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蕓
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發生在老年前期或老年期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疾病[1]。據統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AD的患病率為10%,85歲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達到20%[2]。僅有不足10%的AD患者得到醫療機構的治療和護理,居家護理模式仍然是AD的主要護理方式[3-4]。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的神經功能減退,逐漸地部分或全部對他人的護理產生依賴。護理依賴指患者因疾病的緣故,自身機體功能出現缺陷或者被限制,從而產生需要依靠他人支持的狀態[5]。目前,關于AD患者護理依賴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居家AD患者,因此本研究通過對AD患者護理依賴現狀進行調查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后續社區及家庭護理人員的配置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神經病科出院且居家護理的112例AD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分類第3版(CCMD-3),確診為AD,年齡≥60周歲,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分[6]≤26分;8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或共患其他精神類疾病者。經研究對象本人或監護人同意參加本研究。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在閱讀相關文獻[5,7]的基礎上形成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民族、病程、認知障礙程度(以MMSE評分為依據)、自我感覺經濟狀況等。
1.2.2護理依賴量表(Care Dependency Scale,CDS)
CDS由Dijkstra等[8]于2005年研制,我國學者章舒琦等[9]進行漢化。CDS共包括15個條目,分別為飲食、排泄、活動能力、身體部位、體溫、清潔、晝夜節律、穿脫衣物、避免危險、社交、溝通、學習能力、價值觀和規則、日常生活、娛樂活動。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完全依賴為1分,很大部分依賴為2分,部分依賴為3分,少部分依賴為4分,幾乎獨立為5分。總得分范圍為15~75分,得分越低表示依賴程度越高。按總得分可分為5個等級:<25分為完全依賴,25~44分為絕大部分依賴,45~59分為部分依賴,60~69分為少部分依賴,>69分為幾乎獨立[10]。中文版CDS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5,重測信度為0.83~0.92,適用于我國老年患者護理依賴的評估[9]。
1.2.3MMSE
MMSE從定向力、即刻記憶力、注意力及計算能力、延遲記憶力、語言能力、視空間6個方面(30個項目)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程度評價[6]。每個項目答對得1分、錯誤得0分,量表總得分為 0~30分,得分越高代表認知功能越好,得分27~30分為認知功能正常,21~26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10~20分為中度認知功能障礙,0~9分為重度認知功能障礙,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7[6]。
在患者家中或門診復查時,由研究員向患者或監護人講解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保密原則,取得同意后,進行MMSE評價,評分≤26分者,填寫本研究制定的一般資料調查表及CDS,對不能自行填寫者可由監護人代筆。完成本項調查大致需要3~5 min,資料填寫完整后,逐一核對項目當場收回。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進行描述,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歸分析探究AD患者護理依賴程度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2份,回收有效問卷11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本組居家AD患者CDS得分范圍為22~71分,平均(44.93±4.92)分。完全依賴7例(6.25%)、絕大部分依賴20例(17.86%)、部分依賴39例(34.82%)、少部分依賴28例(25.00%)、幾乎獨立18例(16.07%)。居家AD患者一般資料及護理依賴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認知障礙程度、自我感覺經濟狀況、病程是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的影響因素(P<0.05)。

表1 居家AD患者一般資料及護理依賴的單因素分析(n=112)
以居家AD患者CDS得分為因變量(Y),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X),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變量賦值說明見表2。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認知障礙程度、自我感覺經濟情況、病程是影響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的因素,見表3。

表2 變量賦值說明

表3 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影響因素多元回歸分析(n=112)
護理依賴是一種復雜的狀態,是患者在功能限制或存在自我護理缺陷時對護理的需求。CDS作為患者依賴的評估工具,不僅可以反映患者的主觀需求,同時也評估了患者潛在的自我護理能力的缺陷[10-11]。本研究顯示,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總分為(44.93±4.92)分,高于章舒琦等[9]調查的老年護理依賴得分,低于徐穗蓮[7]調查的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依賴得分。從CDS總得分15~75分看,本次調查的居家AD患者的護理依賴處于中等水平,且大多處于部分依賴、絕大部分依賴及完全依賴中。分析原因:本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患者會出現自理能力缺陷,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護理依賴。同時本研究人群為老年群體,因身體機能的原因會出現部分功能的限制,因此居家AD患者在主觀意識上需要更多的照顧和關注。
3.2.1年齡越大的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程度越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因素是影響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的影響因素之一,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的CDS得分減少即護理依賴程度增加。Bruggen等[12]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護理風險、護理工作量及護理的依賴性增加,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年齡較大的患者大多伴有多種慢性疾病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因此對護理依賴性較高;另一方面,年齡較大的患者生活觀念保守,相較于年輕人,對于新鮮事物的認知及學習能力較差,對疾病的認知及自我護理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對產生護理的依賴性較高。此外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患者更容易產生孤獨感及缺乏安全感,導致希望有更多的陪伴,并更多地依賴他人的照顧。
3.2.2文化程度越高的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程度越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是AD患者護理依賴程度的影響因素之一,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AD患者的護理依賴程度逐漸減小,與徐穗蓮[7]在老年腦卒中患者中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高學歷的患者不僅能夠更有效地利用電子設備及現代媒體,并且接收信息的能力相對較強,可學習相關自我護理知識,以滿足自我護理需求,從而降低了護理依賴程度。另一方面,高學歷患者能夠更好地認識疾病,對病情發展有一定的評估能力,從而提升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自信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減少患者的護理依賴程度。因此提示社區醫護人員應對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給予更多的關注。
3.2.3認知障礙程度越高的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程度越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認知障礙程度是影響AD患者護理依賴的影響因素之一,認知障礙程度越重的患者其CDS得分越低,即對護理的依賴性越高,與Park等[13]相關研究一致。隨著疾病的加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認知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出現自理能力缺陷。Hashimoto等[14]認為AD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護理依賴過程與額葉損傷有關,額葉損傷嚴重的患者其護理依賴性較強。對于認知功能損害較嚴重的患者建議由專門的醫療機構進行照護,或者對居家照護者予以培訓,使其掌握更多的護理技巧。
3.2.4經濟狀況差的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程度越高
本研究結果中,自我感覺經濟狀況是影響AD患者護理依賴的因素。經濟狀況相對較好的患者,其護理依賴水平相對較高,與Hashimoto等[14]觀點一致。分析原因:醫療問題是疾病治療的一個現實問題,AD是一個終身不愈的疾病,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及病情的進行性加重,醫療費用累計不斷增加,給患者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尤其是收入水平較低的家庭,而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的家庭有更好的經濟實力為患者的疾病康復服務。本研究中自我感覺經濟狀況富裕的居家AD患者CDS得分相對較低,即護理依賴性較高,可能是因為經濟較好的患者放大了疾病的嚴重性,在心理上也會產生更多的依賴。
3.2.5隨著病程的延長居家AD患者護理依賴程度增加
本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病程的延長居家AD患者的護理依賴程度增加。Droogsma等[15]認為隨著病程的延長,AD患者的認知及行為功能逐漸降低,因此護理的依賴性也隨之增加。分析原因:目前AD是無法根治的,臨床的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病情,隨著病程的延長,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害會逐漸加重,甚至出現生理功能的改變,因此護理依賴程度增加。相關研究認為,多部門協作的護理模式能提高AD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16],對患者的早期康復和預后有重要意義。因此,醫院-社區-家庭的護理模式是以后要進行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