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偉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考察調研時指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個現代化大國必不可少的。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2019年世界制造業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一環。“十三五”以來,各地方、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全社會重視制造業、崇尚制造業的氛圍更加濃厚,制造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路徑更加清晰、舉措更加精準,制造強國建設正在駛入發展快車道、開啟建設新征程。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書,對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精神,堅定廣大干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信心和決心,明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目標、任務舉措,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意義。
一、積極作為,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十三五”以來,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我國制造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有利于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發展環境加快形成,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為制造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書系統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的深刻體會,對我國制造業“十三五”以來的發展成就進行了全面分析,概括總結了總量規模、產業體系、產業結構、技術創新、綠色發展、區域布局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一是制造大國地位更加堅實,產業體系日臻完善,出口競爭力不斷增強,國際分工地位持續攀升,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影響力日益彰顯。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傳統產業競爭優勢加速重構,新興產業增長貢獻不斷加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和質量品牌建設加快補短板,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三是產業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研發投入、平臺建設、人才隊伍支撐不斷增強,創新生態系統不斷優化完善,一批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及裝備取得突破,部分優勢領域呈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并跑甚至領跑的發展格局。四是綠色發展深入推進,通過推廣應用節能節水環保技術和裝備,綠色制造體系正在加快構建和形成,綠色發展路徑不斷拓寬加深。五是區域產業布局持續優化,通過深入實施區域重大發展戰略,發揮比較優勢,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區域分工協作更趨緊密,制造業生產力布局不斷調整優化。
二、謀篇布局,凝心聚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大國競爭日趨激烈,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縱深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加快重構,全球產業發展格局正在深刻調整,我國制造業發展外部環境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可以說,未來5年既是全球制造業重塑調整的關鍵期,也是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我國制造業發展既擁有巨大優勢和難得機遇,也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
“十四五”時期,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堅定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健全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促進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各類要素資源向制造業集聚配置,進一步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激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增長動力,提升制造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厚植制造業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耐受力,加快推動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對標世界制造強國、聚焦重大瓶頸制約,提出下一步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八大主要任務。一是提高制造業產業基礎能力,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優生態,構建高標準的產業基礎體系,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二是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為目標,著力打造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和強大韌性的現代化產業鏈,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三是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和優化升級,抓緊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短板技術,以前沿技術創新突破引領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切實提高制造業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水平。四是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強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研發,加快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積極培育發展智能制造生態體系。五是提高制造業綠色化水平,發展壯大綠色制造產業,推進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建設,完善廢舊產品回收處理體系,全面推廣綠色集約化生產方式。六是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揮多元化融合發展主體作用,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融合發展新路徑,形成一批帶動能力強、示范效應突出的融合發展企業、平臺和區域。七是推動制造業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提高引資引技引智質量,持續提升產業“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八是優化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環境,著力解決體制性障礙、疏通機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創新,推動產業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轉型,強化制造業發展的要素支撐,加強和改進事中事后監管,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書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審視我國制造業既往發展的主要成效和存在問題,客觀冷靜地分析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精準凝練地提出“十四五”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任務重點,既有梳理總結國內外推進工業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對標世界制造強國的戰略考量,也有立足我國工業化發展階段特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全局謀劃;既有主動應對全球產業發展格局調整變化和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宏觀視野,也有強化要素資源保障支撐、激發企業主體活力的微觀視角;既有對制造業總體情況和主要行業的系統分析研究,也有對關鍵領域、重點地區、代表企業的典型案例剖析。全書語言簡練、事例豐富、數據翔實、深入淺出,可為廣大讀者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中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