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要:目前,為增強競爭優勢,鞏固市場地位,企業不斷進行自我改造。由此可見,業務和財務的融合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財務信息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現狀。同時,企業通過提高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不斷建立新的財務會計制度,并且以管理制度為基礎,利用財務會計實現對經濟業務活動的全過程監管,以促進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業財融合;企業;財務管理
現代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潮流中所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夠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財務部門很難直接接觸到客戶,也就存在有對客戶需求不明確等問題,只有將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進行結合,并且根據業務部門的具體工作情況進行財務管理措施的合理制定,這樣就可以充分地發揮出財務管理的職能,為企業更好的發展提供助力。
一、業財融合概述
從字面意思分析,業財融合就是業務與財務的融合,強調以財政部頒發的有關文件和規定為依據,以融合性原則推動管理會計的有效實施,確保其能夠迅速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領域,以明確的業務流程作為基礎,推動財務和業務活動的結合。業財融合具備如下比較顯著的特征:一是全局性。如果從整體的角度分析,業財融合的范圍相當廣泛,會影響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得到企業管理層的支持,在企業內部營造出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同時完善管理機制,提升財務管理的效果;二是開放性。業財融合具備穩定性和開放性的特征,能夠接受不同的業務內容,也可以隨著企業的發展實現管理動態化;三是過程性。業財融合對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影響十分巨大,可以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從企業的發展特點出發,做好全面細致分析,實現財務管理和業務活動的高度融合;四是協同性。在推動業財融合的過程中,無論是業務部門還是財務部門,都需要充分重視起來,做好協同工作,以保證業財融合的效果。
二、業財融合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企業財務管理要求越來越高,所包含的時代意義與價值更為豐富。業財融合是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只有充分結合企業自身實際,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業財融合策略,方能實現企業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的有機融合與統一,切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有效防范財務管理風險,有效保障企業戰略的順利有序實施,從而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長期以來,多數企業管理人員高度重視業財融合工作,相繼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方法與戰略,在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實踐經驗,為企業實現未來長遠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與活力,促進了企業自身價值的實現。盡管如此,受主客觀等方面要素的制約,部分企業在實施業財融合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短板與不足,主要表現在:業財融合管理制度不甚完善,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養不足,現代信息化建設系統平臺不完善等。上述問題的存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制約企業財務管理效能的關鍵因素,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
(一)財務人員職能轉型難
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都有著一定規模的財務管理隊伍。然而,幾乎所有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從業者都存在業務素質層次高低不一的問題。中小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方面活動的過程中因為高端管理人才嚴重缺乏的原因,幾乎所有的財務工作負責人只是單純了解一些財會方面的基礎知識,在團隊管理所具備之意義角度上沒太多重視,在團隊工作的參與過程中沒有太多的技巧。故而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業財融合過程中必須參與其中,保證轉型升級的主動性。
(二)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業多是民營企業,而這些民營企業在產權結構上存在混亂不清、權責不明的現象。不少民營企業推行家族式治理模式,股東單一或親緣關系太重,容易形成一言堂和家天下的局面,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日益加劇。另外,由于不受重視,不少中小企業的內控機制建設偏廢,或存在形式化嚴重、無法起到內部治理機制相互牽制的管理效果。有些企業缺乏有效的預算管理、庫存管理、資金管理等手段;企業內部管理漏洞叢生,支出不嚴隨意性大、庫存管理不善被盜、會計舞弊等現象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和生存發展。
(三)部門之間溝通不足
業財融合的實施強調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有效溝通,而從目前來看,很多企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給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影響。如果單純從業財融合的角度分析,可以將其看作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不過在現代企業,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通常都是各自為政,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這樣必然會對業財融合工作的實施產生影響。
