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研究可持續創新機制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客觀要求。大多數關于可持續創新機制的文獻研究都是基于單一的理論視角。如何從理論整合的角度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可持續創新機制,構建可持續創新機制的整體分析框架是本文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制;機理
創新型企業在其持續創新的進程中,擁有自身特有的運作規律。以往對于創新型企業在持續創新機制上面的研究多停留在單一的理論角度,本文研究過程中將以創新理論和企業能力兩個方向為基礎,構建創業創新精神和組織學習基礎上的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制綜合分析框架。
一、創新型企業的內涵與特征
要對創新型企業進行研究,特別是在可持續性創新機制機理上,那么我們必然要明確什么類型的企業可稱之為創新型企業?創新型企業應該擁有的內涵是那些?創新型企業所具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創新型企業的內涵界定
針對創新型企業的定義,本次研究是站在持續創新的角度出發,本文理解創新型企業是指“企業是由具備持續創新精神的企業家進行領導運行,能夠可持續性地整合內部和外部的關鍵性資源,開展持續性創新活動,已達到企業長期持續性經濟效益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二)創新型企業的特征
本文在研究創新型企業內涵的基礎上,認為創新型企業應具備五個特征。
1.人本特征
在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歷程中擔任組織者、領導者、承擔責角色的企業家們,其所具備的創新精神是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發展的動力來源,組織學習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組織學習的開展實施,組織成員通過提高自身學習能力以帶領提升企業組織的學習能力,促使企業可持續創新活動的不間斷開展實施。
2.系統性特征
創新型企業所要開展的可持續創新活動應具有系統性特征,它應是一個完整、全面性的體系,例如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文化創新等創新活動都是整個體系中的一個子系統,他們不是單獨存在活動的,而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以達到協同效應,才能更好地促使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發展。由此可見,保障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協同促進作用能有效地促進創新型企業的創新活動,系統性特征是創新型企業的另一重要體現。
3.時間持續性特征
企業的持續創新過程是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持續創新的持續時間應該在10年以上,只有在10年以上的持續創新才能使企業不斷擴大規模,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將繼續推動我們的企業前進。
4.效益持續增長特征
從經濟概念的角度進行企業持續創新的研究,而不應將持續創新單純的理解為一個技術概念。可持續創新所帶來的最終目的之一應是帶領創新型企業創造可持續性經濟效益的增長。
5.持續發展特征
創新型企業要想帶領企業團隊進行可持續性發展只有通過不斷實施可持續創新活動,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是創新型企業的最終目標。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創新型企業具備連續可持續性的創新動力、活動和過程;第二,企業可持續創新的趨勢必須是保持螺旋式上升狀態。
二、企業持續創新作用機理相關理論
企業可持續創新機制的研究是一個體系研究,所以對其的研究必須以與之密切相關的理論為基礎。本文主要是從人力資本、創新理論和企業能力三個方面理論對創新型企業可持續性創新機制進行研究。
(一)人力資本理論
企業管理的主體是人,所以人作用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企業組織目標所能實現的程度。激勵人的知識累積與作用能力持續進步才能促使企業組織知識與能力的持續提升,才能保證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發展這一最終目標的實現。所以企業的創新活動要以人為本,積極激勵人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的全面提升。
(二)創新理論
創新是企業家應具備的基本職能,企業家精神是創新型企業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動力,是創新的靈魂。本文主要基于技術創新的概念、過程與體系方面來研究創新理論和實踐,將創新理論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以技術變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技術創新理論”,從技術變革的角度,對技術創新在創新、模仿、延伸及轉移上開展深入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理論。另外一個是“制度創新理論”,主要以制度改革為研究對象,融合技術創新與制度,建立制度與技術創新以及企業經濟利益是相關性,制度環境和安排在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企業能力理論
企業能力理論的理論基礎是對于企業文化內在成長的關注,據此提出了企業資源基礎觀概念,通過對企業核心創新理論的研究來推動企業資源基礎觀建設,以動態能力的研究作為鑒定企業能力理論形成的標志。
三、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機制機理集成框架模型
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機制主要是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開展與實施創新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基本規律是各個主要元素、結構與功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聯。
(一)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作用機理集成框架
本文研究以人力資本理論為基礎,認為人力資本是企業最重要、最關鍵的資本,在企業可持續創新過程中應重視人力資本的作用。第一,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創新精神是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得以保障的主要來源與動力;第二,創新型企業的學習主體是企業的員工,通過他們學習行為與能力的不斷提高可以促使企業學習能力的提升,才能達到企業的可持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同時,將創新理論與企業能力理論進行融合,再基于企業家創新精神與企業組織學習的基礎,建立了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機制機理模型。該模型認為:企業家創新精神與企業組織學習這兩方面是決定企業可持續創新的關鍵因素所在,這兩方面工作程度共同決定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的程度,可通過這兩方面的提升來提高企業的可持續創新能力,促使創新型企業的可持續創新績效的提升,比如企業經濟、技術與社會績效,從而促進創新型企業的可持續創新發展。所以說可持續創新企業的運作是一個多種因素協同作用的動態過程。
(二)創新型企業持續創新作用機理集成框架分析
1.持續創新的動力——企業家持續創新精神
對于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分析可以從企業家創新意識與企業家創新行為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企業家的創新意識一般說明企業家自身對于創新的理解與所持有態度,它是一種人體的思維意識,可將創新轉換為企業家自身的內在習慣與自覺行為,是能保持企業家持續性實施創新活動的內在動力,是企業家創新意識的體現,一般主要體現在創新價值意識、人才戰略意識、創新意識與風險承擔意識四個方面。
在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具有明顯的戰略頭腦,他們鼓勵企業在產品、流程、管理、組織和市場等方面不斷開展創新活動,從而可在行業中獲得競爭優勢。提高企業家自身的持續創新能力,實現企業的持續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是企業持續創新的動力。
2.持續創新的關鍵——組織學習
組織學習主要是創新型企業在不斷進行內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根據環境的不斷變化而對自身進行改革或者重新策劃安排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表現在知識的調研收集、整理歸納、共享交流和應用推廣方面,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可通過不斷提高組織學習能力來實現。組織學習能力主要是指企業針對內外部形勢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和策劃安排,應對形勢變化而作出及時、正確應變反應的能力。
可持續性創新是一個需要長期、動態進行知識積累的過程。組織需要不斷學習,跟隨組織學習的過程,高效地獲取知識,合理地整合知識,及時地適當運用知識,實現企業可持續創新。
四、結語
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機制是指企業不斷進行創新、提升企業可持續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經濟社會效益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模式。本次研究首先進行創新型企業的內涵與特征的界定;其次,通過人力資本理論、創新理論和企業能力理論三個方面基礎理論研究,構建形成了基于企業家創新精神與組織學習能力的可持續性創新機制聯合框架,其中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的動力源泉主要來自于企業家可持續創新精神,創新型企業可持續創新的關鍵是指企業的組織學習。
參考文獻:
[1]向剛.企業持續創新:重要性和基本概念[J].經濟問題探索,1996(6).
[2]夏保華.企業持續技術創新的結構[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1.
[3]陳仲伯.試論企業持續技術創新的內涵及特征[J].中南大學學報,2003(8).
[4]秦娟,楊崇其.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途徑探討[J].武漢化工學院學報,2006(6).
[5]陳云萍.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5(12).
[6]王乾厚.企業家能力與企業核心競爭力[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6(2).
基金項目: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新形勢下高新技術企業持續技術創新體系研究”(52020JDR0339)。
作者簡介:馬嬋華(1989—),女,山東菏澤人,研究生,四川川核地質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