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勝利 周群
摘?要:中醫導引養生術具有深刻而豐富的中醫內涵,涉及醫學、哲學、天文、歷法等多個學科,這在客觀上決定了中醫導引養生術英譯的難度。當前對中醫導引養生術的英譯工作,尚處在起步階段,存在對中醫導引養生術內涵認識不足、相關術語英譯不統一、英譯系統性不強等問題。本文在簡要闡述中醫導引養生術內涵的基礎上,對中醫導引養生術后英譯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重點探討了中醫導引養生術英譯的策略。
關鍵詞:中醫導引養生術?英譯?策略
一、中醫導引養生術內涵
中醫導引養生術具有深刻而豐富的中醫內涵,涉及中醫基礎理論、中中醫藏象學說、醫養生理論、中醫經絡學說、中醫治未病學說等,主張動靜有度、練養相兼、形神合一,力求氣血暢和、骨正筋柔,達到外調形體、內養心神、調和臟腑目的,從而強身健體、袪疴除病、延年益壽。
中醫導引養生術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從最初簡單的“宣舞”動作,發展到后來形式多樣的功法套路,深受廣大群眾歡迎。中醫導引養生術主要包括特定導引動作和功法套路兩類,如二十四節氣導引術、八段錦、五禽戲等都屬于中醫導引養生術。
“引體令柔,導氣令和。”應該說,中醫導引養生術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養生的其他內容一樣,其術語內涵具有多義性,其術語的內涵尤為豐富,不僅僅只涉及醫學,還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多個方面,如哲學、天文、歷法等。這也在客觀上決定了中醫導引養生術英譯的難度。
二、中醫導引養生術英譯現狀
從中醫導引養生術的英譯現狀來看沈藝等分別以“導引”為例,從其內涵著手,闡述了直譯、意譯和音譯等翻譯原則;并以《周易》為例,從思維、方法、結構和多義性等層面探討了相關術語的翻譯原則。周佶等以《黃帝內經》三個譯本為例,有針對性地分析了直譯、意譯、音意譯結合及音譯加注的翻譯策略。以中醫導引術套路之一的五禽戲為例,宋靜等指出,在推廣過程中難免產生翻譯結果不準確、內容失真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英譯不準確;二是缺少統一的翻譯術語,動作多譯;三是翻譯人才匱乏。
三、中醫導引養生術英譯策略
中醫導引養生術的英譯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具有專業性強、涵蓋學科廣、潛在受眾多樣化等特點。因此,中醫導引養生術的英譯工作,應面向現實需要,突出側重,明確重點與難點,有策略地推進。
(一)設立中醫導引養生術術語英譯資料庫
規范而統一的術語資料庫,一是利于業內交流、傳播和對我宣傳,二是可減少分散的重復性勞動,避免一術語多譯現象。例如,“五禽戲”是采用音譯“Wu Qin Xi”,還是采用《牛津英漢詞典》、谷歌、維基百科等采用的譯法“Five Animals Exercise”,應根據中醫導引養生術的內在要求進行統一和規范。現存主要中醫養生著作及篇目的英譯本為養生術語語料庫提供了豐富的語料來源,國內外相關語料庫的建設從技術層面為中醫養生術語語料庫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應該說,把相關術語匯集起來,建立中醫導引養生術術語英譯資料庫具有廣闊和前景和實用價值。
(二)基于內容靈活選用不同的英譯策略
一是對于實用性強且須嚴格忠于原文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選用直譯、意譯、音意譯結合、音譯加注及套譯的翻譯策略,體現出英譯的“真”。二是根據當前英譯理論發展現狀,以生態翻譯理論為指導,從語言維適應選擇轉換、文化維適應選擇轉換及交際維適應選擇轉換等三個方面深入開展中醫導引養生術的英譯策略研究,充分體現出2004年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譯生態環境”,即“原文、原語和譯語所呈現的世界,即語言、交際、義化、社會,以及作者、讀者、委托者等互聯互動的整體。”這體現出英譯的“美”。三是對于包括意識形態、生活習慣、藝術審美等的內容,采用互文性翻譯策略。四是對肢體語言為主或難于理解的內容,采用圖式翻譯策略,體現出英譯的“巧”。五是對于包含中醫導引養生術的諺語,如“俗之善謠”“前代故訓”等,英譯中盡量體現諺語的質樸與善感,充分體現其內在健康知識和健康文化內涵,體現出英譯的“妙”。如把“運動好比是靈芝草,何必再把仙方找。”意譯成“Thereis no need to find other magical prescription except doing exercises.”
四、結語
總之,中醫導引養生術的英譯,須遵循翻譯規律,體現中醫導引養生術的內涵,傳承中醫文化的精髓,并根據翻譯內容的特點,靈活選用不同的策略,既能滿足中醫導引養生術傳播、傳承、發展的需要,也能滿足不同社會群體選用、理解、習練的需要,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世界廣大群眾。
參考文獻
[1]趙霞,王曦.以“八段錦”為例探討氣功文化英譯法[J].亞太傳統中醫藥,2015,11(17).
[2]沈藝.中醫養生術語英譯法靈活性原則探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0).
[3]沈藝,王彥敏.以“導引”為例探討中醫養生術語的英譯法[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