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以“創新應變,共克時艱”為主題的比利時首屆海外中餐創新發展論壇以網絡視頻形式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和比利時華僑華人社團聯盟共同舉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等單位協辦,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浙江省僑聯主席連小敏、副主席張維仁,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秘書長尚哈玲,比利時國際中餐業聯合會會長楊丐鏡,浙江知味觀味莊總經理董順翔,以及比利時和浙江省中餐業界代表、旅比僑界各方面專業人士、主要僑團負責人、媒體記者等參加論壇。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在講話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比利時餐飲行業遭受重創,損失近40億歐元。在比華僑華人多數從事餐飲行業,中餐館逾兩千家,在此背景下,非常有必要以論壇的形式匯集行業代表和專家,共同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后疫情時代海外中餐業的創新發展之道。他強調指出,海外中餐館從業人員應充分意識到餐飲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存在的挑戰,尤其要重視防疫安全,堅持合規經營、謀求創新發展,并呼吁比利時國際中餐業聯合會和華僑華人社團聯盟繼續積極發揮作用,把海外中餐創新發展論壇持續舉辦下去,為海外中餐業發展繁榮貢獻力量。
浙江省僑聯主席連小敏在講話中說,浙江是全國重點僑鄉,200多萬浙江籍僑胞中有超過32%的人從事中餐行業。浙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浙籍僑胞的海外中餐館己超過10萬家,是海外中餐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大家交流互鑒,各美其美。要抱團取暖。二是希望大家博采眾長,美人之美。弘揚工匠精神,進一步把中餐做專、做實、做精。三是希望大家眾行致遠,美美與共。通過傳播美食文化來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他相信此次論壇能夠為海外中餐業界搭建交流橋梁,幫助大家走出困境、創造新的輝煌。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旅比僑胞在抗擊疫情中克服困難、經營自救、向社會奉獻愛心、共克時艱的壯舉,并向廣大僑胞特別是中餐從業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中餐在海外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要樹立中餐健康、衛生、營養的正面形象,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以文化為底蘊。此次疫情引發人們對海外中餐創新發展的深入思考,催生了新的經營方式,科技手段和設備的運用為傳統中餐注入新的活力,對中餐的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不斷地創新經營,適應海外中餐市場的新變化。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將繼續與海外中餐的行業組織和從業人員一道,為促進海外中餐業的振興與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比利時國際中餐業聯合會主席楊丐鏡在講話中介紹了比利時中餐業慨況、疫情對比利時中餐業的沖擊情況和比利時解封第三階段餐飲業開放措施。重創之后的海外餐飲業如何涅槃重生做到真正的創新發展?他指出,勞工、技術及管理人員短缺,房租及工人工資負擔重等問題,是制約海外中餐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與國內優秀餐飲企業進行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升級現有的中餐經營模式,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吸受西餐文化中的流程化、標準化生產的運營模式,走出一條品牌化、本土化、科技化及市場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他表示,雖然此次疫情的肆虐和重創會給人們帶來新的思考和反省,社會模式和人的行為模式可能會因此而有所改變,但是人們對美食的需求是永遠不會變的,因此對餐飲業能否完全回到以前的常態持樂觀態度。楊丐鏡主席呼吁旅比僑胞決不能放松警惕、不能松懈,一定要注意防范、注意家人及工作人員安全。
與會的中餐業經營者以及華人公共醫學專家、律師和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圍繞疫情對中餐業的影響及對策、解封之后如何做好防控復產、疫情常態化下如何創新發展、如何用足用好當地扶持政策、如何團結協作共促中餐繁榮等五大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交流。大家認為,此次疫情給餐飲業帶來很多挑戰,但改變不了大眾對美食的追求。海外中餐業者應當堅定信心、順勢而為,以創新求生存,以創新謀發展,在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主動適應顧客就餐理念變化,轉變經營模式,加強線下線上結合,積極創新菜品菜式,改善用餐環境,提升就餐體驗,在專業化、精細化、優質化上多下功夫,努力破解困境、實現突破。有的代表提出,要勇于嘗試機器人服務、手機掃碼下單等無接觸服務新方式,學會運用新媒體加強廣告宣傳,打造環境好、質量高、服務優、特色強的網紅餐廳,更好吸引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