四、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措施
(一)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在開展業財融合的過程中,應該構建起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為相關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良好保障。從財務部門的角度,應該對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進行完善,依照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業財融合節約的成本進行合理分配,以獎金等形式來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同時,企業應該高度重視財務管理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的建設和完善,將業財融合科學運用到財務管理工作中,保證工作的規范性。而在業財融合管理環節,企業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以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為支撐,將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價值和作用切實發揮出來。
(二)推動財務人員的職能轉型
在先前,中小企業管理者在自身的活動進程之中,業財兩類部門普遍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然而在逐步落實業財融合工作的活動中,財務部門的從業者一方面要保證自身的本職工作之外,就企業在自身的運營過程中一系列活動中都應保證參與的“主動性”,從而最大程度上加強其和業務部門間的“契合度”,從財務角度為業務部門從業者提供應有的工作指導。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深入推進業財融合工作。此外,在開展業務活動之過程中,還應保證融合財務管理層面的理念和方法,從業務工作角度開展預測、分析活動,保證高質量展開業務工作;除此之外,還應進一步保證業財雙方的溝通互動,加大資源、信息之類的共享力度。在這一基礎之上,主動建立資金、預算、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小組,借助于選拔業務骨干這一形式來建立專業管理團隊,從加強業、財務從業者彼此間的配合度,為高質量開展業財融合工作的打下良好基礎。
(三)員工考核管理機制的完善
業財融合管理機制的建設過程中部門配合尤為重要。部門的配合即各部門人員的配合,因此,業務和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對自身崗位工作進行充分的了解,并通過信息化平臺對雙方工作進行及時地了解,抓住關鍵信息進行分析。業財融合管理機制的建設和提升業財人員工作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可安排業務人員進入財務部門、財務人員進入業務部門進行相互學習,然后對其學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考核評價,以促進員工在不同部門之間的工作積極性,實現業務和財務部門人員職務的有效轉化,讓業務和財務部門的融合更加深入,充分發揮業財管理的價值。
(四)進行業務制度和財務制度的融合
業務與財務制度的融合,能夠讓兩個部門的日常交流與溝通力度進一步提升,對于業財融合模式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也能夠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財務部門需要對業務項目的整體流程有準確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來進行經營成本的有效控制。對于節約下來的成本還可以進行再分配工作,借此來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提升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
(五)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
施工企業業務和財務管理過程中涉及的數據信息較多,若是仍然以人工的方式進行管理,必然會降低施工企業的業務和財務管理效率。現如今信息化技術已經開始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廣泛應用,施工企業也應當緊跟時代發展,在業財融合管理機制建設過程中加入信息化技術,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讓業財融合之后的信息管理更加高效。比如近年來興起的人工智能技術,既能夠提升信息傳輸速度,還能夠解決眾多業財融合過程中的基礎性問題,幫助節約人工時間成本,讓有能力的員工去做更具難度和意義的工作,從而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水平。除此之外,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不僅要考慮業務和財務部門,其他部門也需要進行全面的了解,讓信息化平臺更具包容性、靈活性,從而讓業務和財務部門能夠獲取更多與工作有關的信息數據,加快數據傳輸速度,實現信息共享,讓各部門之間的交流更加及時,減少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管理問題。施工企業財務部門所掌握的數據信息較多且極為重要,在經過財務部門處理之后,業務部門和其他部門都可以此為依據處理部門內部工作。因此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需要以數據為主,注重數據的有效性轉化,為企業業財融合管理機制的建設提供更多的技術保障。
五、結語
新時期下業財融合在財務轉型中占據重要地位,財務也要適應變化,現代化的財務管理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不僅僅是基于數據和報表,還要以創新思維,從專業領域進而探及業務領域,更多參與到企業業務決策中,細致了解具體的業務過程,提升企業各方面效益,降低經營風險,也使財務人員的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袁佳千.淺談業財融合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8(34):101-102.
[2]冷亞麗.關于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的若干思考[J].財會學習,2018(35):75+77.
[3]廖雪婷.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探析[J].財會學習,2018(3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