內,只要美繼續維持其在東北亞的“前沿部署”和“在岸平衡”戰略,保持其在亞太的所謂“優越”地位,美就不會真的放任韓日搞“獨立的核武裝”。二是國內制約。韓日國內搞“核跟進”的呼聲雖然上揚,但反對搞“核跟進”的力量依然居主導地位。韓國不少人干脆把朝鮮的核武器視為“韓民族”的核武器,“明確希望組成一個具備核能力的統一的朝鮮”,認為朝鮮的核武器和韓國的工業力量一旦結合在一起,就可使一個統一的朝鮮成為東亞“重要角色”。(53)[美]塞繆爾·亨廷頓著,周琪等譯:《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2002年,第209頁。在日本,和平憲法及“無核三原則”依然得到日本社會主流和多數民眾的擁護,其右翼的“核跟進”主張一時很難占上風。三是軍事戰略制約。這可分為兩個層面考察。一方面,一國搞核武開發有一個“窗口期”,韓日的“窗口期”各有半年左右。在此“窗口期”,韓日極有可能遭到其對手尤其是朝鮮,乘其核武開發要成未成之際,發動“先發制人”打擊,破壞其核武開發計劃。另一方面,就戰略損益看,韓日都領土狹小,人口、產業高度集中,較之東北亞中俄等國,都更難以承受核戰爭損害。(54)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p.101-108.亦即是說,韓日擁核很難增加其戰略優勢,擁核不如不擁核。如不是迫不得已,其明智的戰略是不輕易選擇“核跟進”政策,而不是相反。

總之,雖然從能力、傳承及其戰略訴求考察,確實不能完全排除韓日受朝核武開發牽引而搞“核跟進”的危險性。但在近中期,如無特殊因素刺激,出現這種危險的概率不會很高。

五、相關方會“默認”朝擁核國身份嗎?

所謂“默認”,是指主觀上對某種國際狀態不接受、不承認甚至反對,但不采取謀求改變的有效行動,在客觀上導致這種狀態延續下去并與之長期共存。國際社會對印度、巴基斯坦核武開發所持的立場就是如此。國際社會一直不承認印巴的擁核國身份,但又不可能、也沒有采取有效行動消除其擁核狀態,并在印巴已擁核后,繼續維持、發展與印巴的經濟政治與外交等正常關系。朝核問題的演變過程如出一轍:正從國際社會迫朝棄核階段向不得不“默認”其實際擁核階段轉化。目前的態勢是,國際社會雖然不接受、不承認朝鮮擁核,但不可能、也不準備采取有效行動迫朝棄核,其結局必然是不得不與一個實際擁核的朝鮮和平共存。

在是否被迫“默認”朝擁核國身份問題上,中俄韓日美等相關方受損益計算、地緣政治處境及立場影響,有不同的政策選擇。相較而言,與朝直接毗鄰的俄中韓日選擇“默認”立場要簡單一些。中俄與朝鮮歷史上是盟友關系,冷戰時期共同構成東北亞的“北三角”。當前中俄各自已從與朝鮮的盟友關系中淡出,但相互間依然是“友好鄰邦”,相互間的經濟貿易關系一直沒有中斷,政治、外交上也有正常交往。尤其是,朝鮮開發核武并不以中俄為敵對目標。以中俄國土之遼闊、軍力之強大,也不會特別懼怕朝擁核。中俄均明確反對朝搞核武開發,都參與了聯合國倡導的對朝制裁,以期迫朝棄核。但是中俄并不反對朝鮮政府和“朝鮮這個國家”,且對于朝因其安全關切而開發核武有一定的理解。2017年末朝遠程導彈試射成功后,中國確實加大了參與聯合國對朝制裁的力度,但中國的目的是以制裁促對話,促和平,而不是為了搞垮朝鮮,這與美制裁朝鮮的政治追求有天壤之別。(55)李熙玉:“韓中首腦會談、北韓新年賀詞,以及韓半島新局勢”,《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8年第1期,第9頁。正因為如此,每當美國放話武力解決及主張對朝搞“最無情制裁”時,中俄都會以“不戰”和人道主義等為由加以阻遏。(56)楚樹龍:“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后中朝關系和中國政策傾向”,《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6年第3期,第22~23頁。在美韓朝舉行了芬蘭會談及有“特金會”做鋪墊后,中俄元首相繼會晤朝鮮元首,相互間的關系并有明顯改善。這表明中俄“默認”朝實際擁核地位并無不可逾越的困難。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在朝并未明確承諾,更未采取行動棄核的情形下,中俄與朝關系出現這些變化,已經接近于對朝擁核某種程度的“默認”。

