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泉州

俗話說,幸運時扁擔開花,倒霉時生姜不辣,放屁砸傷腳后跟,喝口涼水也掉牙。河南省鞏義市米河鎮鐵山村11組村民王宗奇就是這樣倒霉的人。
天災人禍跌深淵
據鐵山村村民組長講,62歲的農民王宗奇,務工時不慎腿被砸斷,因治療不徹底而落下殘疾。在農村,作為一名男子,只要不會干體力活,身體殘廢,就等于家里塌了半邊天。本來王宗奇有一健壯的兒子,這是他的希望,不料因車禍身亡,王宗奇難過地整天憨憨傻傻。妻子余愛珍患高血壓多年,喪失勞動能力,常年藥物不斷,整天無精打采,臉上就沒有顯過笑。真是屋漏偏遇連陰雨,2018年初,唯一的女兒王宇坤發生車禍,造成腳趾斷裂,落了半個殘廢。妻子流淚,宗奇心酸,左鄰右舍和村委干部搖頭直嘆。雖然鎮里和村里給一些補助,也是杯水車薪,王宗奇家里的前景猶如墻倒屋塌,生活一下子跌進了萬丈深淵。
黨的政策解困難
據王宗奇講,正當一家人在深淵中掙扎時,遇到了“貴人”。“貴人”就是黨的政策和黨派來的扶貧干部——共產黨員、鞏義市僑聯主席張愛敏。2015年,鞏義市僑聯主席張愛敏來到米河鎮鐵山村扶貧,當他了解到貧困戶王宗奇一家的遭遇后,非常同情,決定幫助該貧困戶,讓他一家脫貧致富。張愛敏根據王宗奇一家的家庭情況,制定詳細有效的幫扶措施。根據黨的扶貧政策,王宗奇一家為識別納入的一般貧困戶,一家5口,分別是戶主王宗奇(62歲),妻子余愛珍(58歲)、女兒王宇坤(26歲)、女婿喬桂彬和外孫喬天樂。女婿喬桂彬一邊照顧著自己年老、體弱多病的父母,一邊照顧著岳父王宗奇的一家,肩上擔子沉重,壓得他不堪重負。張愛敏了解王宗奇一家詳情后,決定先從王宗奇一家的健康著手,逐步進行工作。得知王宗奇目前需要拐杖助行,張愛敏跑前跑后,先后積極聯系米河鎮、陽光醫院、鞏義市殘聯,幫助王宗奇辦理了殘疾證,現每月可領取490元的殘疾補貼,逐步緩解了王宗奇的家庭負擔。妻子余愛珍患高血壓,治療多年無效,常年藥物不斷,并且病情有所加重,喪失勞動能力。張愛敏知道這一情況后,幫助聯系鞏義瑞康醫院,對余愛珍進行了全面身體檢查。經確診,余愛珍患有心臟病,血管也嚴重堵塞,醫院要求必須盡快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后果嚴重。由于在鞏義市做此項手術風險很大,張愛敏又多方打聽,在河南省醫院工作的朋友幫助下,將余愛珍轉到省醫院,并立即安排了手術。余愛珍手術后住院期間,張愛敏多次到醫院探望,并送去慰問金1000元和一些物品,熱心勸慰余愛珍安心治病。治療結束后,又幫助余愛珍辦理大病報銷,先后報銷7萬余元,極大的減輕了家庭負擔。目前,余愛珍手術后恢復良好,可以保障正常的勞動和生活。兩個頂梁柱的身體有所好轉,使家里生活有了轉機。
遇到貴人出深淵
“要扶貧,扶志、扶智相結合”,張愛敏始終堅持在精準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的基礎上,把解放貧困戶的思想放在首位,正確引導貧困戶樹立靠自己勤勞致富的思想觀念,不能形成“人人爭當貧困戶,依靠國家來補助”的懶惰思想。俗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對于王宗奇一家來說,他們因殘、因病致貧,心理很脆弱,如果不及時疏導扶持,就會接近崩潰的邊緣。為此張愛敏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時候,十分注重對這類貧困戶進行心理疏導,采取精神扶貧。張愛敏時常告誡他們,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勇敢去面對,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都會土崩瓦解。幫助他們建立脫貧信心,從心理上要戰勝困難,擺脫困難。通過與王宗奇充分溝通后,決定幫助其發展養殖業,獲得穩定收入,解決家庭根本困難。張愛敏“以贈人千金不如教人一技”的思想,先后自掏腰包資助王宗奇一家3500元,為其購買小母豬、雞仔、鵝仔、山羊,又幫助聯系鞏義市農牧局一位朋友技術人員,給予養殖技巧的培訓輔導和支持。豬養大出欄時,張愛敏幫助銷售豬肉;雞下蛋銷路困難時,幫助銷售雞蛋。2016年12月,王宗奇依靠養殖收入達到脫貧標準,家庭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改善。2017年,張愛敏幫助王宗奇申請到了1萬元的小額貸款,擴大了養殖業規模,經濟效益逐步上升。2017—2019年,平均每年收入有2—3萬元,王宗奇依靠養殖獲得了穩定收入,實現了穩定脫貧,生活好了,吃胖了,高興地站起來了,他拄著拐杖在村里昂頭挺胸,逢人就說:俺遇到貴人跳出了深淵!
解決糾紛幫維權
據王宗奇的女兒王宇坤講,張愛敏幫扶貧困戶5年來,從中了解到王宗奇有一子,因車禍死亡,在賠償訴訟中與鞏義市法院執行局有6200元執行費的糾紛一直未得到解決,便幫助王宗奇與執行局進行多次協商,最終法院執行局將6200元執行費交給王宗奇,緩解了王宗奇一家的實際困難。2018年初,王宇坤發生車禍,造成腳趾斷裂,張愛敏多次到醫院探望,送去營養品和慰問金500元,鼓勵其積極治療,早日康復。在王宇坤治療期間,張愛敏積極與律師、法官取得聯系,在最大限度內為其爭取賠償金,在多方努力下,獲得2萬元賠償金,保障了王宇坤的治療和康復,后期的賠償和鑒定還一直在協調中。對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張愛敏時時刻刻給予關心關愛,并堅持用法律維護其合法權益,王宗奇一家非常感動,決心團結一心,以智慧和毅力戰勝貧困,走上富裕道路。
在鞏義市僑聯辦公室,我遇到了鞏義市僑聯主席張愛敏,他很隨和,當官不像官,平易近人,親自為我倒水端茶。當我問起王宗奇的事情時,張愛敏無不感慨地說:“我是黨培養多年的黨員干部,執行黨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政策,關心貧困農民的生活,也是我們每個黨員干部應盡的職責。通過幾年來和王宗奇一家的相識相伴,已建立了深厚感情,幾天不見就非常想念他們,哪怕是一個電話、一句問候,都會感到心中無比欣慰、無比快樂。祝愿他們家早日過上富裕的生活,共享天倫之樂,我的投入和辛苦也是值得的。”
感慨之余,我心頭不禁涌出一首詩來:干部樹立公仆情,為民宗旨要記清。 沉下基層搞“三貼”,干群仍是魚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