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 郭緯航



“郭書記真是我們的貼心人,沒有郭書記我們哪能過上這么幸福的生活啊。”2020年6月30日,記者走進羅山縣孫崗村貧困戶包勝安的家中,在這遇見了正在入戶走訪的駐村第一書記郭東興。
2017年11月,45歲的河南省地質環境勘查院總工程師、副院長郭東興來到省級貧困村——羅山縣孫崗村任第一書記。
用真心精準扶貧
孫崗村位于羅山縣青山鎮東南部,總面積約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70畝。全村共有21個村民組,739戶,2780人。登記在冊的貧困戶有157戶共614人。
自2017年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長后,郭東興已經不知道自己是第幾次走進貧困戶的家中了。走進百姓家里,用腳板丈量著自己扶貧的真心。
在扶貧工作中,他真切地體會到了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這項傳統的重要性。只有你真心為群眾謀幸福,群眾才會和你交心,才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你,而不是冷眼觀望?,F在村里誰家里有什么問題,村民們都喜歡來找郭東興聊一聊,既開解了心結,又指明了思路。在村里,他早已成為了村民們的“知心人”。
說起貧困戶的信息,他也是如數家珍,誰家的老父親定期要去縣醫院做透析,誰家的孩子今年要上初中了,誰家的兒子在外面務工又回家了。只有心中裝著百姓,才會把百姓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融入村民中間,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家人,才能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才能為村民提出切實可行的扶貧計劃。
在村里采訪時,一戶村民老遠看到郭東興就跟他打招呼,邀請他進自己家里坐坐,這名村民恰好也是貧困戶,于是筆者隨郭東興走入了這名貧困戶家中。他家的老父親七十多歲了,雖然長期患病精神卻很好,見郭東興進來了熱情地招呼他坐下,提到自己的病,他說:“都是現在的政策好,才讓我能安心治病安度晚年,郭書記經常主動上門來詢問我們有沒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真是我們的好書記啊?!?/p>
在扶貧工作中郭東興意識到,建強建好基層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關鍵。要大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使其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堅固堡壘。
孫崗村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認真做好每月10日的主題黨日活動。河南省地礦局也發揮了堅強的后盾力量,支持駐村工作隊創新開展了各類抓黨建的舉措,如大力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入黨積極分子、致富帶頭人,定期組織培訓,給他們不斷壓擔子,盡快讓他們成長。村里一有困難、問題黨員們都會挺身而出給郭東興出謀劃策,也十分積極主動地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在村委會積極推進的各項工作中都努力起到先鋒模范作用,這無疑對村民是一種示范,更起到帶動的作用。
郭東興常說,在群眾最困難和需要幫助的時候,作為一名黨員沖鋒在前,及時趕到并解決問題,這就是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村民的需求并不高,但是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里,扎實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贏得廣大干部群眾的滿意。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扶貧先扶志和智。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勇氣面對貧困,只有解決了思想上的貧困問題,讓百姓轉變思想觀念,才能更好地推進扶貧工作。
郭東興系統地分析了村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發現除了因病或者發生意外致貧的貧困戶,其余相當一部分人的致貧原因還是自己的思想觀念沒有轉變過來,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不愿做出改變,對政策半信半疑沒有行動力,不愿承擔風險又瞻前顧后,他們之所以沒有脫貧還是思想上存在的貧困意識在作祟。
針對這種情況,郭東興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扶貧政策。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進鄉村”活動等等,首先讓黨員擺脫“貧困意識”,然后黨員入戶,系統全面地向每戶介紹各項扶貧政策。這些黨員平時就扎根群眾之中,他們以朋友、親戚、故交的身份向村民宣傳科普政策知識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信服。這些舉措使絕大部分村民提高了思想認識,在村里形成了勤勞致富、爭當致富能手的良好氛圍。
