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珂
摘要:“巖燒”是一種全新的陶瓷燒成方式,它是將不同類型的巖石同陶瓷混搭,根據巖石的吸熱后的熱輻射,決定陶瓷的燒成溫度、氛圍、時間的燒成工藝。巖石的數量、性質、體量、厚薄對燒成制度有決定性影響。
關鍵詞:陶瓷;巖燒;工藝
中圖分類號:P6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02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15
陶瓷燒成的方式比較豐富,尤其是近代以來,在各種藝術實驗中,人們研發出眾多新的燒成方式,如“鹽燒”“蘇打燒”“錫箔燒”“油燒”等等,這些燒成方式因功能和創作需求而新研發的,它們一方面豐富了陶瓷的肌力表現,另一方面強化了陶瓷的物理化學性能,對人們探索陶瓷的形態語言和結構功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巖燒”的背景和來源
“巖燒”是一種全新的、處于試驗階段的燒成方式,其原理來自古代人們的煮、烤方式。在尚未出現容器的原始社會,人們的煮飯方式極為簡陋,往往是在地上挖一個坑,將四壁加水抹平,而后再于其中焚燒柴草,待到坑的四壁完全堅固后,就形成了一個凹型結構,類似今天的鍋。使用時在其中注入水,加入生肉和各種水果。同時在坑的周邊燃燒柴草,并在火中堆放吸熱快的頁巖。等到巖石加熱滾燙后用工具加入坑中,這樣坑中的水因巖石的不斷散熱,很快被加熱至需要的溫度。在這個不斷加熱、替換巖石的過程中,肉食也逐漸被煮熟。這是原始人最初吃到熟食的方式之一。雖然這個烹飪方式存在時間較短,但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這個過程也讓人們對泥土的性能有了充分的認識,并開始制作各類陶制器具,如缽、盆、豆、鼎、簋等容器,伴隨著這些陶制器皿產生了以支燒為主的新的烹飪方式,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升。
現代陶瓷“巖燒”工藝就是受到這一原始烹飪方式的啟發,設計出的一整套適應今天藝術創作的燒成制度。
二、燒成方式與制度設計
“巖燒”不僅是創新性實驗,也是對現代燒成制度的革新方式。陶瓷藝術經過上萬年的發展,到今天各種技能已是極為完善,燒成工藝也不例外。這種完善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商品,也讓今天的陶瓷革新走向式微,工藝的改進似乎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巖燒”就是對這種近乎固化的生產方式的一種挑戰。簡而言之,“巖燒”是通過“石頭+ 坯體”的組合實現的,具體程序如下:第一步,將坯體和巖石按照一定的方式包裹起來,組合過程要充分考慮到炙熱的巖石對坯體帶來的影響,這是“巖燒”是否成功的關鍵。燒制過程中,陶瓷坯體的受熱和軟化階段受到熾熱巖石的嚴重干擾,會產生一連串偶發現象,這種偶發性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對陶瓷作品的個性化特征的形成非常重要。另外,在巖石熱輻射的作用下,坯體的升溫、保溫、降溫等曲線會發生顯著變化,這種變化形成的氛圍同常規的氧化、還原氛圍等傳統燒成制度不同,作品的畫面和形態勢必會出現意料之外的效果;第三步,“巖燒”的降溫過程同傳統燒成方式也不同,降溫持續的時間更長,局部位置溫度差異更加突出。這是由巖石的性能、坯體的結構和大小綜合決定的。整體而言,“巖燒”的燒成制度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因器皿形體、結構的差異和所用巖石性能不同,每次“巖燒”的氛圍和燒成時間都會有明顯差異。
三、巖石和燃料的選擇
“巖燒”過程中,巖石的選擇很重要。巖石的大小、厚薄、吸熱型、儲熱性、導熱性、散熱時間長短,對器皿的最終效果有著決定性影響。因此,實驗中可以通過控制巖石的類型、大小、厚薄和燒成曲線,達到預期目的。比較理想的巖石是抗壓強、吸熱快、不易破碎的頁巖和火山巖。頁巖和火山巖要切割成薄片狀結構,這樣在加熱過程中不易崩裂,降溫過程中散熱快。因為“巖燒”的溫度不高,燒成時采用的燃料基本以各類雜木為主,這樣可以降低燒成成本。如果是大件器皿,也可以加煤或炭助燃,延長燒成時間,提高燒成溫度。
因為“巖燒”有個急熱和急冷的階段,所以坯體一般采用耐冷熱的夾砂粗陶,這樣能夠提高成品率。質地細密的瓷泥坯體因耐熱性不好“,巖燒”過程中容易出現崩裂的狀況,且高溫階段結構也容易扭曲變形。
四、“巖燒”的效果及其對現代陶瓷教育的啟示
陶瓷“巖燒”是當前最前衛的燒成方式,作為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對當下的陶瓷工藝的革新有著積極的影響。首先,這種燒成方式促使人們去思考如何改進當下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的燒成工藝。作為構建陶瓷文化的支柱之一,燒成在陶瓷制作中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過去的一百多年中,陶瓷的燒成工藝雖有所改觀,但進步不大。油燒、煤燒和液化窯的出現,改變的只是燃料,而非工藝,因此在成型方面對陶瓷的影響是有限的。“巖燒”則為燒成制度的改變做出了一些積極地嘗試,希望通過這種全新的燒成,對陶瓷的色澤、性能帶來質的影響;第二,“巖燒”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這對推廣項目有著現實意義;第三“,巖燒”是基礎燒成方式,如果在燒成過程中加入其他金屬氧化物,如銅、鎳、錳等,釉面會出現斑駁陸離的金屬光澤;如果加入稀有金屬,則會形成曼妙奇異的紋理。這類效果同傳統金屬釉面完全不同,這種改變對當下的藝術創作,有著積極的影響。
從現代陶瓷教育的視覺來看“,巖燒”實驗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項目,它的實施不僅開辟了陶瓷文化的新方向,這種嘗試也成為是支配陶瓷文化持續不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具體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觸類旁通的啟發和聯想,有意識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拓展陶瓷研究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