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艷
摘要:會計信息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相關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為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經濟決策提供依據,是對國家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根據。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會計信息則有著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以及指導企業制定發展決策的關鍵功能。為了能更好地開展這些工作,會計信息必須真實可靠。但是,會計信息經常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因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分析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相關原因,并根據這些原因提出有關的合適的解決策略,希望可以改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關鍵詞: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信息對經濟發展、企業經營與政府管理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會計信息本身所具有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會對會計信息使用者能否做出科學的決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企業的管理者主要依據會計信息來制定決策,這關乎著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會計信息失真會導致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錯誤,會對企業發展產生惡劣影響。會計信息在政府監管中起到的作用與影響也十分重要。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了新經濟常態的階段中,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經常發生。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有著一定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對國家對國家的宏觀調控造成了極大地阻礙,導致我國出現了嚴重的國有資源流失問題,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的市場經濟秩序,導致國民收入出現超量分配等諸多問題,對社會的穩定也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威脅到了我國企業的良性發展。因此我們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要有足夠的重視,及時發現問題,積極探討產生問題的原因,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來提升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因而對企業、政府及經濟產生積極作用。
一、關于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是經過了會計核算的實際記錄或科學預測的,會計主體的過去、現在、將來的各種有關資金運動狀況都會被體現出來。會計信息反映了企業的資金變化、財務情況以及運營成果,對于記錄會計核算的過程和結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映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影響對企業經營業績的評估,也影響企業進行投資決策。
真實性是會計信息質量最基本的要求,社會經濟是否可以有效地運行取決于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社會經濟要求會計信息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觀事實,這樣,社會經濟才能有效運行。
在當今的市場經濟體制之下,剩余索取權與控制權的分配會受到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影響。因此,也就能對相關主體起到一定的激勵和監督作用。所以作為會計信息的生產者一定要理解會計規則,要有足夠的實力去實現現有會計規則下的會計信息的真實。真實性是會計信息之靈魂,具體表現在會計準則之中。會計準則是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具體體現。會計信息的傳遞和使用必須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有很高的要求,因為虛假的會計信息會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帶去嚴重的影響,會影響到企業、社會甚至經濟。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但經濟在運行中也有一些問題,如:企業籌資比較困難、證券市場發育不良、社會交易費用較大、國有資產日漸流失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和企業會計信息失真脫不了關系。比如包括企業的領導者為了謀取利益而做假賬,企業的管理人員為了保全自身而逃避經濟責任,企業的負責人威逼利誘相關財務人員,會計人員在處理相關會計業務時采用非正常的方法,使得財務報表和財務報告變得不真實,嚴重的情況還有與注冊會計師勾結,做出不真實的審計報告,欺騙其他企業管理者和公眾。
二、關于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形成原因
(一)部分企業監督不完全
有很多企業自身的會計監督的自覺性不夠。企業的經營者經常會因為強調經營、追求更大的利益而忽視對違規違紀行為的監督。與此同時,很多企業內部審計監督軟弱。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人員無法過多地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去,大都小心翼翼,對企業存在的違法違紀的財務活動選擇視而不見,明哲保身。
(二)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要想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就必須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然而由于我國有關的的法律欠缺,有些會計人員會利用法律中存在的漏洞,編造各種虛假的信息,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同時,由于我國對違反相關法律的會計人員缺乏有效的懲罰,即使進行懲罰,其力度也有待加強,這就使得一些不良的會計工作人員無所畏懼,缺乏法制觀念,甚至肆無忌憚地制造不真實的會計信息,使得法律的約束力難以發揮。
我國現行《會計法》中關于法律責任的安排沒有涉及到民事責任,只涉及了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單位負責人的定位與單位負責人法律責任的安排這兩者不協調。責任風險機制在新《會計法》中在政府會計監管上也存在不足之處,對實施監管的主體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方面的規定不夠具體而且規定的可操作性不強。
(三)會計制度體系不完善
會計制度體系的不完善也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出現。會計制度的體系與內容片面, 會導致違法失真行為在會計業務中出現。很多時候,無法準確地辨別出會計信息失真的行為就是因為會計制度體系建設的不夠完善,影響了對失真行為的準確判斷,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因此被掩蓋。會計制度體系的不完善不利于相關政策的執行,進而不利于會計工作者形成良好的法制觀念,在工作時不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同時,不及時更新會計制度的內容也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在處理會計事務時,會計數據無法跟上社會的變化,因此導致反映出來缺乏真實性的會計信息。
(四)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存在問題
對會計信息質量有直接影響的還有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業務能力。近年來,我國的會計準則在不斷變化,而會計人員缺乏足夠的時間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這使得這些會計人員在分析和處理會計信息時,無法有效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與真實。有些會計人員缺少對各種會計常識和法規的理解,導致他們在進行會計的核算工作時,經常會出現操作性錯誤,導致核算結果混亂,最終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如果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也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他們缺乏對自身工作的正確認識,就很容易在企業管理者的要求下肆意篡改會計信息。而且他們如果沒有認真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工作中出現各種錯誤,對企業、對社會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三、有關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企業監督
企業應該建立健全并加強監督機制,提高企業自主監督的自覺性,企業內部保證做到嚴于紀律,遵紀守法。企業致力于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有科學的財務內控機制,并嚴格執行,由此降低各方面的風險,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
(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要通過法律進行有效地約束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我國現有的有關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存在明顯缺陷,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有效地完善,保證會計工作能有法可依,從而優化會計工作的管理。同時,要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做到“零容忍”,做到 “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三)完善會計制度體系
會計體系的建設與內容需要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反映會計信息,使得會計信息盡量真實,能較好的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因此需要盡快根據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會計制度體系。
(四)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
提高會計人員職業技能與道德水平,有利于更好地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企業有必要經常組織會計人員對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多次學習,以跟進新的 政策規定等。與此同時,要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思想水平,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改善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環境,營造一個真實的高質量的會計工作氛圍。
四、總結
在新經濟常態下, 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非常重要。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不只關乎著一個企業經營發展,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與發展。會計信息關乎著企業、政府、國家、社會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個世界經濟大國,我們一定要重視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從各方各面入手,把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解決好,這樣我國的經濟會發展地更好。
參考文獻:
[1]范娟.會計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J].商訊,2019(16).
[2]智睿珍.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2).
[3]陳雪松.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對策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9).
[4]王維娜.會計信息失真的深層原因與應對策略[J].中國商論,2019(17).
作者單位: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