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曄
初秋的傍晚,微風習習,浦東某小區內小橋流水、假山涼亭,曲徑通幽、亭臺樓榭,城市的動與靜在這里完美融合。一扇扇“小門”的背后正是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物業服務提升了,小區環境怡人了,讓人感到安逸極了。”居民王大爺笑呵呵地對我說道,我也露出了會心一笑。
我不僅是來自一線的物業管理糾紛人民調解員,更是一名市人大代表。我以物業糾紛作為切入點,深入街鎮、走訪社區,與物業企業座談交流,從具體的案例中積累大量的一手資料,在今年初的市人代會期間,提交了《優化社區治理,提升精細化管理的建議》,希望從管理優化、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三方面入手,解決社區治理的難點、痛點和賭點。
市房管局認真研究并采納了我的建議,及時委派分管領導數次與我溝通,經過前期雙方的交流,在今年4月初便將正式書面答復意見定稿并辦結。期間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有三點。
答復內容嚴謹細致。答復全文2500余字,緊扣建議內容,從政府監管、市場主導、社會參與、居民自治四位一體和良性互動等方面,介紹了迅速擬定并出臺的行而有效的配套文件,效率之高令人贊嘆。
持續緊盯辦理工作。我提出的部分建議事項并不是短期內能落實到位的,目前雖然已經答復,但在今后工作中,為做到持續落實,市房管局誠邀我蒞臨相關工作的后續調研與政策出臺前的聯席會議。
跨前一步指定聯絡員。市房管局指定聯絡員與我聯系,跟進建議辦理過程,切實做到政策咨詢、意見匯總、業務指導上的無縫對接。
這些做法讓我堅信社區治理的優化、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將在代表與職能部門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得到提升,讓“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陽光照耀在每一位申城人身上。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浦東新區人民調解協會會長,浦東新區物業管理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