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越
摘 要:最近幾年,呼倫貝爾市平榛種植產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在品牌建設過程中被擺在了重要位置,并在產業帶動之下,出現了諸多優質的品牌,市場需求量較大。地區的榛子種植產業不斷發展,榛子的產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在平榛栽培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管理比較粗放,精細化不高的現狀,使得地區的榛子產量和品質一直維持在原有狀態,難以幫助種植戶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總結了平榛原計劃生產改造技術和栽培技術。通過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利于平榛種植產業的發展,還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論述了呼倫貝爾市平榛園藝化生產改造技術要點。
關鍵詞:呼倫貝爾市;平榛;園藝化生產改造;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664.4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44
榛子果仁味美、肥白圓潤,是四大堅果之首,號稱堅果之王,脂肪含量在57.7%以上,蛋白質含量在14.1%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并包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具有多重加工途徑。呼倫貝爾市平榛是當地重要的林木樹種,榛子資源十分豐富,產量相對較高,有利于經營。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在不影響整個森林保護的原則之下,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成果,通過對平榛進行計劃生產改造,實現集約化生產經營,為提高平榛的產量和品質奠定堅實基礎。
1 榛子產業發展現狀
生態和產業是拉動發展的兩大引擎,既守護好綠水青山的生態“高顏值”,更向著“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不斷邁進。實施大小興安嶺林區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特別是停止天然林采伐以來,呼倫貝爾市積極實施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互動戰略,調整林業經濟結構,結合實際探索林業產業轉型發展之路,培育和發展了榛子、苗木、林下經濟和森林旅游等產業,為全市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保證,走出一條頗具特色的林業產業創業創新之路,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多年來,呼倫貝爾市高度重視榛子產業保護與開發工作,加大對天然榛子資源的保護力度,創新林業經營管理模式,將淺山區榛子林作價歸戶經營管護,嚴格控制捋青現象,對榛林進行撫育、更新、圍封,推廣榛子栽培和榛實象甲防治技術,提高榛子產量和質量,最大限度調動榛農生產積極性,實現山有其主、主有其責,促進榛子產業的發展。今年以來,呼倫貝爾市積極推進百萬畝榛子林基地建設,呼倫貝爾林業集團編制完成了呼倫貝爾市榛子產業經營發展規劃,在阿榮旗開展天然榛子林平茬項目,現已完成1000hm2平茬任務。扎蘭屯市有野生榛林6.7萬hm2,年產量1000萬kg,年產值4億元,成為內蒙古平榛主產區。
2 呼倫貝爾市平榛園藝化生產改造優勢
開展平榛園藝化生產改造,能夠為榛木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調整林地的密度,同時還能夠對榛木的生長發育過程進行科學管理,提高林木產量,林木的抗病能力,保證林木能夠健康生長發育,使得整個林間的漲勢得到顯著的改善和有效的調控。另外在園藝生產化改造過程中,通過引進一系列先進的栽培技術,保證平榛的產量進一步提高,從而帶動經濟效益顯著提升,為種植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
3 呼倫貝爾市平榛園藝化生產改造技術要點
3.1 改造途徑