郭東興知道目前扶貧工作進入集中攻堅階段,貴在精準,重在精準,要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真功夫,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圍繞2018年羅山縣脫貧摘帽總目標,孫崗村也深入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主要有“四大”活動、“清零行動”、“百日攻堅集中總攻”,等等。他考慮到農民干農活忙碌,盡量不占用農民的干活時間,充分利用農民早起、午餐和晚飯后的空余時間,入戶走訪調查。從詢問到筆記,再到征求意見,每一個細節他都不放過,進一步精準了信息,掌握了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困難所在和真實需求。
村里有一個貧困戶叫伍良平,其愛人常年有病,尤其是大腦有病、下肢癱瘓,但其本人恐懼和拒絕到縣人民醫院去鑒定辦理殘疾證。作為第一書記,郭東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讓她能享受更多的幫扶措施,郭書記三番五次地到伍良平家中耐心勸說,硬是打著出去散心的幌子,2018年12月21日早早開車拉著她到羅山縣人民醫院進行了殘疾鑒定,現已將殘疾證送到伍良平手中。伍良平握住郭書記的手,激動地說:“太感謝了,你真是黨的好干部啊,你駐我們村,是我們全村的福氣。”
本著“扶貧路上不落下一個家庭、不落下一名群眾”的宗旨,郭東興和駐村工作隊起早貪黑完成了所有貧困戶的入戶走訪,按照一戶一策、一戶多策的幫扶思路,因地制宜,結合產業發展、教育培訓、就業創業、社會救助等幫扶政策措施,為每一戶制定了適應自身的幫扶計劃,夯實了精準扶貧的基礎,找到了癥結所在。孫崗村建立了“一對一”幫扶機制,實事求是,一戶一策,對癥下藥。其中省地礦局38個黨支部結對幫扶41戶貧困戶,明確具體幫扶責任人,要求幫扶責任人定期進村入戶進行幫扶。
用真力發展村集體經濟
自省地礦局結對幫扶孫崗村開展扶貧工作以來,孫崗村的村集體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孫崗村屬于淺山丘陵地帶,村民人均耕地不足一畝,主要靠種植水稻和養殖家畜為生,在2015年以前村集體一年收入不到8000元,屬于名副其實的貧困村。而經過駐村工作隊及孫崗村村民堅持不懈的努力,通過茶場承包、土地復墾流轉、村集體資產租賃、光伏發電、退耕還林流轉等方式,現在每年村集體收入已達30余萬元。
國家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孫崗村深究自身原因,在如何發展村集體經濟這道考題上,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應措施,郭東興多措并舉利用政策大力扶貧。
要脫貧首先要發展產業。郭東興積極探索多種發展模式,實現產業扶貧。2018年12月18日,省地礦局贊助投資的農家樂項目目前已竣工驗收并移交村里管理,并且農家樂項目將在孫崗村發展鄉村旅游中唱“重頭戲”。
村里新建的扶貧車間、冷庫已簽訂了租賃協議,帶貧15戶,實現了產效帶貧。在村委會的組織下,村里實現了上千畝的土地流轉,將土地有償流轉給企業實現經濟收益,村民還可去企業務工,有效拓展了村民的增收途徑。
2018年,由駐村工作隊積極向上級部門申報的由省財政投資260萬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也已驗收并移交村里,目前已發電產效,帶貧困戶60戶,每戶年收益1500元。2018年省派第一書記50萬專項資金項目和農村超市也已竣工驗收,帶貧11戶,目前正在公示報名招租。
實施金融帶貧,為貧困戶申請免息貸款并注入企業投資分紅,每戶每年收取5000余元,實現帶貧38戶。通過縣招商局的統一部署安排,利用網絡助力產品銷售,實現電商帶貧3戶。
孫崗村地處丘陵地帶,又背靠石山口水庫,有著十分宜人舒適的自然環境。他帶領大家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兩年來實施了“多彩田園”工程,依靠以種植業為主的亞森公司和以養殖業為主的炳良公司,納入縣“多彩田園”產業扶貧規模企業。兩個企業按照到戶增收入股分紅的要求,帶動貧困戶簽訂《入股分紅協議》,以到戶增收項目資金入股分紅,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典范。
隨著引進龍頭企業亞森公司的不斷發展,村里形成了大規模的果園,另一部分群眾也開始搞起了鄉村旅游農家樂。孫崗村已獲得“河南省移民鄉村旅游示范村”的稱號,這對全村村民來,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村里的萬畝果林可供游玩、賞花、采摘,石山口大型水庫可供休閑觀光、自主垂釣、水上游樂。另外還規劃建設了農家樂、農產品大型超市、旅游服務特色街等配套項目?,F在來孫崗村游玩釣魚、采摘果實、水上游樂、品嘗特色農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游客們既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愜意環境又能品嘗到特色佳肴,鄉村旅游的發展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用真情助力鄉村振興
在兩年多的扶貧工作中,郭東興也深感脫貧攻堅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而他也用真情和汗水有效促進了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孫崗村地處偏遠,到集鎮的道路路況極差,交通不便。尤其是雨天,道路泥濘和水坑多,非常難走。這些讓郭東興看在眼里,愁在心里,脫貧攻堅無小事,得盡快想辦法解決。
2018年3月,他積極向鎮里匯報,通過鎮里行文,到羅山縣交通局申報爭取。為了爭取修路項目,他不知到羅山跑了多少趟,記得有一次,為了見縣交通局領導,他在會議室門口等到中午12點50,最后向交通局領導作了詳細的匯報,得到了領導認可,于2018年5月份審批通過,目前已驗收投入使用,郭東興長舒了一口氣,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通上好路,就是通上了幸福。村民們也是興奮不已,豎起了大拇指。
