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 萬鋼
全球汽車產業迎來百年未遇之大變革。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完全市場化和高質量發展攻堅期,智能化已成為汽車產業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各國競爭與合作的戰略焦點。如何在當前大變局中共克時艱、跨界協同、合作共贏?

今年年初,全國遭遇重大疫情。汽車產業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在疫情爆發之際各地需要大量負壓救護車,汽車產業加班加點提供了足夠的車輛。在整個物資保障中,國內汽車工業顯示出強大能力和應急功能,為整個疫情防控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作為關鍵產業,早在疫情初期(3月份),汽車產業開始復工復產,努力實現全鏈條供應。為此,工信部專門召開了全球汽車供應鏈的研討會,組織保障產業鏈的恢復和發展。
汽車產業發揮了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的節點作用,應對疫情促進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加強了國內產業鏈的循環,高水平的開放加強了國際供應鏈的循環,各國共同推動了全球汽車產業的升級。在以國內經濟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中,汽車產業在這個節點上,既是國內產業鏈的保障,又是國際產業鏈的推動力量。
在疫情期間,我們尋找新的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賦能汽車產業的轉型,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的突破在繼續推動著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發展;電動化推動了動力轉型,使我們能夠贏得一片藍天;智能化推動了產品升級,交通工具、移動終端、儲能單元等得以快速發展;而共享化推動了價值的重構,使汽車產業以滿足服務需求為核心,從提供產品以及售后服務向提供一體化出行的解決方案轉變。
我們當前面臨著電動化的挑戰。從2019年到2020年8月,受經濟下行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全世界的汽車市場包括新能源汽車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歐洲車市一枝獨秀,主要是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到8月份歐洲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量為57.07萬輛,同比增長79.1%,其中德國增長143%,法國增長超過130%。中國新能源汽車1月份、2月份的下降也特別明顯,但是到了8月份,累計銷量達到59.6萬輛,同比下降縮減至26%。
經過深入研究,我們認為歐洲在低碳轉型、政策牽引和供給與需求的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等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多表率。
歐洲嚴格的碳排放法規倒逼企業轉型,歐洲多國在恢復經濟的過程中率先提高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額度,為歐洲的“綠色復蘇”政策提供了強力支持,不僅推動了新能源和氫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覆蓋了充電基礎設施等一系列需求。歐洲主力車型性能提升、價格下降,性價比大幅度提升,新能源車型密集推出,各整車廠商紛紛布局電動汽車的專用平臺……以上一系列措施讓歐洲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一枝獨秀,快速發展。
中國政府也在多措并舉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發展,在復工復產之初就延長了補貼政策和免征購置稅的政策。與此同時,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聯合組織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用綠色、智能、安全適用的新能源汽車引導農村消費者直接跨入電動化時代。
為什么中國汽車市場到現在千人保有量不到200輛,它的增長點應該在什么地方?經過調研我們認為,汽車已經成為下一步農民們的剛性需求。而我們能為鄉村振興做的,就是提供新能源汽車,讓他們能夠一步跨入電動化時代。
自從7月24日,首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以來,新能源汽車銷售速度每月都在快速增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提出要加強新能源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的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特別是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并得到落實。
在科技創新方面,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如全鋁的輕量化電動專用平臺,電池系統高度集成、功率密度快速增長,驅動電機的功率密度也達到5000瓦/千克。特別是氫能源、氫燃料電池發展更快,在基礎技術上,金屬雙極板的體積比功率達到3.4千瓦/升,一些關鍵基礎技術得到很大發展。
在推動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中的一些關鍵點。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市場保有量的增長,市場、企業特別是客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高質量安全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們提出,提升安全性要從設計、制造、使用、維護保養、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建立本體安全、主動安全、過程安全和應急安全的防控體系,使新能源汽車在全社會的關注下穩步健康地發展。
當前,我們進入了電動汽車發展的新階段,我們要用“雙輪”驅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
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新能源汽車已經是重大發展方向,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力量正在從政策驅動向“市場+政策”的雙輪驅動轉變。
要推動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緊密結合,著力提升核心技術和系統技術的集成能力。
用科學系統審慎包容的監管方式處理安全問題。
汽車電動化要逐步分地區、分車型實現,包括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共享、物流的電動化,還有農村新市場。
中國政府頒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的戰略,特別是把新能源汽車作為發展智能駕駛,智能汽車跨越發展創新的一個最重要的載體,自動駕駛技術將在新能源汽車上率先實現。
智能網聯是助推汽車產業綠色、安全、高效、便捷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研究和推廣智能駕駛首先要做到綠色,使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和智能電網相互合作。
還有要注重安全,發展智能汽車最重要的是避免安全事故。當前交通事故90%以上還是由人類駕駛失誤造成的,智能汽車就要解決這個問題,實現交通的零事故。我們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高效利用,提高車輛的使用效率,提高城市空間利用效率和提高道路通行率,減少擁堵,通過“以人為本”的便捷方式改善我們的生活。
近年來,汽車智能化的一些技術,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主泊車等已經進入汽車的標配行列,聯網實時導航、交通擁堵的輔助、高速公路的巡航也都逐步實現。但是要真正實現安全的智能交通,還要提升對錯綜復雜的交通狀況以及道路設施的辨認能力。
因此,下一步的重點應該在智能化的道路信號、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包括智能化的氣象、道路信息等方面下功夫,而連接網聯汽車和交通設施最重要的就是趁著5G推廣真正實現V2X,使汽車和周邊聯系起來,實現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從而讓智慧的能源、智慧的交通、智慧城市相互連接,才能夠真正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
所以智能和網聯都是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推動自動駕駛必須做到車和路、車和能源、車和城市以及汽車和汽車之間的相互聯系,才能夠最終實現自動駕駛。推動自動駕駛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本身能源動力的變革有所不同,它會因循漸進、沿途下蛋,產生一系列成果,使人們一步一步感受到自動駕駛的樂趣。
為此,應做好三方面工作:
隨著新投資的開始,新基建的投入,建設基于5G、LTE—V2X是實現智能汽車與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融合一體化的先導工程。
交通設施的智能化是實現車和路協同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智能汽車與智能交通融合的必由之路。
智能汽車與智慧能源融合,實現氫電協同融合,它可以擴大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助力構建綠色低碳的智慧能源互聯系統。智能汽車與城市交通的深度融合,才能實現城市出行需求動態交通場景的實時匹配,才能實現綠色、高效、便利和安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