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音樂作品《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是我國大型民族歌劇《木蘭詩篇》中花木蘭的經典唱段,歌曲作為新時期民歌音樂作品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歌劇相融合,深深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和喜愛。本文以個人實踐演唱為基礎,通過對歌劇的創作背景以及《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音樂風格、曲式結構、演唱技巧等藝術特色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廣大聲樂愛好者提供理論依據,使歌者能夠更準確的對作品進行詮釋。
關鍵詞:《木蘭詩篇》;音樂風格;藝術特色;演唱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139-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100
一、《木蘭詩篇》的創作背景
歌劇是一種能夠把戲劇、音樂、文學、舞蹈、美術等集于一身的一門綜合性藝術創作形式。早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出現,在傳入中國的歷史發展中不斷吸收融入中國的民族特色,從而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中國化風格。隨著民族歌劇的興起與發展,人民群眾精神層面的提升,使得歌劇創作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木蘭詩篇》是中國新時期出現的一部大型情景交響歌劇,取材于宋朝時期郭茂倩所撰的《木蘭辭》,由關峽作曲高牧坤執導,吸收并融入了大部分河南戲曲的元素,充分展示了中國故事與西方歌劇的融合,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也是對中華文化藝術的創新。它昭示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表達了全人類呼吁和平與正義的心愿。完整的呈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匯,用優美的音樂語言演繹出中國古老的故事。
民族歌劇的產生與發展伴隨著諸多的爭議,歌劇《木蘭詩篇》的產生,使民族歌劇有了新的希望,其中彭麗媛飾演的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報效祖國的英勇形象深入人心,而花木蘭“巾幗不讓須眉”的形象也被全世界熟知。歌曲《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為歌劇第二章塞上風云中木蘭為救將軍劉爽不幸中箭受傷后的一段女高音詠嘆調,木蘭在歌中向劉爽傾訴自己無法言明的愛意,明明是女兒身卻身負重任扮作男子戰場殺敵,以至于遲遲不能同心愛的人表明心意。
《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歌詞旋律優美動聽,反映出戰爭使整個社會民不聊生,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這首音樂作品曾多次出現在大型聲樂比賽當中,通過對該音樂作品的研究與分析,進一步了解木蘭的人物情感從而去理解整個歌劇所表達的精神內涵,使演唱者的表演更加形象化,加深對民族歌劇的理解。
二、《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藝術特色
(一)《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作品分析
《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是一首非常經典的女高音詠嘆調,整個唱段是并列復合三部曲式結構,即(A-B-C)。整個唱段具有七十七個小節,在第1-11小節是該唱段的前奏部分,旋律優美舒緩,慢慢的把聽眾拉入到木蘭心懷愛意的情感當中。緊接著在第一部分前兩句“啊,哥哥,我的好哥哥”是主人公的傾訴,演唱者在演唱的時候應該通過相互對話的方式來訴說出主人公的情意,該作品所表達的旋律是平穩而又舒緩的,通過收攏式的樂段結構,伴隨著動聽的旋律將歌者帶入到木蘭的內心深處。
第12-58小節是整個唱段的中間部分(即 B部分),該部分可以看作是并列的復二部曲式結構。該部分由4/4、2/4、5/4三種節拍交替進行。通過對綠野花海、彩蝶翻飛的描寫,表露出木蘭心中對愛情的祈盼與渴望,卻又同前面翻飛成雙的彩蝶作對比展現出木蘭此刻的孤獨。旋律中的兩個“你聽啊你聽”依次遞進傾訴了木蘭愛的心聲,將歌曲的情緒推動至一個小的高潮。在演唱時,“聽”字為閉口音而“你聽啊你聽”的音程跨越較大,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時需要氣息大量支撐,保持呼吸的力度并加強對氣息的控制,以情帶聲完整地表達出來。
第58-77小節是整個唱段中的最后一個部分,該部分是對呈示部以及中部樂段典型的綜合和概括,采用了復樂段旋律逐層遞進的手法,為主題的動力性再現。該段突出了木蘭對愛情的誓言,整首歌也迎來了高潮部分,木蘭激動地情感表達與歌詞旋律相結合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反復強調主題,最終在木蘭高亢的誓言中結束,強烈的歸屬感將整首歌曲木蘭對劉爽情感的沖擊、對愛情的忠貞表現得酣暢淋漓,使觀眾回味無窮。
(二)音樂風格分析
《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作為歌劇《木蘭詩篇》中的經典唱段,講述木蘭與劉爽的的愛情,歌詞與旋律都透露著經典的民族氣息。首先在在第一部分木蘭表達了自己對心上人情感上的訴說,充分體現出來木蘭急于向對方表露自己是女兒身但是苦于戰爭還未結束自己又無法坦言的情感慢慢的變化成對心上人的愛戀。整個唱段的引子部分對同一個材料“啊,哥哥”進行了一定的模仿,音樂織體通過旋律一層層的不斷推進從而讓整個音樂的情緒變得跌宕起伏,在引子部分的最后一個樂句當中使用了新的音樂材料“你可知道木蘭心中的女兒情”,木蘭緩緩傾訴心中的女兒情,將她對劉爽的愛意徐徐道出,將整個唱段的情境和氣氛向前推進。和舊材料中的“啊,哥哥”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并且根據歌詞的變化也能夠看出音樂情景上的變化,了解木蘭急于對心上人表達自己的愛慕,但最后迫于現實原因而無法流露自己感情的矛盾。