韓國與中俄的地緣政治環境及損益計算方式明顯有別,但韓也存在“默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的可能性。韓朝是同一民族,雙方對半島統一有共識,韓不少人認為朝鮮的核武器就是韓國的核武器,因為他們認為朝韓遲早會統一。(57)[美]塞繆爾·亨廷頓著,周琪等譯:《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第209頁。從克林頓時期到小布什時期再到奧巴馬時期,每當美國作勢要對朝進行“先發制人”打擊或進行“最無情制裁”時,韓都會以半島和平訴求及人道主義需求為由,加以阻遏,這與中俄的做法相近。(58)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51.韓這些政策對于正處在核武開發“窗口期”的朝鮮是一種戰略“掩護”,也部分印證了韓視朝核武為“半島核武”的分析。2017年末朝遠程導彈試射成功后,文在寅政府抓住特朗普有意調整政策之機,穿針引線,直接促成三次“金特會”。(59)Victor D.Cha,“Trump,North Korea,and the Rush for Peace,”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north-korea-and-rush-peace-52592.(上網時間:2020年1月25日)凡此種種,很難僅從韓謀求朝棄核、而不是從韓有意“默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的視角去解釋。

如果說在是否“默認”朝擁核國身份問題上中俄相對主動、韓相對被動的話,則日本最被動。日本一要受其曾因侵略、加害過朝韓的歷史因素牽制;二要受其是美“保護國”地位牽制;三要受其最經不起核攻擊的地緣環境牽制;四要受其與朝韓俄中等所有鄰國關系均有麻煩所牽制;五要受其在經貿資源等方面對其各鄰國及東北亞和平更加依賴所牽制。因此,面對朝核武開發,日本很難奉行獨立政策。如果中俄韓都“默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日本就獨木難支。如果美國也選擇“默認”,日本除追隨外,很難有其他選項。

在是否會“默認”朝擁核國身份問題上,分析朝鮮的立場也很重要。理論上,擁核后的朝鮮有三途選擇:一是“核與經濟”并舉;二是不理睬國際壓力,堅持全面擁核不動搖;三是以棄核換取美韓取消或“松動”制裁、提供“安全保障”,以期改善發展環境。其中第三途與特朗普描繪的“美妙前景”和政策追求比較接近,是特朗普急于會見金正恩的基礎。但特朗普在河內峰會上突然提出近似于要求朝徹底棄核的要求,導致河內峰會流產。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朝雖然有一定的靈活性,也絕不會徹底棄核。第二途是冷戰結束以來20多年間朝一直推行的政策,朝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朝確實想改變這一長期不利態勢,但不會以完全棄核為代價。剩下來的是第一途,即“核與經濟”并舉。朝有可能以部分棄核方式,如“凍結”其核開發、保留其現有核武器的方式,換取美韓等逐步(或部分)解除對朝制裁,向朝提供安全保障,爭取國際“默認”朝核武、甚至默認朝政權“合法性”,從而使朝既保留一定的核實力以保障安全,又能通過部分棄核交換國際“諒解”,逐步改善其發展環境。(60)Sung-han Kim and Scott A.Snyder,“Denucleariaing North Korea: Time for Plan B,”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p.75-80; Victor Cha and Katrin Fraser Katz,“The Right Way to Coerce North Korea,”Foreign Affairs,May/June,2018,p.90.說到底,對朝而言,部分棄核或“凍核”是一種妥協,也是一種策略。由于核理論領域存在核武器只有“有”或“無”之別,沒有“多”或“少”之別的核邏輯,朝“部分棄核”、“凍核”與不棄核并無本質區別。也因為如此,美方才強調朝“完全、可核查、不可逆棄核”的重要性。習慣于“漫天要價”的特朗普在河內峰會上提此要求可視為試探性地討價還價,不一定是要關閉談判大門,但朝卻認為這沖擊了朝“底線”,河內峰會也因此不歡而散。(61)Robert Jervis and Mira Rapp-Hooper,“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2018,p.104.

