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甄文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把“補鏈”“強鏈”、解決“卡脖子”問題作為協會“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協會完善的分支機構和工作平臺,重點推動各零部件企業與整車產業鏈的溝通與融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原“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于10月22日在西安圓滿落幕。
本次大會以“育新機、謀新篇、開新局——助力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為主題,解析全球汽車供應鏈發展動態,助力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建設。大會全面創新,主題精準聚焦,引發產業內外的高度關注,參與圖文或視頻直播的主流媒體超過30家,線上累計觀看人數超過百萬,現場到會嘉賓超過1000人,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等部委相關司局主管領導,中國主流整車集團、中外百強零部件企業、跨界或新興龍頭企業、行業機構、高等院校的高層領導、專家學者共60余位嘉賓發表主題講演,碰撞智慧思想,發表真知灼見,分享觀點建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本次大會的主要智慧成果、凝聚成5點共識,由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發布如下:
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下,全球進入動蕩變革期,突發的新冠疫情和復雜的國際形勢疊加了新的困難、風險、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在政府持續推出有效政策和各方的努力下,中國仍在一系列新挑戰和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中實現了宏觀經濟的正增長,汽車產業和企業更是迎難而上,表現強勁,抓住了新“四化”和后疫情時代的重大機遇,發展勢頭持續向好,成為帶動整個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力量之一。
中國汽車產業已經步入新的發展軌道,并在新“四化”巨浪中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舉國體制優勢、超大市場規模、龐大消費實力、新基建發展迅速、產業鏈韌性強勁……一系列中國特有的良好環境是保障汽車產業發展長期向好的基礎底色。
我們要把內需潛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加快形成健康的國內供應鏈大循環,完善自身布局,利用今后5-10年時間發展建立強大的汽車供應鏈能力,進而回饋國際市場,努力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目前,國內汽車產業鏈的傳統競爭優勢逐漸減弱,推動新舊競爭優勢轉換已刻不容緩,“大而不強”“全而不優”、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和材料、高端設備“卡脖子”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但在汽車供應鏈發展的新時期,中國企業抓住新“四化”機遇,在創新中煥發了新活力,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了世界汽車零部件百強名單。在本次供應鏈大會上,我們聽到了多家國內企業自信地分享關鍵技術、高端產品上取得的新進展、在模式變革中取得的新成果等,為產業構建安全可控的供應鏈提供了多點支撐。這也充分說明,國家創新體系、金融支持和市場化改革等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后疫情時代的國際環境給汽車供應鏈格局帶來諸多不利因素,但我們仍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夯實和提升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為世界各國貢獻更多“中國機遇”,使我國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是中國汽車產業從跟隨到超越和引領的歷史機遇,將全面改變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形態,提供更廣闊、更豐富的發展空間,也帶來了顛覆性的機遇和變革。
汽車產品價值正逐步由傳統硬件銷售向持續軟件服務和創新轉移,全生命周期附加值大幅提升,進而引發一系列商業模式的變革。傳統研發模式的“規模效應正在弱化”引發與會嘉賓熱議。
傳統整零合作模式也在不斷被打破,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新形勢下,整車企業正重新調整研發、制造、采購、思維模式和組織架構等。
主機廠與供應商企業要互相賦能、相互開放、合理互動,共同進步的出路在于,充分利用新“四化”驅動和數字化轉型的大好機遇,不斷創新,做好技術升級,將創新鏈與生態鏈充分融合,共同打造適合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汽車發展的新生態。
在汽車新“四化”的驅動下,汽車制造商的產品服務范圍已經從生產線下線逐步覆蓋到汽車全生命周期,數據將作為驅動軟件定義汽車的源動力進入汽車供應鏈大家庭,算力供應鏈、能源供應鏈也將作為未來汽車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要素。汽車供應鏈的內涵也在不斷延伸和拓寬,汽車生態不斷擴展,逐漸形成立體化新格局。
越來越多以汽車為中心的生態圈正在興起,給傳統汽車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產業間跨界融合發展、相互賦能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新產業生態形成的過程中,供應鏈企業應加強融入生態圈的意識,利用新資源、新技術、新模式實現轉型發展,在產業鏈重構過程中占據先機,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構建安全可控的汽車產業鏈,核心是加快發展供應鏈體系,補短板、強長板,向價值鏈中高端水平邁進,而新時期的汽車供應鏈是全方位網格化的新生態系統。推動“強鏈”“補鏈”,應以完善全國統一市場為重要基礎,這也是國內大循環的主體,應注重整體性,放眼全球,而不是局限于一個地區、一個產業甚至某些企業,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政策的引導支持和協調統一。
推動“強鏈”“補鏈”也需要汽車產業與各行業的協同發展、融合創新,打破行業界限和資源分割,打開企業圍墻,推動汽車工業與軟件產業、材料工業、新能源產業等其他相關行業間的交流合作、融合創新,彌補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發空白,力爭取得新突破。
構建暢通、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根基所在。特別在當前世界大變局加速演化的背景下,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難度和緊迫性顯著上升,只有充分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才能有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今年中央在“六穩”的基礎上提出的“六?!敝匾胧┲?。為順應產業形勢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年將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煥新升級為汽車供應鏈大會。全新認識汽車產業發展規律,促進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把“補鏈”“強鏈”、解決“卡脖子”問題作為協會“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協會完善的分支機構和工作平臺,重點推動各零部件企業與整車產業鏈的溝通與融合。著力協助整車企業解決供應鏈短板和斷點問題;推動產業各相關方凝心聚力,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共同打造安全可控的汽車產業鏈,提高我國汽車產業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