兩年來,他積極申報項目,爭取各級財政安排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修建生產道路3公里,實施危房改造30多戶。省地礦局出資在易地搬遷小區建設了污水處理廠,為環境污染整治和清潔水源保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實施進村主干道美化、凈化、亮化工程,實施安全飲水工程,省地礦局出資40萬元,在解決生活用水問題的同時,還解決近千畝水田及果木林澆灌問題。實施垃圾清運及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實施部分村組清垃圾、清溝塘、清雜物的“三清”工程,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超標達到脫貧的標準。
經過駐村工作隊近一年的努力,全村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均參加了新農合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救助,新農合參保率穩定在100%,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全村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達到100%,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
完成了全村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31戶共121人易地搬遷工程,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爭取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進一步落實農村低保、五保和臨時救助制度,實施政府兜底扶貧,確保脫貧貧困人口生活標準高于國家扶貧標準,民生保障大幅度提高。
兩年來,通過引進或撥款等途徑,孫崗村累計吸收項目資金達900余萬元。通過金融帶貧、企業帶貧、電商帶貧、交通帶貧等方式,孫崗村實施了扶貧車間、冷庫、超市、農家樂、光伏發電、旅游服務特色街商業用房等一系列扶貧項目,大力發展了鄉村旅游業、種植業、養殖業及特色商業,極大地促進了村里的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也使孫崗村建立了一個良性的、健康的、環保的產業發展體系。教育是阻斷代際貧窮的重要途徑。針對孫崗村小學教學樓破舊常年失修的情況,駐村工作隊向省地礦局領導匯報,最終獲得省地礦局出資63.6萬元興建村小學二層綜合樓一棟,總面積579平方。他又協調縣教育局出資60萬元進行校食堂、操場、廁所等設施的配套,極大地改善了師生們的學習工作環境。
對于村里未考上大學或者中途輟學的學生,他也積極地引導教育,給他們樹立一種信念,使他們認識到只有身獲一技之長才能更好地立足社會、回報家庭。他主動幫助聯系省地礦局下屬的河南省地質高級技工學校,并向學校努力爭取直接入學、免收學費、保證就業的優惠政策,截止到目前,村里已經有5個孩子在省地質高級技工學校就讀,最早入學的吳國偉已經被學校安排到深圳工作并且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薪資。
以前孫崗村開展集體活動時連村部辦公用房都沒有,活動時都要借用村民家的場地,這樣既給村民添了麻煩又影響了大家開展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省地礦局了解到這個情況,決定援助16萬元由駐村第一書記牽頭實施村部基礎設施改造工程,之后又規劃實施先后建成“孫崗村文體廣場”“孫崗村二門灣黨建文化廣場”,大力發展了鄉村文化設施建設,逐步改善了村里人居環境。
河南省地礦局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事業局,主要履行“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市場” 的三服務職能。作為專家型人才,郭東興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發揮地礦局的專業優勢,把專業優勢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孫崗村地處淺山丘陵地帶,自然環境和生態較好,剛來時郭東興就覺得這里非常適合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為了讓孫崗村群眾盡快實現脫貧,走上致富道路,他積極向省地礦局領導匯報,在地礦局大力支持下,由局屬山水旅游公司具體負責,組織有關專家和工作人員多次到青山鎮孫崗村實地勘查,形成了《鄉村振興發展規劃(2018—2022)》無償提供給青山鎮人民政府使用,大大助力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受到了青山鎮領導的高度贊賞,為今后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兩年來,全村貧困戶由原來的157戶614人減少到7戶14人,貧困發生率降到0.5%,遠低于國家規定標準2%,孫崗村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郭東興和駐村工作隊及省地礦局的幫扶工作也受到了當地群眾及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贊賞。
“在哪里駐村,哪里就是我的家。我不僅要駐在村里,更要住進群眾的心里”,這是郭東興在兩年多駐村工作中一直堅持要達到的目標,事實證明他做到了。他做的都是群眾身邊的事情,他一點一滴地去解決問題,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擺在第一位。
他腳踩大地,俯身為群眾排憂解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譜寫著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奮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