在對平榛進行園藝化生產改造過程中,改造途徑多樣,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野生的平榛林進行進一步的改造。天然野生的平榛林缺乏有效管理,每年的整體產量普遍較低,接觸的果實普遍較小,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十分不穩定,同時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還很容易遭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威脅。由于沒有對野生的平榛進行統一化的管理,大部分林區主要采用掠奪式的采摘,造成了果實在成熟之前大面積的搶收,采收回來的果實不飽滿,成熟度較小,個頭較小,品質較差。還可以對野生的平榛林進行撫育改造。通過對平榛林進行簡單的改造之后,由于實行了人工管護,對林木枝條進行有效的修整,能夠有效避免野生生長過程中所存在的多種問題,但由于管理成本和路徑成本的限制,很多時候都是大面積的機械操作,對榛木的生長發育很容易造成損傷,影響到榛子的產量。現階段距離居民較近的榛木基本上已經被承包完畢,其他林農想發展該項目難度較大。該種方法的優點是成本投入相對較少,經濟收入相對于野生生長的經濟收入較高,每年的收入相對較為穩定。最后一個是對改造后的平榛林進行原計劃的管理,直接進行園藝化改造。對于距離居民點較近或者進行簡單改造的野生榛林,也可直接在適宜栽種平榛的地點進行榛子栽培,明確具體的土壤肥力管理措施,并對榛木進行合理的修剪,防治病蟲害威脅。
3.2 園藝化改造技術要點
3.2.1 苗木和種植地選擇
在改造過程中,平榛苗木和栽培地點的選擇十分重要。在苗木選擇過程中盡量選擇主根較為粗壯,根須較多的苗木,同時還應該確保整個苗木未受到凍害和病蟲害威脅,莖稈生長良好。在起苗過程中應該做到隨起隨栽,避免對根系產生損傷,在起苗前1周灌溉1次透水,保證苗木水分供給充足,這樣能夠有效解決運輸過程中缺水造成的苗木死亡。在對野生榛林改造過程中,對種植地進行科學選擇,在平原栽植時確保地勢較高不容易積水,水分過多會對苗木的根系造成嚴重傷害。平榛對種植地要求不高,大多數土壤都適合其生長發育,但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應該確保在交通便利的區域種植,方便管護和管理。
3.2.2 確定合理的栽培密度
平榛屬于灌木,側生根生長量較多,生長條件較好時平榛能夠萌生出大量的側根。平榛本身側向生長幅度相對較大,在定植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株行距,不能夠定植過密,定植過密會影響到平榛的側向生長,造成整個林間郁閉度過高,影響到通風光照,不利于林間的衛生,同時也不方便機械化作業。通常情況下在平榛定植過程中,株行距控制在2.5m×3m[1],在保證適宜郁閉的情況下,保留適宜的通風透光空間和機械化作業通道。在林木栽培過程中應該選擇合適的栽培季節,一般情況下春季和秋季都可以栽培,春季栽培控制在4—5月份,秋季栽培控制在9—11月份[2]。在栽植過程中最好選擇陰天或者雨天進行栽培,避免陽光照射,防止苗木脫水引發死亡。在平榛苗木運輸過程中,如果運輸距離較遠,應該對根部進行適當的包裹處理,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根部失水。栽培過程中應該確保充足的水分供給,特別是在春季栽培過程中,由于比較干旱,種植之后灌溉1次透水并在樹根附近覆蓋農用地膜,起到防寒保暖保傷的作用,避免因為降水過少影響到苗木的成活率。
3.2.3 科學施肥灌溉
平榛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量不大,適應能力較強,在滿足光熱條件之下,不施肥也能夠健康生長,但為了提高平榛的產量,避免平榛的枝條因養分原因造成大小年現象,需要進行科學的施肥灌溉。平榛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由于平榛的側根生長較為旺盛,施肥時主要采用開溝施肥模式,施肥之后及時覆蓋土壤,減少肥料的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此外在栽培過程中也可以按照一般農作物的種植方式進行科學施肥,堅持積肥以有機肥為主,生長后期科學追施化肥。在園藝管理過程中,應該依據不同時期平榛的不同生長狀態,做到科學施肥,確定合理的施肥量。在同一個種植園區由于位置不同造成的土壤水分的儲存量也存在一定差異,會影響到林間平榛的正常生長發育,進行科學的營養調控,按照測土配方施肥的要求,進程土壤改良。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植株一年內的生長發育時間相對較短,并且進入春季之后很容易引發干旱,所以在春季應該及時做好適當的灌溉工作,這是提高平榛產量和品質的前提基礎[3]。
參考文獻
[1] 許養龍,王國義,商永亮,馮玉新,王靜鋒.平榛天然林改培及選育栽培規劃設計[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9(02):57-58.
[2]姜秀煜,商永亮,周建宇,潘東,王國義.篤斯越桔林人工改培及選育栽培規劃[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1(04):18-19.
[3]翁海龍,高運輝,王福德,康迎昆,孫淑梅,袁惠新.平茬處理對篤斯越橘天然林更新復壯的影響[J].林業科技,2016(02):1-3.
(責任編輯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