最終對于國際社會是否“默認”朝擁核國身份起決定作用的是美國。美有關是否“默認”朝擁核國身份的損益計算受四大因素影響:一是美是否還百分之百堅持其核不擴散義務;二是美是否還百分之百承擔其對日韓的安全保護義務;三是美是否延續其戰后70多年來一直奉行的“全球主義”戰略;四是美如何應對其與中俄等大國的戰略關系,尤其是如何應對中國已經崛起的事實。這四大因素又是相互關聯的。目前看,特朗普政府堅持“美國優先”主線,對美戰后70年來所秉持的“領導世界”和自任“世界警察”的政策理念已經動搖,總體上奉行“退群”,不斷裁減義務的全球“收縮”戰略;(62)薛力:“第二次‘金特會’與朝美關系”,《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2期,第55頁。對美承擔維護核不擴散體制的義務及對韓日等盟國提供全面安全保護的立場也明顯后退;與中俄的競爭更多聚焦于經貿和科技博弈。美政要放話要給韓日核武開發“松綁”,要求韓日為美國駐軍支付更多的費用,美戰略界開始爭論在亞太是“在岸平衡”還是“離岸平衡”更符合美利益,以及美是否需要那么多的超級航母等,都可能動搖美迫朝棄核的戰略意志,導致美不愿意繼續在促朝棄核問題上全力以赴、承受過大的代價。換言之,美有可能把“默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視為其從維護核不擴散體制的立場后退,以及其全球收縮戰略的一部分。(63)Alexandre Debs and Nuno P.Monteiro,“Cascading Chaos in Nuclear Northeast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2018,pp.97-98.

特朗普冒險參加三次“金特會”,其意圖究竟為何,依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分析特朗普著眼于2020年大選,以會見金正恩的方式爭取選票。這里的疑問是:如果“金特會”失敗,特朗普一無所獲將如何?如果認為特朗普真的相信單憑他幾次飛越半個地球,就能誘導朝方和平棄核,那是低估了特朗普的智商。很有可能,他在探索“默認”朝擁核國身份的“交易”條件。

在朝方未作任何棄核承諾,更未采取實質性棄核行動的情形下,特朗普貿然三會金正恩,并牽動包括五次“習金會”、四次“文金會”、一次“金普會”在內的以金正恩為中心的東北亞“峰會外交”,大大提高了朝鮮的國際地位,其客觀后果無疑直接導致了對朝政權合法性的國際“默認”,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國際社會“默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作了鋪墊。特朗普與文在寅等接受中國的“雙暫停”“雙軌并進”及朝“凍核”等主張,也形同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的“默認”。(64)Sung-han Kim and Scott A.Snyder,“Denucleariaing North Korea: Time for Plan B,”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2020,pp.76-80.

六、結論:重啟“六方會談”,從“無解”中求解?

綜上所述,在當前情勢下,朝鮮不可能完全棄核;美國不可能以武迫朝棄核;朝不可能如美韓所愿而“崩潰”;韓日搞“核跟進”是低概率事件;相關國家走向“默認”朝實際擁核國身份的可能性極大。這些是本文觀察朝核問題的幾個主要視點和結論。若如此,就出現了解開朝核“死結”,使朝核問題從“無解”轉化為“有解”的可能性。當然,要把這種可能性轉化為國際政治現實,則需要中美韓日俄朝等方把握機遇、共同努力,也需要適當的運籌方式和合適的機制與平臺。目前看,能使相關國家聚在一起,共同化解朝核問題“死結”的恰當機制與平臺,惟“六方會談”機制莫屬。