在第二部分從旋律上進行分析發現創作者通過不規整模進的作曲方式,從對自然場景的描寫側面去烘托出木蘭對劉爽的愛意,以景喻情表達出女主人公內心的愛戀,也彰顯了中國古代女子愛情的含蓄與嬌羞,極具中華民族特色。
最后一部分表達了木蘭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以及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和之前音樂織體相比有明顯的變化,速度明顯加快,從而讓音樂中的情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升溫,風格相對開始部分更加濃烈表達出木蘭對于心上人的愛戀以及這份感情的忠貞與堅定。
三、《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演唱分析
(一)潤腔的使用
在唱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演唱分析方面需要特別重視的演唱技巧便是潤腔,在歌劇當中合理而正確的把握潤腔這一技巧能夠讓聲音變得更加有內涵而豐滿,也能夠進一步表現歌曲當中的內容。在該唱段的演唱當中,通過潤腔能夠對人物把握更加形象,推動整個歌劇情節的發展。
在其中譜例1中所示的“激情”兩個字便使用到了潤腔中的下滑音,“讓這藍天流水作證”中的“作證”使用到了潤腔當中的波音潤腔。通過正確使用潤腔也能夠讓整個唱段變得動聽而優美,使音樂更加打動人心。也能夠進一步突出民族特色。譜例1:
(二)氣息的使用
聲樂演唱者必須具有的基本功便是正確的使用氣息,在該唱段的演唱過程中通過合理科學的使用氣息也是對此進行演唱的前提條件。木蘭這個人物形象有著豐富的情感變化,所以在進行演唱的時候就要把握好對氣息的控制,通過對樂句當中音樂的調整、樂句中的強弱變化以及人物當中的情感表達,都要求演唱者具有在扎實氣息功底。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根據人物心理變化調節氣息的支撐點,以便更好的將木蘭這個豐富的人物性格充分表現出來,從而帶來更多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在譜例中的這一句“讓這綠野仙花為媒”,演唱的氣息要做到飽滿而深厚,在演唱的時候應該保持興奮的狀態,讓氣息自然的流動起來,從而進一步正確的掌握氣息的強弱對比從而更好的表達出整個歌曲內容以及豐富的人物形象。掌握好氣息的運用以及氣息的強弱并且能夠根據故事情節控制好自己的聲音,從而彰顯人物的情感,促進歌劇情節的發展。
(三)情感的處理
音樂是一種情感上的藝術,在進行演唱的時候,演唱者要用心的感受音樂當中的情感,從而進一步做到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真實情感進行演唱才能夠打動聽眾與他們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唱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描繪的是木蘭對劉爽的愛,所以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人物角色中的情感表達,進一步掌握木蘭細膩的情感從而表達出該歌劇的核心內涵。
四、結語
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女高音詠嘆調,在歌詞的構成方面具有十分強烈的民族色彩,本文從唱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藝術特色作為切入點,對其曲式以及音樂風格進行了一定分析,從而讓音樂變得更加具有藝術感染力和活力。正確的運用潤腔、氣息以及把握好情感能夠更好的表達人物角色的。通過對
《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藝術特點以及演唱技巧進行研究分析,力圖對我國歌劇演唱者以及演唱中提供更多的理論幫助,為我國的民族歌劇盡一份薄力。
參考文獻:
[1]?? 史倩,試論中國民族歌劇的演唱技巧一一如何演唱歌刷《木蘭詩篇》選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J].劍南文學2013(08).
[2]?? 卜大煒.?有感于歌劇《木蘭詩篇》在維也納上演[J].歌劇,2008(11).
[3]?? 孫芳.淺析情景交響音樂《木蘭詩篇》的藝術特色與文化理念[J].黃河之聲,2008(04).
[4]?? 石夫.漫談歌劇音樂創作[J].人民音樂,1996(02).
[5]?? 居其宏.我國當代歌劇的歷史與現狀[J].中國音樂學,1991(02).
[6]劉丹丹.藝術化的女性形象,歷史性的英雄詩篇[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4.
[7]?? 韓林林.歌劇選段《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生》的演唱分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8]?? 劉橙橙.剛柔并濟忠貞不渝[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9]?? 鄭琦.歌劇《木蘭詩篇》“花木蘭”唱腔的演唱藝術[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12.
[10] 俞嵐.一身戎裝的女兒心[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班玉玲(1996-),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石河子大學碩士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