對于“六方會談”機制,國際社會褒貶不一,一些人甚至全盤否定“六方會談”,甚至宣稱“六方會談”已死。然而,在當時朝鮮堅持核武開發、美一再作勢動用武力迫朝棄核、東北亞戰云密布的困難形勢下,“六方會談”對于緩和矛盾、穩定局勢、阻遏戰爭無疑發揮了重要作用。僅此一端,就應該肯定“六方會談”的歷史作用。當前的情勢是:朝鮮已經完成核開發,初步擁有了核戰力,其安全已經有了基本保障,并明確表態“不再制造新的核武器”,這與接受“凍核”僅一步之遙;(65)樸東勛:“從金正恩新年賀詞看朝鮮內政外交”,《世界知識》,2019年第2期,第20頁。美對武力迫朝棄核愈益失去信心,對“雙暫停”、“雙軌并進”及朝“凍核”表現出了興趣,進而有可能選擇有條件“默認”朝擁核的政策選項。如果美朝能就朝“凍核”達成“交易”,則韓俄中也會支持,日本只能選擇跟進。

近來中俄韓等都對重啟“六方會談”持積極姿態。2018年9月,王毅外長在聯合國安理會表示,“六方會談”仍是解決朝核問題及推動東北亞多邊安全合作“不可或缺的多邊平臺”;韓國方面認同王外長的看法,也主張重啟“六方會談”;(66)[韓]李南周:“韓半島和平體制與中國”,《成均中國觀察季刊》,2019年第1期,第37頁。俄總統普京對于重啟“六方會談”也持積極姿態。(67)Amie Ferris-Rotman and Simon Denyer,“Putin: Kim Jong Un Need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Guarantees to Give up Nuclear Arsenal,” The Washington Post,April 25,2019.“峰會外交”期間金正恩先后多次會晤中俄韓美等國元首,表明朝并不排斥外交解決。朝通過“凍核”換取國際社會逐步“松動”甚至解除制裁,即仍可保留現有核武裝以確保安全,同時獲取國際社會“諒解”,求得經濟發展機會,這對朝鮮是有利的。但朝必須承擔停止繼續核導開發及不搞核擴散等義務。這看起來是“核與經濟”并舉,其本質則有助于朝沿“先經政治”路線前進。鑒此,如能擇機重啟“六方會談”,相關方就“雙暫停”“雙軌并進”及朝“凍核”換取發展環境等細節進行討論,極有可能解開朝核“死結”。

重啟“六方會談”也再次為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及東北亞外交中發揮主導作用提供了機會。朝鮮位于東北亞十字路口,是聯通東北亞各國的“門栓”,對于東北亞國家實現互聯互通有關鍵作用。(68)John Delury,“Trump and North Korea,” 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 2017,p.50.目前韓日對實現東北亞互聯互通,參與“一帶一路”態度積極,如能從根本上解決朝核問題,順勢推動朝鮮參與東北亞“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具有打通“腸梗阻”的效益。此次新冠肺炎暴虐全球,韓日美均受嚴重影響,它以“最自然的方式”顯示了中日韓等東北亞國家間互聯互通的深度及經濟、政治、社會與安全等方面相互依存的深度,有助于刺激中日韓等進一步同心推動東北亞全境經濟政治與安全合作及構建東北亞“命運共同體”。中國應以此為契機,推動韓日俄及美朝等合作,重啟“六方會談”,以朝鮮半島“雙軌并進”、“雙暫停”為切入點,以朝“凍核”換和平穩定與發展為直接目標,在照顧各方利益關切、各方合理妥協的前提下,爭取解開朝鮮核問題這一“死結”,為朝鮮半島和平穩定與繁榮、東北亞進一步互聯互通及亞太和平與穩定創造條件。○

猜你喜歡
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實施農村“黨建護航”戰略的創新實踐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0:56
戰略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戰略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略
導致戰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解放戰爭戰略考
軍事歷史(2002年4期)2002-08-21 07:47:44
清代初期兩次對臺作戰的戰略指導
軍事歷史(2000年1期)2000-12-06 05:54: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国产一级毛片yw|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亚洲天堂首页|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青青操国产| 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播五月综合|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免费在线成人网| 久久伊人操|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91av在线|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拍夜夜爽|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亚洲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1|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熟妇丰满人妻|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激情在线网| 午夜日b视频|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不卡无码网| 国产你懂得|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91美女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99资源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91|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在线国产你懂的|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色婷婷狠狠干|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